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天天说钱团队原创作品
对于
楼市,大家总有聊不完的话题
。
房价上涨时,有人会吐槽目前房价已经太高,不能再涨了。房价下跌时,又有人出来呐喊,如果连房子都跑不赢通胀了,难道都叫大家扎堆去股市吗。
为了照顾各方感受,不少城市推出了类似“共有产权房”的品种,这样就可以将看重房子住房属性的,和看重房子投资属性分到“两个不同的跑道”。
01
4月23日,
每经网的一则报道,再次引发大众对于“共有产权房”的探讨。据报道:
目前北京楼市出现了一个十分“怪异”的现象,北京的共有产权房已从以前的一房难求,现在变得异常惨淡。
记者在跟踪北京某一共有产权楼盘时发现,虽说该楼楼盘比周围便宜了30%(相对于给房子打了7折),但购买者却极少,
总共390
7人参与选房,但1244套房子中仅仅选走了60套,弃购率高达98.5%……
我们知道,许多城市推出共有产权房的目的,是为了落实房住不炒的政策让房子回归居住属性。
其中推行的最为火热的是北京、上海和深圳这三个一线城市,
北京和上海是叫共有产权房,深圳叫“人才保障房”和“经济适用房”。
北京共有产权:在北京连续满五年纳税证明,自己及家庭成员在北京无住房,单身家庭申请购买的,申请人应当年满30周岁。
上海共有产权: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且积分达到标准分值(120分)、在本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者个人所得税满5年、结婚满一年、在本市无住房。
深圳的“政策性支持住房”:在深圳缴纳社保五年以上,且在深圳未拥有过其他政策型支持住房。产权10年后可申请完全上市交易。
总的来看,这类房子相比市价要便宜许多,相当于地方政府让渡部分土地出让收益、同时拥有该房子的部分权益,除此之外,并非每个人都能申请,对于申请人均有不同条件的限制条件(必须是刚需才可以)。
这样对于那些因为高房价原因而买不起房子的人,就有了更多选择权,比如此次每经网报道的北京该区域的楼盘,其房价就相当于市场价再打个7折,再付个30%的首付,这样购房者的压力就大幅降低了。
按理来说,像这种有“特殊优惠”的房子,大家应该一窝蜂扎堆才对,怎么有着巨大价格优势的北京共有产权房为何不受购房者待见?
02
俗话说:事出反常必有妖!
此次报道的共有产权房,售价只有13500元/平方米,这个价格,完全是北京楼市中的“白菜价”,应该对刚需极具诱惑力才对。
但怎么这么便宜的房子怎么就让购房的刚需的动力呢?不难预判,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就是北京的刚需不多,要么是刚需对该共有产权房不太满意。答案嘛,显然是后者。
值得特别强调一下的是,目前北京、上海、深圳的“政策性类住房”,除了某些特定的“限制性条件外”,比如都要求在本地无房、都要求缴纳特定年限社保等,还存在一些明显差异。
相对来说,这三个地方的共有产权房对购房者的“严厉程度”大致是:北京>上海>深圳。
北京现在的共有产房购买规则相比过去有所变化,现在的规则删去了原来最重要的第三条——即房主五年后可以以市场价回购剩余产权,使其转为商品房,回到市场公开流通。
也就是说,北京的共有产权房是没办法变成商品房到市场上流通的,而且还有一点也被大家议论得最多,让有些人觉得心理有芥蒂。比如儿女如要继承,也需要儿女有共产房购买资格,否则就只能由政府回购或者卖给其他共产轮候者。
相对来说,上海的条件就宽松了一点。上海的共有产权房,是可以增购产权的!将来你发达
了,子孙出息了,可以把政府那部分买回来,把共有产权房变为商品房。当然了,你要回乡了、移民了也可以转让给其他符合要求的人或让相关机构回购。
深圳的,就简单得多了,比如深圳经济适用房里面的安居型商品房,只要在购买10年后,可以申请完全产权上市交易。
不得不说,北京对共有产权房额苛刻条件压缩了部分刚需的购房欲望,但这并不会是刚需不购买此类房的主要原因,像北京、上海这样的超级城市,本身就不缺人,所以把条件定的严厉一点,也实属正常。
大家不愿意购买此类房子,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有些地方的共有产权房“先天条件”实在太差了。
此次被媒体爆出的楼盘位于北京房山区
就拿此次被报道出来的楼盘来说,之所以受到如此冷落,跟它的地理位置、商业布局等也有很大关系。
查阅该楼盘的地图后发现,此次爆出的共有产权楼盘位于北京房山区快靠近河北了、没有地铁线路、距离北京南苑机场40公里左右。
有记者采访过当地“的哥”,他们对该区域的评价也不高:“这个地方太偏僻了,不通地铁,而且出行也只有40分钟一班的乡间公交”,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还发现,该路段
停着不少三轮车和“黑车”,不时在招揽着来往的行人。
看来对绝大多数刚需来说,如果为了一套“便宜”的房子,让他们丢弃掉交通、基础配套措施,他们可能更愿意选择租房。
03
不可否认,共有产权房这个政策,它
对大众来说是一大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