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陷
:这个模板的缺点显而易见——很多人也许并没有能力快速、稳定的每周增加固定的重量(比如偶尔的训练状态不佳)。这会导致达不到训练计划的次数,或者为了达到训练次数而力竭,增加大量不必要的疲劳。回忆一下:上一次你经常力竭、达不到计划规定的次数,还能成功完成计划并取得进步,是什么时候?如果你发现自己经常完不成计划,说明是时候减少强度或者容量,重新开始计划了。
反过来说,同样的加重,对于有些人可能过于缓慢了,导致他们训练接收的压力过小(当然,比起前一种情况,这并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里的重点是,线性加重策略完全没有考虑到个体差异)。有研究(Hubal, 2005)发现 [1],同样的训练计划,在 12 周的时间里,585 名被试者(男女均有),1 RM 提高的程度,有 0-250% 不等。当然,对于已经有训练经验的人,个体差异程度不会这么夸张,但这直接证明了,不同人对于力量训练的适应程度差别非常大。
另外,在刚开始训练时,很多新手对于多关节动作(深蹲、硬拉、卧推……)的技术有很多瑕疵,需要慢慢调整,在这种情况下,快速加重更容易导致由于技术问题引起的伤病。
优点
:线性加重策略的最大优点是,对于新手和某些中级爱好者,可以带来极快的进步,有些人甚至可以在一个周期内,达到每周加重 5-10 kg 的速度。但是,仅仅因为你
可以
每周增加 10 kg,不代表你
应该
这么做。当一个新手加重太快速时,直接导致了总训练容量也快速增加,而在短周期里,相对温和的训练容量对于力量 [2,3],还有肌肥大 [3],比起激进的容量,更有优势。所以,在接触力量训练的初期,让新手直接适应高容量并没有什么意义。
从这一点来说,线性加重策略可以帮助避免「凭感觉来,随便加重」的问题:在第一周,使用的重量可能只达到 RPE 4-5 (自我感觉还能做 5-6 下)的程度。如果你之前完全没接触过力量训练,是个真正的新手,使用这种感觉非常「容易」的重量,也达到快速的进步。
总结
:线性加重策略并不是长久之策(没有人可以无穷无尽,每周加 2.5 kg),但是对于新手来说,是个很好的既能防止「偷懒不加重」,也能防止「加重太早太快」错误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