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
狄更斯在他的《双城记》里这样写道。我想这两句看似矛盾的话,也暗合了当下这个时代,说它是最好的时代,是我们可以享受到人类发展到现在为止的所有成果,但这都需要钱。说这是一个智慧的时代,是每个人都可以用各种媒体便捷地接触到各类知识,但大家却不再深入思考。
在这其中最为尴尬的一群人,就是我们经常嘲笑的对象:中产阶层。不同的媒体对中产阶层都有不同的定义,我认为符合中产阶层的人应该至少已经有了房产,有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另外拥有30~300万左右的可投资资产。现在大家又开始提新中产阶层的概念,新中产阶层区别以往的最大不同就在于更为积极的精神状态,更愿意去创新,更愿意去尝试新鲜事物,也更愿意冒险。
根据福布斯和向上金服联合发布的《2017年中国新兴中产阶层财富白皮书》显示,新中产阶层相比于旧中产还有这样一些变化。首先性别比例差别缩小,男性占比54%,女性占比46%。这或许也可以间接解释了目前离婚率居高不下的一个原因,那就是女性意识的崛起。当女性处于弱势地位的时候,往往在家庭出现问题时,女性更愿意忍受。而在当下这个社会,女性更为独立和自由,因为李银河曾经说:
离婚率高,是女权崛起的标志,也是文明进化的结果。
其次原来中产阶层大多集中于TMT行业,也就是科技、媒体和通信。但随着这些行业逐渐的固化,市场已经接近饱和,因为这些行业的创富能力已经开始下降,取而代之的是计算机互联网、会计金融和贸易消费行业的崛起,希望这点能够给准备报读大学专业的人一个参考,或者准备选择行业就业的时候也可以有个借鉴。
最后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新中产更不愿意结婚生孩子,根据调研显示,38%的新中产处于未婚状态,暂时选择不生孩子的比率占到了47%。他们更愿意把时间和金钱花费在感性消费上,比如知识付费,比如话剧演唱会,比如更能提升自己生活品味的事物上。在这一点上,我呼吁国家早日放开计划生育,在人口红利慢慢消失的当下,如何提升可就业人口的比率,是非常紧迫切重要的一件事。
在傅高义的著作《日本新中产阶级》中,写到了日本的新中产处于空虚的状态中,只愿意宅在家中而不愿意探索外界的世界。中国的新中产则不同,47%的人对未来一年的国内经济形势持乐观态度,也对未来自己的生活改善充满了极大的信心,这点非常重要,因为我决定了当下的消费。因此我们看出来企业主这个部分是最乐观的,达到了54.17%。
---
那么新兴中产阶层主要靠什么来获得收入呢?根据调查显示主要是靠工资或者奖金,其次来自于企业经营或分红。这其实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大部分人都是在靠时间换取金钱,而缺乏让金钱本身增值的投资。
本质上来说,财富的获取有三种逻辑,
第一个逻辑,也就是大部分人的赚钱逻辑,是靠工资收入,付出劳动从而得到回报,而回报则来自企业的盈利增长。
这种收入虽然稳定,但基本上没有财富迅速增加的可能性,除非你能在千军万马中被提拔起来,成为了公司的高管或者合伙人,否则基本就是用时间在慢慢耗着赚取收入。因为时间的有限性,所以这种方法收入必然也到一定数额后会停在天花板无法突破。想利用这个办法获得最大的财富,方法无非就是两个:在一个平台上不停的升职加薪,如果没机会就跳到另一个更好的平台上继续尝试升职加薪。
第二个赚钱的逻辑,是靠央行放水获得收入,也就是赚货币超发的钱。
M2(货币超发)就像是GDP的燃料,比如M2的钱进入房地产市场就会造成房地产火爆,涌入股市就会引发牛市。而如果你赶在M2进入某个领域之前,事先埋伏进去或者前期进入,那么你就相当于“打劫”了央行。
还有一种打劫央行的方法,就是赚汇率的钱,
在人民币升值的时候拼命购置海外资产,等人民币超发严重贬值的时候再回来抄底,这一来一去腾挪转移就完成了财富的增值。
第三种赚钱的逻辑,是赚别人的钱,也就是参与财富的再分配。
通常来说就是通过认知偏差把别人的钱分配进了自己的口袋。比如上市公司高管把100块的股票,经过各种兼并重组的概念炒作消息,以1000块的价格卖给别人,上市公司在本身并没有创造任何价值的情况下,但完成了财富的转移。或者你把100万买的房子,以1000万的价格卖给别人,房子本身并没有创造价值还是那个房子而已,但你却顺利把别人900万的财富(或负债)转移进了自己的口袋里。
---
所以我对新中产的建议是这样的。
首先在时间的分配上,可以在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多投入时间,适当减少网络、游戏和社交的时间比例。在互联网背景下的社交,会给人带来很多幻觉,觉得跟很多人在一个群里,自己也会牛逼闪闪放光彩,其实,真正有价值的社交,在于自己的价值。只有自己增值了,在任何地方才会吸附对应的人过来,否则别人也只是把你当做一个谈资罢了。
其次,适当多元化配置投资,多元化配置的意思就是任何一个地方的失误都灭不了你。我自己是这样配置的,
我有保险,国内国外的都有买,基金,房子,金融领域的蓝筹股。当然我最重要的配置是公司,这跟我喜欢创业的性格有关,我喜欢这种踏踏实实赚钱的感觉。最后留一小部分投资去做一点风险高的配置,这个部分我觉得一定要严格自律,但是人生增加点刺激和幻想还是要的,否则很容易老年痴呆的。人生就是个游戏,反正最后眼一闭,一切灰飞烟灭。这就是我的配置方法,仅供你做个参考。关于资产配置方面,有兴趣可以搜索了解一下向上金服提供的一些建议。
最后随时为自由职业做准备,在未来,我认为自由职业的人会越来越多,公司里很多的工作都可以外包给这些专业性人才。因此一个人如何利用目前的平台,训练好自己某一方面的专业技能,就变得非常重要。自由职业,也是一种创业,而创业就必须有拿得出手的能力。在中国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每一个商业都值得重新去反思和精细化,那么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你的专业能力可以在哪里落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