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 2024 Fall 学员 Y
本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专业:应用数学
GPA:3.83/4.0
托福:106
GRE/GMAT:325
offer
哥伦比亚大学
(us.news 全球前十 )
MS Operations Research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
全美前十)
Financial Mathematics MSE
(奖学金:$7855)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全美前30)
Master of Science in Quantitative Finance and Risk Management
从大一开始我就有留学的想法,这背后其实有着一段
特殊的机缘
——我的初恋在高中时便赴美国读书,当时处于一种跟随的心态,所以想要在读研时期去美国找她,但是后来不幸分手了。
尽管最初的目标未能达成,我却有机会仔细了解留学这件事。
我的本科院校
棕榈学员供图,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首先
留学生身份有诸多好处
,从未来就业来说,国外院校的排名往往高于国内院校,这意味着在人才市场上有更多
的竞争力。此外,如果我未来选择投身科研,国外的学术环境相对优越,研究历史悠久,学术氛围浓厚。
重要的是,在国内学习多年后,能够走出国门,接触全新的教育体系,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交流,这将对我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一次极大的拓展和丰富。
丹麦旅行
棕榈学员供图,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选择专业时,我坚信首要考虑的应该是个人兴趣和热情。只有真正对某个领域感兴趣,你才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深入探索。在确定了大致方向后,再细化考虑具体的专业选择。
以我个人为例,我对数学充满热爱。但数学是一个高度分化的学科,某种程度上确实依赖天赋。那些天赋异禀的学生,能够频繁参加竞赛、进行科研,取得显著成就。然而,
对于我们这类学数学的普罗大众来说,没有那么高的天赋也就意味着我们无法靠纯粹的数学去养活自己和争取到一个较好的社会地位。
这时,将数学和应用的学科结合在一起,可能是个明智的选择。
例如,当前非常热门的金工金数、运筹学,它们都是以数学为基础,应用到金融、机器学习中去。
这样的专业选择,既不需要有顶尖的数学天赋,也能保证自己有个不错的未来发展。
24 Fall 申请季,我有幸斩获了哥大、UMich、JHU 的 offer。未来我有读博的打算,所以在 UMich 和哥大之间进行了一番权衡。
UMich 是一个科研强校,科研经费是全美第二,师资强劲
,教授多为学术界大牛。但是它的名气不比哥大,就业数据就稍显逊色。
最终考虑到
综合排名是别人认识你的一个 title,
而且读了哥大后对未来申博助力较大,所以综合考虑后,我选择了哥大。
哥大 MS Operations Research 这个项目的录取是比较综合的,每年大概会录取 30 个人,这个项目不仅录取了来自清北、海外本科的学生,也向那些非顶尖教育背景的学生敞开大门。
这一点让我深刻感受到哥大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
只要在专业排名、面试表现、实习和科研经历等方面有出色的表现,都有被考虑的机会。
这对于像我这样本科背景不那么强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大胆尝试并有望成功的选择。
丹麦旅行
棕榈学员供图,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专业能力强,但本科背景差”
我如何弥补短板,收获招生官青睐?
我的专业能力十分突出,但
我的本科背景的劣势很明显。为了弥补这一短板,我专注于提升自己在其他方面的表现,从而让招生官对我的经历和成绩产生兴趣。
我共积累了 3 段科研和 3 段实习。由于在校期间难以抽出时间进行线下实习,我的假期几乎被实习填满。其中,暑假提供了宝贵的长时间实习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我的三段科研和其中一段实习都是棕榈提供的资源。
主导师向我推荐暑研项目
棕榈学员供图,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在大二时,我开始着手准备科研,棕榈的主导师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
她不仅帮我拟好了邮件措辞,还鼓励我主动出击,向多位教授争取科研机会。
这个过程充满挑战,因为科研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需要找到既愿意接纳我,又与我目标专业相匹配的项目。
主导师还向我推荐了一个
同济大学课题组
的研究人员招聘机会,并为我进行了模拟面试,帮助我做好充分的准备。此外,我还通过棕榈的内推资源获得了一家
金融研究所
的实习岗位,这段经历不仅让我深入参与研究和策略开发,也加深了我对金融市场的理解。
这要感谢
棕榈给我提供的暑研资源
,若非他们的帮助,我可能无从得知许多海外学校每年都会提供的暑期研究项目机会。棕榈不仅帮我筛选出与我背景和兴趣相契合的项目,还协助我完成了整个申请过程,让我感到非常踏实和放心。
最终来看,
这段为期一两个月的北卡暑研对我的文书、面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期间我还收获了北卡教授的推荐信。
北卡教授在推荐信里写道,
“我是整个项目里面,最努力最认真的学生!”
此外,
北卡也是一个理工科强校,所以这封推荐信的帮助特别大。
北卡罗的科研教授对我的评价
棕榈学员供图,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语言成绩是留学申请中一道不可忽视的重要关卡。根据我的亲身体验,我建议大家尽早开始准备语言考试。我在大三时才开始着手 GRE 和托福的备考,加之我的英语基础相对一般,这让我的时间安排显得相当紧迫。
经历了五次托福考试的磨砺,我的分数从最初的 88 分稳步提升到了最终的 106 分。
想给英语普通水平的同学一个朴实的建议,那就是报班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习。
如果英语基础较弱,自学可能会让你难以把握考试的踩分点。毕竟托福和 GRE 的考官都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而我们的母语是中文,在应试策略和思维模式上存在差异。因此,跟随老师系统地学习,能够更有效地提高考试成绩。
讨论托福口语问题
棕榈学员供图,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在选择棕榈前,我也对比过其他机构,但考虑到棕榈可以规划背景提升和提供一些实习科研资源,所以结合自身需求我确定下了棕榈。
整个规划期和申请季,棕榈给我的感受是非常专业。其中
文书写作质量非常高
,这无疑是我作为双非学生申请到哥大这样顶尖学府的关键因素之一。
让我印象特别深的还有和棕榈老师们沟通交流,
他们对留学的深刻理解和专业水平让我确信,我得到了最专业的指导。
比如在选校过程中,老师们不仅对不同学校的风格进行了细致的对比,还充分考虑了我的背景、兴趣和未来职业发展,确保每一个选择都经过深思熟虑。
我本人是一个喜欢独立思考的人,不会仅仅满足于听从老师的意见。所以面对问题我会提出自己的疑问。在这方面,无论我提出多么细节的问题,老师其实都会给出很好的解答。
至于面试准备,
老
师们
为我提供了丰富的面试题库和经验分享
,并安排了模拟面试,帮助我提前准备和练习。每一个环节,他们都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面试指导
棕榈学员供图,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以前语文老师常会告诉我们,文字的意义在文字之外。其实
成功的真谛何尝不存在于成功的表象之外呢。
罗翔老师的经历便是一个生动的例子。他
大学毕业后,原本渴望评一个教职,在学术界功成名就,但后来他意识到自己卷不动了。所以遵从内心去法考机构当了一名老师。正是这个经历让他在教育的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他在视频中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你一味地追求成功,可能最终什么都不会得到;如果你只是做你喜欢做的事情,那最终会在不经意间获得成功。
我的申请经历亦是如此。我并没有从一开始就给自己设定一个非达到不可的目标,而是
跟随内心的指引,踏踏实实提升自我。正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积累经验,不断成长
,让我最终顺利申上美国顶尖学府。与各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