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安徽商报
新锐主流,人文关怀。全国都市报30强,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主办。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80004。新闻热线:0551~65179666,发行热线:0551~65179700。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简单心理  ·  把「内耗」变成「成长力量」的有效方式 ·  3 天前  
简单心理  ·  我总是搞砸一段关系,这是怎么了 ·  4 天前  
南方人物周刊  ·  我那些不被内耗所困的朋友们|我们这一年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安徽商报

首场“直通两会”来了!

安徽商报  · 公众号  ·  · 2025-01-19 16:37

正文


皖澳携手推动安徽中医药产业发展升级、高校要为创业的青年科技人才搭建平台、民营企业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1月19日上午,2025安徽省两会首场“直通两会”活动准时开启。4位来自不同界别的政协委员与媒体记者面对面,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等话题,话发展、建真言、献良策。





省政协委员

合肥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徐成钢:


高校要为创业青年科技人才搭建平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重大部署。作为一名教育界的政协委员,徐成钢认为,“高校作为科技、人才、创新的重要结合点,要围绕我省‘三地一区’建设,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动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引导更多毕业生留皖就业创业,更好地服务我省‘三地一区’建设。”



“高校不但要为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还要整合资源为青年科技人才成果转化提供有力支持,为创业的青年科技人才搭建平台、创造条件。”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科研工作者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骨干,要拿出“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劲头,放开

手脚创新创造。为此,徐成钢今年带来了《充分发挥青年科技人才作用 服务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的提案。他认为,高校作为人才聚集地,要为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以优势学科吸引汇聚海内外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要进一步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激励培养使用力度,整合资源为青年科技人才成果转化提供有力支持,贯通政策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为创业的青年科技人才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省政协委员

安徽省刀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执行董事卞凯民:


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创新平台建设


民营企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也是安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新质生产力能够为民营企业带来新动能,解决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那么,民营企业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卞凯民认为,企业家、企业、政府应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企业家要不断提升创新意识,深刻理解国家发展战略和安徽‘三地一区’建设目标,将企业发展战略与之紧密结合,积极关注前沿科技,敏锐捕捉发展机遇,不断强化人才意识,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借助高校、科研机构的人才智库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卞凯民告诉记者,民营企业要聚焦核心技术攻关,加大研发投入,通过建立内部研发中心、与科研机构合作、吸引高端技术人才等方式,不断优化自身的生产模式和发展路径,提升核心竞争力。要加快数字化转型,主动拥抱数字经济,积极引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优化生产流程、管理模式和客户服务。“从简易的业务流程数字化入手,逐步向全链条的智能化生产过渡,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资源配置效率和市场响应能力。”


“政府要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建立完善创新型企业培育体系,创新研发引导体系,人才激励、培养、服务体系等,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创新环境。也要推动创新平台建设,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创新平台的建设与项目合作,融入从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到成果转化的‘创新闭环’。”卞凯民表示,应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集聚产学研用资源,体系化推进重点领域技术攻关,助力民营企业家和民营企业在新质生产力的赛道上全力冲刺。


省政协委员

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院长方泉:


皖澳携手推动安徽中医药产业发展升级


近年来,安徽加快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加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力度,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建立的校企合作攻关模式,在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方面取得丰硕成果,有力支撑了产业发展。但方泉在调研中发现,我省企业需求和院校资源的匹配度有待提高,特别是合作的区域化、国际化程度和合作的模式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以新能源、智慧网联汽车产业为例,今后应进一步加强与境内外知名高校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作为一名安徽人,同时也是来自澳门特区的委员,方泉建议,提升校企合作平台区域化、国际化水平。“澳科大在人工智能驾驶领域有着前沿研究,智能驾驶领域的校企合作完全可以成为皖澳两地科技创新合作的新平台。”


方泉还建议,重点建立头部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高合作效能。“以安徽中药产业为例,安徽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自然资源丰富,在产业研发领域取得不少成绩。但重点领域攻关、国际标准制定等领域还有一定的差距。”据方泉介绍,由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联合设立的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是首个中医药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已成为获取原始创新研究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制定中医药国际标准、拓展国际高水平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国家级平台。与此同时,澳科大设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埃尔文内尔博士生物物理与创新药物实验室”,致力结合离子通道研究,创新中药研发。“如果能加强安徽高校、药企与澳门高校合作,将有利于借助澳门中药国际化、标准化经验,推动安徽中医药产业发展升级、扬帆出海。”


省政协委员

安徽睿正律师事务所名誉主任安超:


法治建设助力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


“法治建设对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律师政协委员,安超认为,法治建设可以为安徽的对外开放提供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能够形成较好的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特别是在科技创新策源地方面,法治建设可以通过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保护他们的科研成果不被侵犯,让他们能够安心地进行科研工作,从而促进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在安徽诞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