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正在寻找就业机会。视觉中国供图
原标题:
2018
届毕业生,你在烦恼什么
浙江财经大学柴若月
南开大学伍玉婷
中国青年报
·
中青在线记者范雪
王娇(化名)是安徽一所高校的
2015
级硕士研究生,她将在今年
7
月毕业。她过去半年一直忙于写论文,错过了秋招,现在还没有找到工作。
“
我本科和研究生读的不是同一个专业,其实找工作有点迷茫,感觉自己哪个专业都不占优势。
”
王娇现在想等春招,但又担心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
我知道焦虑解决不了问题,但心里也有说不出的滋味。
”
她说。
与王娇的情况类似,进入
2018
年后,一些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开始陷入毕业焦虑。
近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面向全国近百所高校的
619
名
2018
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
82.22%
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感到
“
毕业焦虑
”
。
毕业作品、工作实习,毕业前陷入忙碌
令天津一所高校大四学生陈鑫(化名)焦虑的是,如何在
3
个月内完成两篇毕业论文。本科期间,陈鑫主修法学,辅修历史,大四上学期仍有
10
多门课。同时,他还参加了
2017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备考花费了很多时间。眼看毕业在即,自己的毕业论文还没有写完,
“
我大四下学期还有六七门课和考试,两篇毕业论文还没开始写,毕业前能完成就不容易了。
”
陈鑫希望毕业后能够从事学术研究工作,
“
这类工作大多对学历要求比较高,如果考研失败,我可能会再战。我也不确定自己是不是一直想做学术研究,男生还是要闯一闯,开拓视野。
”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调查结果显示,
48.14%
的受访者因毕业作品没有完成感到焦虑。
刘予心(化名)是吉林一所高校的
2014
级本科生,平日里她总是把事情拖到截止日期前一天才完成。临近毕业,她有一堆事情需要处理,
“
申请国外研究生还在进程中,毕业论文只想了思路完全没有其他进展,想考驾照还没有开始学
……
我正在实习,能挤出的时间很少。
”
其实,刘予心原本有保研资格,但她选择了放弃,希望走一条
“
不寻常
”
的路。看到身边保研的同学进入假期,自己留学的院校还没有确定,就陷入了焦虑。
“
我没办法向同班同学倾吐我的焦虑,他们都知道我签下了保研放弃书,认为我没有任何焦虑,但其实现在我焦虑到想去看心理医生。
”
她说。
刘予心以前是一个完全不喜欢社交网络、不相信虚拟世界的人,因为大四过度焦虑,她特地注册了一个微博小号,专门用于发泄自己心中的焦虑。她说:
“2017
年底,整个朋友圈都在刷自己的年度总结,我翻了翻我的微博小号,里面全都是自己在图书馆写的东西,几乎每一次都是一边哭一边写。
”
她在微博上认识了一个女孩,刘予心把自己所有的心事都分享给这位网友,
“
这是我唯一可以稍微缓解焦虑的方式。
”
她说。
卢显聚已经工作一年了,回忆起毕业前的日子,他说:
“
在那段时间,我总是梦到自己没有拿到毕业证,没有拿到
offer
,一直在面试。
”
卢显聚在大三时转专业,一学期有
20
多门课,几乎没有时间参加毕业实习,但如果想要拿到
offer
,多数公司都要求
3
个月以上的实习,那时课程和实习时间的冲突让他焦头烂额。
“
课程压力在大四下学期得到了缓解,我就把更多精力放在投简历上。
”
他说。作为过来人,卢显聚认为
“
毕业焦虑
”
是没有必要的,
“
顺其自然即可。饭要一口一口吃,事情要一件一件做,不要陷入焦虑,只有把事情做完焦虑才会消失。
”
他说。
读书深造?直接工作?毕业去向不明确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调查结果显示,
52.08%
的受访者因毕业去向没有确定感到焦虑,纠结于读书深造还是直接工作。
何佳佳(化名)是浙江一所高校的大四学生,
2017
年底,她参加了
2017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为了这场考试,她准备了整整一年。考试结束后,她不仅没有感到轻松,反而焦虑起来,
“
满脑子都是我的分数可能是多少,每天都在预估考多少分才能达到国家线,这种焦虑真的不知道怎么形容。
”
何佳佳表示,自己在考试中没有发挥好,
“
如果真的没考好,我完全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该干什么。
”
无独有偶,天津一所高校化学专业大四的周子申也在等待
2017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结果。
“
我从大二开始想跨专业考研,缘起于跟着学长去实验室做项目。我看到他们做实验,觉得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同时我也觉得自己做实验的能力不强。
”
他回忆,起初选择跨考的专业有中文、传媒和应用统计,
“
家人听说我想跨专业考研时,非常反对。最后我还是决定考应用统计的研究生,家人也选择了支持。
”
周子申说:
“
这次考研,我觉得自己发挥得还行,应该可以通过初试。
”
现在他基本每天待在实验室里做毕业设计,同时还要为即将到来的复试和春招做准备。
“
考上就读研,考不上就工作吧。
”
他还没确定毕业的最终去向。
张洁盈是浙江一所高校金融专业的大四学生,前不久在一家企业的面试中,她被淘汰了。她原本以为是因为自己学历较低才被淘汰,得知跟她一起面试的
“
海归硕士
”
也被淘汰后,她有些迷惑。
“
我们专业本科毕业后通常只能从销售做起,而我的目标是更高的职位,以现在的学历确实很难拿到
offer
。但从参加的面试情况来看,我不确定读书深造提升学历之后就一定能拿到
offer
。
”
距离毕业还有不到半年时间,张洁盈还没确定自己是否要踏入职场。
南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教师石瑶表示,
90
后学生在踏入社会前是
“
成人面孔孩子心
”
。
“
他们的成长过程相对安逸,环境简单、社会和谐,从小衣食无忧,父母千宠百爱。缺少挫折教育,容易在面临人生抉择时,徘徊不定,犹豫不决。同时
‘
毕业就是失业
’
的恐慌,让很多人不敢毕业。有的同学选择顶住压力面对激烈的竞争,有的则选择继续深造,延长备战时间。
”
石瑶不反对学生继续读书深造,但是建议学生在继续读书深造的过程中,最好带着问题去学习,好好利用时间,做好充足的准备。
即将进入职场,面临
“
选择困难症
”
陈瑞(化名)是北京一所高校的
2016
级硕士研究生,她将在今年
7
月毕业。她找工作的目标很明确,希望得到一个北京户口,
“
未来留在北京发展,有户口非常重要。如果我找不到有北京户口的工作,就换个城市发展。
”
陈瑞最近在实习,如果可以顺利留下来,有机会拿到北京户口,
“
同一个岗位的实习生有好几个,还有留学归来的,我觉得自己不占优势。但是如果我不继续实习,就更没有机会了。
”
尽管她还在现在的单位实习,但心里很没底,
“
不能
‘
在一棵树上吊死
’
,我也在找其他工作。
”
陈瑞说,
“
马上就要毕业了,什么都没定下来,很急躁。
”
今年
7
月,李芳芳(化名)将从上海一所高校毕业。
2017
年
11
月,她就确定了工作,最近专心忙于修改论文,等待毕业后入职。她表示自己已经度过了最焦虑的日子,
“2017
年
9
月我开始投简历,我的目标是毕业后去一家大公司,毕竟是进入职场的第一份工作,希望平台广、起点高。投简历那段日子很焦虑,生怕找不到好工作。
”
她说。
在李芳芳看来,找工作会焦虑是必然的,每个毕业生都能找到工作,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预期,
“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找工作很容易不满足。
”
她表示自己属于
“
广投简历
”
的那类人,
“
我拿到了
6
个
offer
,选择的时候也非常纠结,多方面对比后,才选择了最终确定的这家单位。
”
石瑶谈道:
“
毕业焦虑是一种共性,英文也有这个词
‘Graduationanxiety’
,说明这是全世界青年所遇到的问题。多数同学会感到焦虑,起因是个人选择一条路就选择了一个挑战。每个人在作出人生选择的时候都意味着肩负了承担后果的责任,在跳出舒适区时都需要足够的勇气与自我认同感。有些学生由于自我认知不足,所以在作出人生选择时徘徊不定,耗费了很多的精力。
”
在石瑶看来,与其纠结于选择,不如把视角转到如何才能解决纠结的问题、把握好自己的人生。
“
先到你想去的地方,然后再到你应该去的地方。
”
她说。
针对如何预防毕业焦虑,石瑶认为,大学期间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十分必要。
“
很多学校都开设了相关课程或者工作坊、讲座。同学们要学习正确的方法,然后花时间好好思考、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给自己画一份蓝图;通过专业咨询、网络信息查找、实践体验、经验交流、职业人士访谈各种方式,找出自己对职业发展困惑的地方;注意和师长、家人、朋友的沟通,感情的依托可以让自己更强大。
”
石瑶说,
“
在面对毕业焦虑时候,希望同学们自己找到答案。当一时解答不出的时候,请大家勇敢尝试,只有试过了才知道。保持扬长避短、虚心学习的心态,反思并寻找更有效率的工作方式,提高自身能力,获得个人成就感。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点击左下角
“
阅读原文
”
,即可查看原文链接。
近期热门文章(回复数字001~137即可查看):
002
:
毕业生找工作,有这
5
个网站就够了!!
138:
快毕业了,很多研究生最牵挂的不是找工作,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