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摄影世界
摄影世界始终专注于为读者提供专业而优质的影像内容,探寻摄影艺术的更深层次,分享影像文化的内在温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摸摸艺术书  ·  最后的撒克逊人 ·  5 天前  
胶卷迷俱乐部  ·  徕卡CM和CM ZOOM 高级便携相机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摄影世界

简单4招,拍出高逼格雪景

摄影世界  · 公众号  · 摄影  · 2017-02-21 22:56

正文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面积降温降雪天气,把刚刚露头的春姑娘一巴掌扇得远远的。一场非官方,无组织,群众自发的雪景摄影大赛,又要开始了。

今天要为您介绍的,就是4个让你的作品脱颖而出的高逼格拍法,马上就能用到,现在学还来得及唷~

不少人的雪景照片,拍出来是这种感觉:一片白茫茫,对比度低,木有重点,不知道想表达什么。

从天而降的大雪,仿佛对整个世间执行了“去色+调低对比度”操作,拍出来的照片确实容易有这种对比度低,缺乏重点的问题。

既然世界没有颜色,我们就寻找颜色,或者把颜色加进去吧!在一片白茫茫的世界里忽然出现颜色,就如同白纸上涂上了颜料一样显眼。

红色系是最佳选择,不仅有色彩的强烈对比,暖色系还和环境形成了冷暖对比,能快速吸引观众眼球,活跃画面。

一个红色小屋顶,一段红墙,就能形成非常棒的强对比渲染。

找不到没被雪覆盖的,自然界鲜艳的颜色?那就自己创造吧!

穿上红伞红衣红围巾,跑到一片白茫茫之中充当画面的点缀,也是很不错的唷~

啊,不好意思,放错配图了,应该是这个:

用日落的暖色调和大面积雪景形成色彩/冷暖对比,也是不错的处理方式。

可以试着调整色温,让雪地的颜色更偏蓝偏冷一些,对比的感觉更强烈。


雪天的白色背景让色彩十分突出,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一旦色彩的种类稍多,由于每种色彩都很鲜艳,容易显得乱。

但也正是由于白色背景和色彩的高对比度,去色后各种颜色之间的差异非常不明显,同时和背景区分度又很高,水墨范儿十足。

在景物的选取上,遵循和拍剪影一样的原则:画面要简洁,轮廓要优美。

稍微调一下对比度,一张水墨风格的雪景就出来啦:

黑白的优势可不仅仅体现在排除色彩干扰上。黑白色聚的另一特性是对物体的纹理、质感表现力出众,能有效表现出雪的质感和立体感。

把挂满雪的枝条放在前景,用黑白描绘出积雪的质感,再开大光圈虚化背景增加画面的层次感,一张雪景黑白小清新就出炉了~


极简风格以尽可能少的画面元素表达出画面主旨,通过大片留白突出主体,达到“少即是多”的效果。

在平日里玩极简风,最大的难度就是很难找到大片留白,而雪为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把纷乱的景物变得均一化。

随手一拍,一张极简雪景就出来啦:



需要注意的是,留白并不是越多越好,主体也不是越小越好。

雪天的背景颜色过于纯净,有时甚至会天地同一色,主体比例过小可能会导致主体的受关注度太低,造成“啥都没有”的感觉。

不过这个问题其实挺好解决的,拍摄的时候让主体比例小一些,感觉不好看就后期裁剪一下,增加主体画面比例。

主体太小?稍微裁剪一下就行了

反正极简风格玩的就是一种格调,画质什么的并不是重点,过得去就行。


拍摄飘扬的雪花时,开闪灯和不开闪灯的区别是很大的,在夜间尤为明显。

开闪灯和不开闪灯的区别

其实这一点很多人都知道,拍雪的时候开闪灯,照亮近处飘扬的雪花颗粒,雪的感觉当然会更明显。

但不少人却也忘了,调节闪光灯同步模式,就是这个界面:

我们可以看到几个苍劲有力的小字:后帘同步。如果我们不进行调整,相机默认的好像是前帘同步。它们有啥区别吗?

如果你用高速快门,那它们没啥区别。但如果你要用低一些的快门速度拍运动物体,会有区别。

区别在于,前帘同步是在快门开启前打开闪光灯,物体在初始位置最清晰,之后的运动轨迹是虚影;

而后帘同步是在快门即将关闭时打开闪灯,物体的最终位置清晰,之前的运动轨迹是虚影。


具体到拍雪景上来,如果你要用高速快门拍静止的雪花,那调不调前后帘闪光其实都一样;

但如果你用较低的快门速度(如1/10秒)来拍具有“流动感”的雪花,一定要记得调整闪光同步模式。

否则,你拍出的雪花可能是这样:


咦?这不是挺好的吗?

乍看是很好,我把雪花放大了您再看看。


看到没?雪花的整体形状轨迹呈椭圆形,下端虚上端实,给人的感觉好像雪花是在倒着飞,从下往上飘。

这就是没调整后帘同步闪光的结果,物体的实际运动轨迹和显示出来的轨迹相反。

幸好,雪花个头很小,运动轨迹很短,这问题比较不明显,但我们能做完美一些,就尽量做完美一些嘛,反正也不费什么事。

以上就是本期要为您介绍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上期回顾:   《这些曝光模式,你都会用吗?》

相关阅读:   《想拍好雪景,这5点你必须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