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经要参(ID:mofzpy);作者:要参君
一
平地一声惊雷!
“互联网+医疗健康”。曾经听起来,这一切是何等地遥远。
然而,今天,这一切将不再是科幻小说,不再是阅读理解,不再是新闻标题,不再是互联网上跃动的字节,而是实实在在的宿命。
刚刚,中国移动携手华为共同宣布:成功完成了全国首例
基于5G的远程人体手术
——帕金森病“脑起搏器”植入手术。
是的,你没看错,远程人体手术真的来了:
位于海南的神经外科专家凌至培主任,跨越近3000公里,通过中国移动5G网络实时传送的高清视频画面,远程操控手术器械3个小时,为北京的一位患者完成了“脑起搏器”植入手术。
想想吧,植入脑起搏器就是在脑袋里动刀,对手术精度要求极高,何况患者在北京,医生在海南,跨越3000公里,通过操纵5G远程机械臂进行手术!
然而,恰恰是5G网络高速率、大带宽、低时延特性,让这场跨越近3000公里的远程手术成为现实。
中移动、华为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联手实现
的这个突破,说明了一个事实:互联网,已经正式“+”到了医疗上了。
这场变化,关系中国所有人,关系到我们最重要、最关切的东西:医疗健康!
一场浩浩荡荡科技革命,正在医院打响了!
二
有人肯定会问:那么,相距3000公里的“5G远程人体手术”,到底是怎么实现的呢?
话说
,目前我们使用的传统
4G网络和
WiFi技术,因为存在无线干扰严重、视频卡顿、远程控制延迟明显、数据安全无法保障等问题,是做不了这种远程手术的。
现在
,5G网络技术来了,
比4
G功效强出百倍。
正因为有了5G巨大的带宽,才能做到高清音视频、操控信号、监测数据的实时交互,大大降低传输的时延,这种远程手术才成为可能。
看,通过5G网络的支持,主刀大夫可以操作远程手术的微电极控制系统,从手术开始到最后缝合切口,信息传输没有一点卡顿,脑起搏器远程手术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无丝毫问题。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可以实时看到病人手术的场景,掌握手术即时数据,远程精准控制机械臂进行手术。病人也可以实时和医生对话。这其实无异于医生站在病人边上进行治疗。
事实证明,这次5G远程手术大获成功:术中磁共振扫描见脑内电极植入位置精确,患者四肢震颤、肌肉僵硬症状,在“脑起搏器”电刺激下立即得到明显缓解。
可以说,这次基于5G的远程人体手术成功,堪称是“互联网+医疗健康”的一次重大突破:
千里之外,不需两地奔波,就让最需要帮助的病人获得最顶级的医疗服务!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相信很快,远程医疗应用就将取得更广泛的普及,我们小时候读过的科幻小说《小灵童漫游未来》里面的故事,正在成为现实!
三
一场巨变即将开始。
曾经,医院是不少老百姓的噩梦之一,很多人害怕进医院,不仅害怕身体的病痛,更害怕负担不起昂贵的医药费!
然而,
今天传统医院要面临变革了
。这就像一句话说的那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医院要变了:线上、线下结合,现场与远程结合,个体和共享结合,虚拟和现实结合的医院,正在不断出现。
就在去年10月16日,杭州传来大消息:马云打响第一枪,中国第一家“刷脸就能看病”的医院,在杭州正式落户!
何为“刷脸就能看病”?顾名思义,就是
不要银行卡、不要医保卡、甚至不要手机,带一张脸就能看病。
这可不是简单地在医院门口放一个机器,刷脸建档、挂号、支付。而是把刷脸融入到了医院的每一个诊室!
进入诊室之后,只需刷脸就能核实身份,立刻诊疗。涉及到付款,就在这里刷脸支付,不用再去排队缴费。
最关键的是,支付宝还跑通了医保,刷脸付款时能直接选择医保支付。不需要医保卡,更不需要各种证明。
2、医生要变了,机器人医生和助手,正在患者送上健康的福音!
最近,腾讯发布了一款AI医学影像产品——腾讯觅影。腾讯觅影是首款AI食管癌筛查系统,准确率超过90%;在肺结节方面,觅影可以检测出3毫米及以上的微小结节,检测准确率超过95%。
科大讯飞也推出全科医生助手机器人,学习了大量医学专业教材、临床指南和经典病例等,协助医生诊断治疗。
马云则正在加快研发人工智能医生和“虚拟病人”。
人工智能医生主要作为专业医生助手发挥作用,而人工智能“虚拟病人”则可以为医护人员提供练手的对象,帮助他们提高医术。
3、医疗流程也变了,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全流程移动支付,正在全面改造诊治流程。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进步,你只要在自己家里摇一摇手机,就可定位到自己家周围最适合自己病情的医院和医疗商场,根据距离远近、医院的好评、差评再来进行选择。
随着第三方支付的成熟,看病可以按照病种付费,并实行
“先诊疗后付费”,“先治病再给钱”
。比如,现在马云的芝麻信用分650以上的,就免除了所有排队付费环节。也就是说,在医院安心看病,不用支付,回家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