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村里一口气发布了4项重大利好,
主要是对之前讲的很多原则性内容做了具体的细化,主打一个
争取恢复信心,积极打造牛市
。
分别为:
《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质量意见”);
《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管理意见”);
《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一流机构意见”);
以及《关于落实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标准全面加强证监会系统自身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自身意见”)。
盘后,副村长也对此做了公开解读。
下面,我们就帮大家来划一下重点,
看看这几项利好,究竟好在哪里,对市场有什么影响。
力求打造牛市?
首先,我们来看“质量意见”。
这份利好主要是和上市公司首次发行(IPO)阶段有关,一共包含了8项措施。其中比较重要的,院长认为有3条:
1、坚决履行村里的全链条统筹职责,
综合考虑二级市场承受能力,实施新股发行逆周期调节
;
2、
研究提高上市标准
,从严审核未盈利企业;
3、大幅提高对拟上市企业的随机抽取比例,至少三分之一的待上市公司将遭到没有事先通知的临时突击检查(所谓“飞行检查”);
这里面,第一条是最重要的。“逆周期调节”这个词这两年用得很多,说白了,就是跌多了就减少IPO,引导市场涨;涨多了就增加IPO,引导市场跌。
这方面,其实村里过去都是这么实施的。每当市场不好的时候,就会暂停IPO,而大部分超级大盘股都是在牛市顶峰时上市的。
但把这个原则落实到纸上,白底黑字写出来,这确实是第一次。
而且,在“一流机构意见”里面,还明确提到,融资融券业务也实施“逆周期调节”。
村里这次应该是铁了心想要提高老股民的信心了。
第二条也非常重要。
注册制之后,上市公司数量大幅增加,有一个原因就是放宽了上市条件,股民“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变得比以前更大了。
这本应是个好事,院长也非常愿意支持中际旭创、比亚迪、宁德时代、长江电力这样真正的“实体经济”。
无奈,股民手里的钱是有限的。数量实在太多,那也承受不住。
而且,有些过去退市过的资产又重新上市,这也不属于我们愿意支持的“实体经济”嘛。
如果每家拟上市公司,要么能做到宁德时代、中际旭创这样本领域世界领先,要么像中石油那样分红是募资的10倍以上,那肯定会有更多的场外资金愿意进来,牛市自然也就指日可待了。
第三条很好理解的,同样也是提高股民信心的有力手段,就不分析了。
不分红,就“ST”?
然后我们来看“管理意见”。这份利好主要是针对现有上市公司的,包含了4个方面合计18条措施。
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不分红的公司的处置。
之前院长也想象过,如果我去当村长,应该怎么做好这件事。不得不说,村长这一波实在是走在大家前面。
管理意见中写道:
对多年未分红或股利支付率偏低的上市公司,通过强制信息披露、限制控股股东减持、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等方式加强约束。
可能有些朋友会批评:不分红有啥风险?
其实不分红的上市公司,真的是有风险的。
院长在之前分享红利ETF投资价值的时候就给大家讲过:
稳定分红,表明上市公司的经营策略是不会大幅盲目扩张的,账面上的现金是比较多的,业务也是可以持续收回现金的。
相应的,如果某家公司账面上写着有很多现金,却一直不分红,那这笔现金的真实性,可能是要打个问号的。
过去也有很多上市公司,因为做了大额投资而不分红,结果这笔投资最后就计提了资产减值损失,直接一波亏光。
从这个角度来讲,能一直分红的企业,肯定是更加稳一点的。
给不分红的企业戴上ST的帽子,不冤。
从此,不再有踩踏?
此外,还有一些风控方面的内容,也很有意思。
我们之前说过,1月底的小微盘股灾,源自于量化私募集中配置小微盘,然后在收益明显回撤时,又集中做了止盈、止损,造成了踩踏。
这种风险,对于单独的某家量化私募机构来说,它是很难自己去识别的。毕竟同行买了什么股票,不方便问,对方也不可能回答。
但是,村里面肯定是有大数据,能看到全体量化私募持有哪些个股的。
所以这个风险的处置,更多应该是村里面主动去预防。只要发现有集中买小微盘的苗头,马上提出预警,之后可能就不会发生踩踏了。
针对这种现象,在“一流机构意见”里面,这次也提出了“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覆盖行业机构境内外、场内外、线上线下全部业务……强化跨市场跨行业跨境风险识别……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风险早期纠正机制。”
如果这一条能够扎扎实实落实下去的话,可能今后我们就不会再看到类似的踩踏式暴跌出现了。
今天副村长讲的东西还是非常有料的,说明新村长确实是非常懂行业,懂风险,懂发展,同时也是非常为股民朋友着想的。
之前中信里昂的风水报告,说今年是熊转牛,之后是大牛市。
希望如我们所愿。
今天就到这里吧,大家下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