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沙梨熊286
知识的良心 效法的源泉 文盲的导师 萝莉的救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  能带我一个吗?人家不收研究生学历的 ·  2 天前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  抑郁并没有消失,只是转移了 ·  2 天前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  这也太哑了!你怎么讲话会发射激光 ·  2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科考旅行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沙梨熊286

刀锋边缘(一)  ——  面包

沙梨熊286  · 公众号  ·  · 2020-01-16 09:01

正文






《二月革命》


俄国的故事要从一只面包开始。

1917年3月8日(俄历二月)的俄国,正处于一战困境之中。这天正逢国际泼妇节,彼得格勒的纺织女工照例进行了泼妇大游行,随后聚集到了面包店前。

可碰上了面包缺货,于是这些泼妇抢劫了面包店,沙皇军警对她们进行了弹压。紧跟着几天,各种心怀叵测的社会力量,从合法的国家杜马,到非法的苏维埃,纷纷卷入了街头运动,二月革命爆发。

革命流程维尼不感兴趣,关键是往回推演,为什么会引发暴动?因为面包供应不足。为什么面包供应不足?因为铁路运输停摆,外地面粉运不进彼得格勒。为什么运输停摆?因为铁路工人闹罢工。为什么要罢工?因为罢工可以要挟老板涨薪。为什么要求涨薪?因为城里的面包价格上涨。为什么面包价格上涨?因为罢工让面粉运输困难,货源少自然价格贵。

当然,维尼也不关心普通社会人群参与运动的心路历程,反正千百年来,就那么点原因,吃饱了就是顺民,饿坏了再加上有人煽动那就是暴民,循环往复,绵延不绝。维尼感兴趣的是技术性环节,是谁在煽动?他们各属于什么派系?目的何在?手法如何?

以下来简明扼要的介绍一下出场的各乱党的派系源流。各派的老根其实都可以归入早年间的十二月党人。亚历山大一世和拿破仑之间那些恩怨情仇、自由派贵族青年与法兰西人文精神的历史姻缘,维尼不负责扫盲。

当然维尼也不认为十二月党人有多伟大,因为后世对他们的美化,像什么法国籍妻子自愿随夫流放之类的溢美故事实在太多了,这些感性部分,去找个无知女写手来写,能扯上几天几夜。维尼向来不相信神话,什么自由派贵族,不过是所有传统东方专制国家的常见戏码,渴望更多权力的贵族对王权的下克上,只不过这次是包装了一层西方自由平等的人文理念而已。别以为他们成功了就会真的搞自由化,肯定不会,无非是由王室集权转向贵族共治的格局。

接着说派系,十二月党被尼古拉一世压下去了,但这位军棍沙皇错算一招,往海外派遣人才的时候,怕重蹈哥哥的覆辙,不敢遣法,改派留德,想想德奥这些国家和自己政体相近,去那儿留学总归保险些。

结果人算不如天算,1848年革命前后的中欧各德语区,正是革命的温床!这代留学生又学坏了,回来接茬闹,搞七搞八,搞出个民粹派来。外战也不顺利,俄土大战克里木,英法一插手,败局已定。尼古拉一世内外交困,抑郁了,嗑药自杀。

亚历山大二世接爸爸的盘,怎么办,废农奴。两个好处,于公舒缓了社会压力,于私把农奴从贵族控制的田庄里弄出来,纳入由国家操控的村社之中,等于加强了王权。自然民粹派也没闲着,一会儿说改革不彻底,一会儿又搞暗杀,一颗炸弹,解放者沙皇也升仙了。

等亚历山大三世继位,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开始严打。民粹派内部也重组分化,出了三个分支。温和的去搞实业,要求议会立宪,地方自治什么的。激进的又有两股,留在本土的走入乡村,把自己定位为替农民说话的代言人,以斯拉夫村社的传统为立论点,要求土地国有、集体劳作、公平分配。流亡海外的则向西方寻求新的理论增长点。

当时西方最潮的理论是什么?工业革命派生出的社会主义,内涵是要求高福利、社会保障如何如何。一通早期的思潮碰撞乱炖之后,在伦敦开会。会上出了两种思潮,一是劳资谈判,二是阶级斗争。

由两种思潮又派生出三条路线,一派要走议会协商道路(英国、北欧的一批工会),另一派要走怒火街头道路。怒火街头又分两种,以蒲鲁东为首的一派(法国及一批西南欧拉丁系国家),还有就是老马哥的德国帮。

这两波人马在阶级斗争方面没分歧,都喊打喊杀,但是对成功之后创立什么样的新模式有很大分歧。法系说,富人斗倒之后,穷人翻身,工会当家。老马哥则认为,工人阶级自己水平低当不了家,还得靠先锋队精英来掌舵。三条路线的逻辑起源其实很简单,英国人本来就是玩议会的,要搞社会主义自然往议会协商方向设想。

法国人有革命传统,但又有很深自由主义传统,自然而然会想到在成功之后,要搞工会大民主的方案。而老马哥来自专制的德国,又是个犹太人,满脑子肯定都是彼可取而代之、弥赛亚降临这些东西,所以提出先锋队独占胜利果实的方案也就不奇怪了。

以上三条路线,都说自己才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正道。后人就给他们分别取个名字以资区别,英式叫工联主义,法式叫工团主义,德式叫共产主义。这三位还没分出正统,俄国流亡的民粹派分子就到了,大开眼界,乖乖隆地东,主义卷大葱。

选哪种呢?有个叫普列汉诺夫的家伙做主,选了德式。为什么呢?第一,老马哥的理论不管对错,至少把仇富论上升了一个档次,尤其是剩余价值论,对本就仇富的俄国民粹派愤青来说,那简直就是醍醐灌顶,就好比给富士康的员工们讲郭台铭是如何用血汗工厂压榨他们,自然能引起共鸣。

第二,现实的考量,老马哥在德国的门徒搞得风生水起,德国是当时欧洲大陆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工厂多,工人就多,德国社民党舞台就大,有百万之众,进可入议会,退可闹工潮,俄国流放分子和他们联手,对自己帮助大。第三,德俄两国国情相似,乱党之间共同语言多。

综上原因,俄国社会民主党就出来了,其实也就是德国社民党的分舵。再往下,德国社民党内部出现了分化,因为能进议会,日子也好过了不少,跳出个伯恩斯坦,要修正老马哥的主义。简单点说,这派是要往英国工联主义那条路上滑去。

也有基本教义派跳出来,要把老马哥的主义红旗抗到底,就是 李卜克内西 父子、罗莎·卢森堡一派。总坛出现路线斗争,又影响到俄国分舵,俄国社民党内部主流派也有分歧,地中海一派称布尔什维克,马尔托夫一派称孟什维克,他们争的是什么?内部要不要民主化。地中海说要坚强的组织领导,金字塔机构。马尔托夫,包括精神领袖普列汉诺夫都反对这个,要求党内民主,同志加兄弟,同心圆结构。

俄国社民党内部还有别的二线小派系:区联派,托洛斯基带头的一批基层区队长们,反对一线布、孟两派大哥们争结构模式,要求先干起来再说,其实这派发展下去,就是走向法式工团派的道路,不断革命,为革命而革命。

崩德派,犹太人工会,又称寄居蟹派,最怕俄国的黑色百人团,暂时挂靠在社民党,无所谓什么主义,只要不反犹什么大树都可以靠,将来有了以色列,立马走人。立波社民党,也是挂靠分子,心里想的是恢复自己的民族国家立陶宛和波兰。劳动团份子,社民党本身是个工运为主的党,但也有农业口,劳动团属于这一冷部门,不被重视,所以吃里扒外,和社会革命党眉来眼去。

前文说过,俄国社民党是民粹派流亡分子回国创立的,留在国内的还有两派,那些温和知识分子演化成为立宪民主党,搞实业的变成了十月党。扎根村社、城镇贫民区以农运和暗杀立足的演化成了社会革命党。

自此原先松散的民粹派各路精英,各走各道,各归其位。可怜尼古拉二世,有一个血友病的儿子、一个歇斯底里的皇后、一个神神叨叨的妖僧、一批无用的朝臣要应付还不算,还要应对虎视眈眈的四大民粹乱党(立宪民主党,十月党,社会革命党,社会民主党)。

全文未完待续……



大佬系列:

大佬的十字路——石三传(1)北漂 1918
大佬的十字路——石三传(2)双星 1919-1921
大佬的十字路——石三传(3)南湖 1921-1924
大佬的十字路——石三传(4)分家 1924-1927
大佬的十字路——石三传(5)上山 1927—1929
大佬的十字路——石三传(6) 长征 1929—1935
大佬的十字路——石三传(7) 草地
大佬的十字路——石三传(8) 陕北定都   1935
大佬的十字路——石三传(9)终章
大佬的十字路——焘哥传(1)
大佬的十字路——焘哥传(2)
大佬的十字路——豪哥传(1) 旅法
大佬的十字路——豪哥传(2) 黄埔
大佬的十字路——豪哥传(3) 上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