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公子的人生记录仪
世界很大很精彩,值得好好度过。读书写字、理财投资、健身运动、旅行美食,一个都不能落下,请努力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电动汽车网  ·  2025爆款车揭秘:20万起?性价比之王-小鹏G7 ·  15 小时前  
玩车教授  ·  15万买猛禽平替?探店体验福特游骑侠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公子的人生记录仪

无题

三公子的人生记录仪  · 公众号  ·  · 2018-10-15 11:27

正文

点上方蓝字可加关注

微信号: sangongzi0906

期待我们成为朋友

01


有人一听到佛学二字就各种大惊小怪,实在是毫无必要,他们恐怕没有接触过佛学的思想,盲目得出惊悚或者消极的论调,不过是内心胆怯恐惧的一种折射。


在我现在的认知中,佛学的核心是破开内心层层的云雾,获得认识这个世界,乃至认识生命的真正智慧。


这个真正的智慧,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认为的“通晓各种知识,获得万般能力”。


事实上在佛学角度看,我们不过是“无明的众人”,从出生至今,都是在用错误的认知观各种折腾,所学到的知识也好,获得的能力也罢,都是错误认知观的各种展现,这也是为何折腾下的人生,无论是有钱还是没有钱,有地位还是没有地位,都永远有着焦虑不安恐惧愤怒,被各种“贪嗔痴”折磨着。


02


人都有慧根,不过深浅的差异,人都有真正的大智慧,不过都被尘世中“贪嗔痴”所缠绕得看不清罢了。


智慧这东西没有办法强求,这是我的观念,至少是现在的观念。内心欲念少的人,容易被点透,良性循环下,会越来越通透,这必然会影响现实生活的种种一切。但欲念多的人,是很难说通的,他的心被执念影响着,继而影响生活方方面面的认知,无法辨别智慧信号的存在,身边有高人的存在,视而不见,遇到良言建议,也听不见,并且很容易被各种邪见所引诱。


如果佛学中轮回真的存在,那么慧根深和慧根浅的人,在这一世的表现也是注定的吧,一部分人在过往的轮回中慢慢拂去内心的尘埃,到了这一世,遇到有机缘的点拨,慧根自然就显现了,执念会一点点放下。另一部分人还没到时机,这一世依然是各种执念的历练。


我们都知道,人在被绳索紧紧束缚的时候,会特别的狂躁不安焦虑惶恐,在这样的心境下,很难生出“智慧”二字。执念,就是绳索。执念的放下,就是自己给内心松了绑,一旦心轻松了,才能生出智慧,也才能更好地生活。


03


一位朋友曾说过,心理学也好,哲学也罢,它们最终都会通向佛学这个终点。当初不太能理解,现在懂了。的确,心理学也好,哲学也好,想解决的无非就是我们“心”的问题,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表现,最终控制者都是“心”,它决定了我们生出怎样的价值观,怎么在生活中做出各种选择,又怎么看待这些选择,既然引发下一轮的行为。我将之理解为“色受想行识”的轮回。


对内心的探索,是我认为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我不希望自己成为“执念的奴隶”,然后被各种情绪挟裹着,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把人生过成一团糟,也不明白为什么一辈子一会嚷嚷吵闹,一会惶恐不安,一会愤怒抑郁,就这么走完了。


04


前几天有一个朋友问我“怎么看待佛学修行和红尘的关系”。


我现在的理解是(不见得对):


如果要把修行一定定义为“青灯古佛”的话,那不就是“著相”了嘛,修行不是一种仪式,也不是为了证明什么,这本身就是我们每个人对于“心”的探索。


而且也要清楚一点,佛学修行不是为了摆脱痛苦,远离是非,这是消极避世的态度,我想这不应该是佛学提倡的东西。佛学修行求的是真正的智慧,然后用智慧的心态去指导我们走完这一生,佛学持有的态度是非常积极的。


修行是为了修心,求的是智慧,真正的想做的话,哪里都可以。红尘中的一切,本来就是最好的修道场,经历事业的发展,才能有机会去体悟反思过程的一切,看透事业发展的本质;经历爱情的甜蜜和痛苦,才能有机会去理解爱情的究竟,经历新生儿生的惊喜,老人死的忧伤,才能有机会去参悟生死的本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第一电动汽车网  ·  2025爆款车揭秘:20万起?性价比之王-小鹏G7
15 小时前
智囊团达人  ·  男生和女生暗恋的区别居然这么大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