专栏名称: 江苏教育新闻
教育行业资讯的准官方“发布平台”。做教育政策、资讯的及时发布和解读,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典型的宣传和教育热点话题的引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小米汽车  ·  #小米SU7Ultra#原型车今日现身小米科 ... ·  昨天  
小鹏汽车  ·  小鹏P7+答用户问(第11期) ·  2 天前  
高工智能汽车  ·  AI汽车新风向:「死磕」AI底盘,引爆线控底 ... ·  5 天前  
鹤城发布  ·  明确了,减免!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江苏教育新闻

拒绝铁饭碗,95后女生玩转农业“潮”出圈

江苏教育新闻  · 公众号  ·  · 2025-02-08 21:34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讲述了南京林业大学毕业的95后女孩鲍楠放弃城市生活,选择回乡种地,用互联网技术与家族种植经验融合,将农业转型为充满创造力的赛道。她引入物联网系统,将传统农业升级为智慧农业,并拓展农庄业务,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鲍楠鼓励更多年轻人加入农业,对农业未来充满信心。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女孩鲍楠放弃城市生活,选择回乡种地。

鲍楠做出了与众不同的选择,将互联网技术与家族种植经验结合,让农庄焕发新生。

关键观点2: 鲍楠引入物联网系统,推动农业转型为智慧农业。

鲍楠意识到要改变农业靠天吃饭的命运,开始引入物联网系统,实现农业数字化管理。

关键观点3: 鲍楠拓展农庄业务,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

农庄从单一种植拓展为采摘、团建、亲子活动等综合体,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现代农业。

关键观点4: 鲍楠鼓励更多年轻人加入农业,对农业未来充满信心。

鲍楠认为农业是有奔头的行业,她将继续用先进的技术和最新的玩法,让传统农业开出新花样。


正文

在“躺平”、“摆烂”成为部分年轻人自嘲标签的当下,这位95后女孩却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放弃城市生活,回乡种地。南京林业大学毕业生鲍楠,用五年时间证明:农业不是“退路”,而是一条充满创造力的赛道;回乡不是“躺平”,而是一场需要智慧与勇气的创业。她将互联网技术与家族二十年的种植经验融合,让300亩农庄焕发新生。



“农二代”的热爱和理想

2019年,鲍楠从南京林业大学毕业后,做出了令同学震惊的选择:回乡种地。父亲张伟是深耕农业二十年的老农人,2007年,为了能让家人吃上绿色蔬菜,他在家门口承包了20亩地创立了神宇农庄,如今规模已扩大到300亩,他用汗水浇灌出“无污染瓜果”的口碑。然而,这份产业背后是无数个凌晨三四点的巡夜,是台风席卷后损失200万的无奈,更是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脆弱。

鲍楠与父亲在葡萄园剪枝

“我也舍不得她来做农业,太苦了。”父亲张伟也曾劝女儿大学毕业后考事业编,但鲍楠拒绝了。在这片土地上她看到的不仅仅是父亲“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更承载着对家的情感与生态农业的潜力。

“新玩法”激活老农庄

电商+短视频,把农庄“搬”上云端,这是鲍楠回到农村想做的第一件事。曾经的农庄以种植为主,销售范围也只能是周边邻里,电商专业毕业的鲍楠瞄准了互联网的爆发力,她开始搭建电商平台,将水果直送到消费者手中;在抖音发布采摘vlog、果园日常,用镜头展示农业的趣味,然而这些新花样一开始也遭到了质疑。

然而,其中一条草坪露营的短视频意外走红——2023年“五一”期间,20顶帐篷供不应求,一时间成为周边地区的热门打卡地。

科技赋能  让农业“潮”起来

为了改变农业靠天吃饭的命运,鲍楠决定推动转型搞智慧农业,引入物联网系统:大棚温湿度、光照数据实时上传云端。数字化大棚的应用,物联网科技的覆盖,现在父亲只要打开手机就能轻松操控,让靠天吃饭的瓜果,再也不惧怕台风的肆虐。同时父女俩还潜心钻研技术与省农科院合作的高垄半基质草莓栽培技术,不仅采摘更便捷,也提升了草莓的产量。


如今,农庄已从单一种植、垂钓拓展为采摘、团建、亲子活动、游玩体验于一体的综合体,吸引了众多周边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大家来到这里带走的不只是水果,还有对现代农业的全新认知。

鲍楠 一家三口采摘草莓

鲍楠的豪言背后,是对农业未来的信心。她还鼓励更多年轻人加入, 农业是有奔头的行业,未来,她还会继续用更先进的技术,最新潮的玩法,继续扎根这片土地,让传统农业开出新花样。

往期 · 推荐

“手不‘yì’,哪能做成手艺?”
他,在敬老院里寻找“好消息”
现实版“刘春和”的神仙爱情
代代相传无偿守护,他们和家乡人有“过命的交情”
父母的“放任”,是他的“梦想加速器”!
重启时光机!给父亲写回忆录
我帮妈妈“重启人生”
视障女孩任紫珺:下一站,全国残运会!
保送苏大研究生的脑瘫男孩,对父母用力说出这句话……
小小12岁,发明一大堆!关键人家还有专利……
一家人“陪玩”,陪出世界纪录!进来看7岁女孩的手速
花光自家200万拆迁款办了个“福利工厂”,他到底图个啥?
来自田间地头的“非遗好声音”,三代人接力唱响!
今年我们在新家过年啦!
爸爸,是你教会我做一个好人
南京胖哥:见义勇为后的人生轨迹
果不其然!
8万人打卡的“私家园林”,却是一位退休教师打造的校外教育园地
百万网友围观炒菜,掌勺的竟是……
我们给他一次生命,他还了两次!
家风育坚韧,她的青春燃起排球梦!
我想当一名老师,感恩爱的托举
中年裸辞铁饭碗,徐州父女为热爱奔走江湖
图片

欢迎收看江苏教育频道《我们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