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中国之声,最新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闻晨报  ·  45岁姚晨,凌晨官宣喜讯!热搜爆了 ·  2 天前  
半岛晨报  ·  演员姚晨,官宣喜讯! ·  2 天前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女子英歌队:“她们是花木兰、是穆桂英,是属于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中餐申遗屡屡失败?连外国人都看不下去了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3-17 08:49

正文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著名湘菜大师许菊云等16名人大代表,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将中餐申遗提上国家战略日程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


《建议》提出, 应将中餐申遗尽早提上国家战略日程,列入政府有关部门优先考虑的重点项目,成为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的“国家文化名片”


网友们都拍手表示强烈赞同。




那么问题就来了,用哪道菜来申遗呢?网友们也是尽显吃货本色,麻婆豆腐、烤鸭、宫保鸡丁、火锅……光看看这些菜名,不流口水也得感觉到饿了。所以,在众多中国美味中难以抉择的网友也表示,都是艺术啊,选哪一样都不好选!



不过,也有网友反问道:不申遗就不能体现出中国美食存在的价值了吗?



说到中餐申遗,大多数人都是赞同的,我们中国的饮食文化也是博大精深,为什么现在才在人大上提出“申遗”问题呢?


中餐数次申遗,却未能如愿


要说吃,肯定少不了中国。川、鲁、粤、苏、浙、闽、湘、徽八大菜系,煎、炒、烹、炸、爆、熘等五花八门的烹饪方式,酸、甜、苦、辣、咸等多种味道,从高档餐厅到街边小吃,中国美食可谓数不胜数。但是,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却没有中餐的位置。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饮食文化遗产共有7项,分别为法餐、日本料理和食、地中海饮食、墨西哥传统美食、土耳其Keskek、维也纳咖啡馆、韩国越冬泡菜。


那我们中餐就没有申请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吗?


其实,自2008年以来,在中国烹饪协会的推动下,中餐已经申遗过数次,但一直未能入选。最近一次是在2015年,中方提交过的中国美食代表作有:广式烧鸭、剁椒蒸鱼扇、杏香虾排、蒜香鸡翅、五香冻羊糕、扬州炒饭、文思豆腐羹、梅干菜焖牛排等。2016年1月,山东曲阜也力推孔府菜申遗。



作为饮食大国的中国,在中餐申遗的道路上却频频受挫,这不得不引人深思。我们不知道具体为什么中餐未被选中,但其中,选择哪几道菜一定是个最大的难题。小编认为, 既然是作为文化遗产,除了味道好,最重要的是让人品尝或提到时,有强烈的归属感。 就像韩国泡菜一样, 不一定材料有多好多贵,但要是最受到百姓认同的美食。


当然,如果能中餐整体申遗是极好的。因为中餐已经走向世界了,给外国人都迷的不要不要的。


中餐让外国人为之疯狂


根据最近公布的2016环球国家形象调查报告显示:当今中国在世界上的最强国家符号为:中餐、中药和中华武术。那么,中餐有多受欢迎呢?


“英国外卖王”


中餐在英国的发展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初是广东人将中餐带进英国,所以广东菜在英国很有名。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内地人将“辣”带到英国,现在的新生代也喜欢吃辣。


伦敦街边的中式餐点店铺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本地顾客。(来源:法国《欧洲时报》)


英国BBC美食频道曾刊文称,中国菜自在英国流行,到现在已经成为英国主要的民族美食之一。而就在3月初一次英国民调中,中餐打败了传统的炸鱼薯条,得到了“英国外卖王”的称号。据英敏特公司的调研显示,约有12%的英国人每周至少会叫一次中餐外卖。


被列入美国宇航员的菜单


美国人最喜欢的三大菜系:中餐、墨西哥餐、意大利餐。同样,在美国,中餐外卖也很受欢迎,中餐在 6 个州成为人们的外卖首选。有调查显示,在美国有近 40% 少年 喜欢中国菜,超过 70% 的美国人 每周 至少会吃 一顿 中餐


影视剧中的中餐


《老友记》《生活大爆炸》……在美剧中,经常可以看到主角拿着长方形的盒子吃中餐外卖。目前,在美国有5万多家中餐馆。


就连美国的宇航局也将恒温的糖醋里脊,列入了宇航员的航天菜单中。你说中餐在美国有多火!


亚洲菜的受欢迎程度比较(中国菜42%,日本料理20%,泰国菜17%,印度菜12%,其他9%。)


新加坡的“国菜”


别看新加坡地域小,但美食也是不少,多元文化的碰撞,让新加坡成为了美食汇集地。但让西方人更了解的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海南鸡饭,更被称为新加坡“国菜”。



这主要是因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大量海南籍华人将海南鸡饭带到新加坡。新加坡独立后,政府对这些华人制作的传统美食十分重视,并进行推介,使海南鸡饭成为世界知名的料理。


中餐为什么受到外国人欢迎


为什么中餐受欢迎?味道好、种类多,当然就不用细说了,这要靠亲自去品尝体会。如今,无论是影视剧中,还是去国外旅游,都能看到中餐的身影。而中餐在国外的优势,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物美价廉了。


吃出来的健康


在国外,相比如炸薯条、汉堡等食品,中餐荤素搭配,应该可以称得上是健康食品了。炒菜的热量相对较低,蔬菜丰富,蒸菜几乎不油腻,汤、面类食品也是十分健康的。


其中,饱受争议的味精,如今在国内也逐渐淡出了许多家庭的厨房必备调料。在国外,烹饪中味精的用量则有严格的规定,更有餐馆选择“丢弃”味精。



早在2008年,美国哈佛医学院医学博士,时任美国加州大学医学和公共卫生学教授的大卫·赫柏就表示,中国在世界营养学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以水果、蔬菜和大豆为基础的膳食,给世界树立了健康饮食方式和健康膳食的典范。


吃出来的文化自信


中国的文化历史悠久,中国的美食更是蕴含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不断活跃,中餐也让更多外国人看到了其中的文化内涵。五六年前,中餐在美国的声望和价格都比较低,近年来,中餐馆的经营者正努力提升中餐形象。


《纽约时报》著名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去年9月份曾撰文表示, 中国文化衍生出来的餐饮文化、养生文化、休闲文化是其他文化所难以比拟的 。中国任何地方的街头餐馆都能做出三四十种菜肴,而美国绝大多数的餐馆只有汉堡包加土豆条。


托马斯 · 弗里德曼认为, 过去30多年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碰撞,没有使多数中国人丧失文化自信,反而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这种“碰撞”中愈加自信


吃出来的融合创新


有些在国外十分流行的中餐美食,可能我们中国人都没有听说过,有的人会认为这对中餐有着很不好的影响。其实也不尽然,就像我们自己在家做饭,喜欢吃的就多放点,不喜欢就不放一样,世界各国人的口味也并非是统一的,在原有的基础上改良创新,包容融合,在不损害传统中餐的手艺和文化的前提下,更能让中餐走向世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