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先解释说明一下,通常我不会谈论短期行情。
这些东西虽然看起来吸引人,但对于我们投资赚钱其实没啥意义,反而可能诱惑追涨杀跌。
作为普通人,我们完全可以找到靠谱的人把自己的钱托付出去,然后直接回家躺着赚“睡后收入”,没必要趟这个浑水。
而且因为时差的关系,我的文章一般都是前一天写,等发出去经常行情又是另外一个样子了,也是没法说。
但是一类情况下我会谈,当短期走势的背后有一些长期不变的道理值得我们参考的时候,比如现在。
最近红利指数走势实在有点强,给你们看张图,一直在新高(截止昨天的走势) 👇
我盘点了一下 11 月以来的行情情况:
-
中证红利:+ 11%
-
沪深 300:+ 6.47%
-
创业板:+ 0.71%
-
科创 50:+ 0.05%
假如满仓都是红利基金,后面照着这涨幅走,今年年末我没准都
财务自由
了
(也就是 YY 一下,其实和我没啥关系……)。而前段时间被吹爆了的科创 50,整个 11 月也才 0.05% 的涨幅。
实际上我们关注一下长期走势,红利基金的收益一直都很可观,十年收益稳稳跑赢大盘。
可是过去半年多时间里,红利基金一直不太受待见,经常被质疑。因为 2020 年至今他们的走势是这样的 👇,确实不咋地,合着前面 10 个月都没涨过。
-
中证红利:11.6%
-
沪深 300:12.81%
-
创业板:49.41%
-
科创 50:40.49%
而市场里大部分投资者的关注点都很短期,并不留意长期的东西,什么最近涨得好,就跟着炒啥;什么最近在跌,就通通是垃圾。也看不到每个风格都会有自己顺风的时候,也有逆风的时期。红利基金背后的资产就被大伙吐槽成“四大惨”,银行、保险、地产、基建,今年都是惨得不行。
但不少人都忽视了,
市场风格是会定期轮换的,逆风越久、黎明越近
,反之亦然。
对于指数基金是这样,对于基金经理来说也是一样的。
我给大伙分享过
一段自己的经历
,我自己最主要持有的两只基金,一只是朱少醒管的,一只是董承非管的。
他们俩的长期业绩其实差不多,但董承非今年前 10 个月明显逆风,收益跑输朱少醒一截,然后就被吐槽惨了。隔三差五就有小伙伴给我留言,“董承非还靠谱吗?收益也不行呀……”
但我是这么想的,
既然选择了一位基金经理,就要敢于在逆风的时候和他们坚定站在一起。
均值回归,在长期业绩靠谱的前提下,逆风越久的经理爆发起来往往越猛。
最近这几周,董承非管理的基金是我账户里所有基金收益最高的。
……
但是大家别误解我的意思哈,我不是说后面红利会走强,也不是说董承非一定会逆转,这是神棍干的事儿,我知道自己水平还不够。没准我今天文章一发,一顿毒奶,明天他们就都摔回粪坑里去了……
我想说的是尊重投资中的一个道理——均值回归,或者通俗一点,风水轮流转。
对于那些长期业绩不错(
这个前提很重要
),但是短期表现比较差的指数或者基金经理,我们应该多一点耐心和宽容,应该珍惜他们。风格迟早会轮换到他这边,前期被骂得越惨,后期反而收益愈加亮眼。
同样的,如果发现一只最近风头正盛的新基金,也许可以选择先等等。等到风口过去、没人再提、甚至出现各种负面信息和评价的时候,再认真考虑开始行动。
投资这件事儿可以从容淡定一点,焦虑更少,而且收益也不差。
这篇文章里我提到了具体的基金经理,没再像以前那样直接说基金 A B C,跟大伙唠唠我的想法和曾经踩过的坑吧。
有的小伙伴可能会想着抄作业,但是我建议先缓缓,这件事儿我是吃过亏的。我
曾经抄过一份大佬的作业
,最后大佬赚了几倍,我自己血亏百分之二三十,倒在黎明前。
抄作业如果只能抄到 what,却不理解背后的 why,就很难拿住,有点风吹草动就想跑。
一段时间以来我暂时把实盘搬到知识星球里面去了,觉得星球的模式更适合沟通“why”这类内容,限制更少。
但
我也一直在构思一个更适合公众号的方式,把我自己的投资选择呈现给大家参考
,而且不应该是简单的跟投抄作业这样。只是暂时还没准备完,可能还得一段时间。
以上为什么我一般不愿意说具体基金的原因。
但这次我还是写了自己选择的基金经理的名字,因为发现完全不说大家也很焦虑
,然后自己回去瞎折腾,反倒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