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植物前沿
植物造景、植识百科、庭院花园、生活园艺、乡村农庄等等。学习的人都在这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发现新西兰  ·  突发:大S流感去世,年仅48岁 ·  2 天前  
闹闹每日星运  ·  相处越久好感度越高的星座 ·  3 天前  
闹闹每日星运  ·  内心小秘密最多的星座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植物前沿

中国人的乡村庭院,惊艳了时光

植物前沿  · 公众号  ·  · 2017-06-08 10:56

正文

来源 / 乡土人文地理(ID:hvillage)


见过太多欧美人的精致庭院,

美则美矣,却无法引起情感的共鸣,

也缺失文化上的呼应。

中国的院子作为国人生活方式的载体,

同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

象征着家,象征着家族记忆,

是中国人生命体验中最温暖的一部分。



中国的乡村院落,反映着当地的百姓的生活习惯和自然环境特点,因而呈现多样化的面貌。南方多竹,因而竹子成为庭院造景的标志元素。▼



对于中国人而言,自古有着别样的院子情结,

它不仅是一个物理的空间,

更是家里趣味的延伸,有院子的地方,

就有我们最真实纯朴的情感与记忆,

这也是中国居住文明最出彩的篇章。



藤编灯笼与竹节椅子相互呼应,构成朴素的文化记忆。▼



还记得儿时的院落生活,

全家人夜晚坐在院子里乘凉,

妈妈摇着扇子,爸爸躺在摇椅上。

夏虫藏在草丛里低语,绵密的桂花香阵阵,

在朦胧的回忆里细数闪闪的繁星。

院落,留下了多少温情的回忆,

勾起了多少人的故乡情愫。



鸡犬相闻的小院儿,素朴又恬静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说:

“这个庭院,不知怎么撞到了

心灵深处连自己也不大知道的某个层面。

这个层面好像并不是在我的

有生之年培植起来的,

而要早得多。如果真有前世,

那我一定来过这里,

住过很久。我隐隐约约找到自己了。”



石磨,不仅代表一代人的记忆,更是农耕社会的生产方式。▼



中国人自古爱庭院,雨打芭蕉,烛照海棠,

月下独酌,醉卧芍药,

那些庭院承载了多少文人雅士的风流。



故人也爱庭院,犹记得那年桂花飘香,

席地而坐,纵谈到天亮,

心中的庭院是天涯若比邻的桃源。



记忆中也有庭院,仲夏夜,

凉扇、板凳、葡萄藤,

孩子的欢声笑语和着知了的叫声,

延续到月上梢头……



北方的庭院又是别有一番风味,灰瓦与陶罐被青苔爬满了乡情。▼



西安三合院,远望满目白色和木色,古色古香,恍若隔世。▼



院中的鹿威,也叫惊鹿,竹木制,可接泉水,亦可惊鸟兽。▼



木凳子与葡萄架,小院里种上菜,自给自足丰衣足食。▼



竹篱笆与葫芦藤,门扉半合,小户轻掩有人家。▼


植物前沿(ID:pl-frontier)

学习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