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
绿标
即可收听
文/腿毛仙子
id:A-bandaid
“你知道我是谁吗?
我干媒体的!
”
这是最近很流行的一句吓唬人的话。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6月23日,某知名女汽车博主与外卖小哥冲突视频,在网上流传引起热议。
视频里外卖小哥的车和女博主的车似乎发生了剐蹭,于是外卖小哥想要打电话报警处理。
结果女博主却直接上前,试图抢夺走外卖小哥的手机。
也许是出于礼貌和原则,
外卖小哥表现地相当克制,没有任何反抗,只是不断后退,和女博主保持距离。
结果女博主更得寸进尺,
开始言语辱骂、推搡、甚至用脚用力踹外卖小哥。
外卖小哥忍无可忍,但也只能用手去挡住女博主的各种肢体攻击。
结果却又被女博主说成是他动手打人:
“你没打我我碰你干什么!”
后来外卖小哥带着央求希望女博主冷静,让他打电话报警处理。
但女博主还是不依不饶,仍然推搡辱骂,甚至讽刺地说:
“我逗你玩呢我干媒体的!你真搞笑!”
“你们这种人,什么意思?!”
短短几句话,女博主既炫耀了自己“尊贵”的媒体人身份,试图彰显了自己“媒体人大过天”的理论。
还更是表现出了一种
“上等人下等人”
的等级制度。
后来,事情在网上快速引起发酵。
女博主一看事情走向对自己不利,立刻在网上发博声称都是误会,已向外卖员道歉。
但事实上,事情根本不是女博主所说的“误会”。
事实是在3月初时,女博主的前同事车辆和外卖小哥的车辆发生了剐蹭。
当时报警处理后,警察判前同事全责,结果女博主却对此一直愤愤不平。
于是几天后,她再次主动找到外卖小哥,并对其进行暴力报复。
说实话,当时看完整个视频的我,感受只有两字:
羞耻。
其一,是作为同行来说,感到羞耻。
什么时候,媒体的权利那么大了?
什么时候,媒体就可以横行霸道?
什么时候,媒体这个职业还可以吓唬人?
作为媒体,想的难道不应该是如何传递价值吗?怎么就变成了泼妇骂街威胁的工具?
这不是瞎胡扯吗??
其二,作为人来说,我替她感到羞耻。
暂且不说剐蹭事故是谁先造成的,但,发生了问题,想办法好好解决不就行了吗?
视频里外卖小哥全程都是想要报警积极解决。
只有女博主自己,不断地一骂二辱三攻击。
这是想解决问题吗?并不是。
这是在找事,这是在侮辱人格。
而且,大家同样都是人,同样是通过辛苦劳动挣的钱。凭什么媒体职业就要比外卖员职业优越?
“这种人那种人”
极具歧视意味的说法,又是什么恶臭表达?
木心在《即兴判断》里写过一句话:
“有教养的人,对车夫、侍应生、任何传递物品的人,从来不会敷衍搪塞。”
在这件事上,不论是从媒体人的角度,还是从一个正常人的角度,
这位知名女博主,都实力演绎了什么叫做没有教养。
这样的仗势欺人,不是个别案例。
早前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曾有一名女性旅客因为迟到了十几分钟,导致自己误机。
本就是她自己失误导致的问题,但她却像个泼妇一样,一直在机场骂骂咧咧,嚷嚷着让值机员允许她上机。
见值机员没有同意,
这位女性便在大家都毫无预警的情况下,冲进了柜台,朝着值机员的脸,狠狠地扇了一巴掌。
瘦小的值机员当场就眼前一黑,但这位女性似乎仍不解气,继续朝着值机员的正脸再狠狠地砸了一巴掌。
后来,这位女性旅客被警方带走,并被处以拘留十日的处罚。
但这位女士却毫无悔改,还摆出一副有理的样子质问警方:
“这事儿有必要让你们警方过来把我带走吗?!”
excuse me?
滋扰生事,故意伤人,哪一项不违法?
受害者没有起诉她都已经是极大的宽容,她还哪来的脸问有没有必要?
有人会认为这些人大概都是没文化吧。
但凡接受过文化教育,学历高点的人,都会有教养吧?
并不是。
▷ 那个知名女博主,是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生。
▷ 机场打人的女旅客,是武汉某高校博士生。
你看这些人,哪一个没学历没文化,但哪一个又有教养?
仗着自己有点文化,有点资本就狗眼看人低,就仗势欺人。
在他们眼里,似乎只要文凭和金钱到手,自己就成了人上人,就可以目使颐令,妄自尊大,实在可笑!
然而实际上,真正有教养的人,跟职业无关,和学历无关,和文化无关。
去年8月,山东德州4名民工刚在一处建筑工地完工,准备打车回住处。
但因担心弄脏车辆座椅,上车前,他们纷纷脱下了自己的上衣翻过来铺在了车座上,然后坐在了衣服上。
之前网上还流传过一个视频。
视频里,是一个衣衫褴褛的流浪汉,将倒在路边地上的共享单车一辆一辆搬起,然后再按同方向一辆一辆地摆好。
还有很多这样的事。
比如坐地铁怕弄脏座椅,只在旁边蹲着;
比如进商店怕踩脏地板,于是在门外脱鞋进入;
他们的职业也许不是大富大贵,他们的学历文化也许并不很高。
但是他们骨子里,却始终带有一种不给他人添麻烦的教养。
他们从生活细节上流露出来的纯粹本质。
远远要比那些,整天张口闭口声称自己有文化有教养,却只会颐指气使的人,要好太多太多了。
网上有人认为:
其实也不一定是没有教养,也有可能是性子直、说话直导致的错觉。
恕我直言,我不能认同。
没错,在这个时代,我们宣扬真性情,希望每个人都更能自由做自己。
但,每一份自由都需要有分寸和底线。
综艺《姐姐们的花店》中,曾有一幕让我印象很深刻。
当时林彦俊指着厨房里正在烹煮的牛排说:
“这没熟啊。”
小S听到后立刻嘲笑他:
“牛排干嘛要全熟啊,你是哪里人啊?”
站在旁边的王琳凯也顺着接话:
“什么世纪的人啊你是。”
于是林彦俊只好尴尬地笑了笑,然后默默地放下了盘子说:
“可我还是希望熟一点的...”
也许小S和王琳凯都是无意,但不可否认的是。
他们确实隐隐带着一种迷之优越感。
似乎在他们眼里,牛排就不该吃全熟的,吃全熟的牛排就是没见识的。
但其实,牛排本身就是可以做成全熟的啊!
而且,如果大家觉得全熟的口感没那么好,可以提醒或是建议林彦俊尝试别的熟度,让他自己去选择。
而不是站在嘲笑讥讽的角度,去彰显自己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这种逞一时口舌之快,还要用“开玩笑”“说话直”当借口,去难堪别人,伤害别人。
真不是所谓的真性情,而是正儿八经的教养不够。
而那些真正有教养的人,他们反而不会故意去表现什么,也没有自视清高的优越感。
只有下意识的设身处地,给他人该有的尊重。
就比如李健。
他在《中国新歌声》当评委时,遇到了一位曾做过活动歌手的选手。
当时李健不懂,问什么是活动歌手,于是旁边的哈林解释:
“大楼开幕或剪彩时去演唱的歌手。”
李健听完立刻下意识地说道:
“噢,跟我们也差不多!”
短短的一句话,没有刻意,没有同情,将选手和自己看成是同样阶层的人;
既化解了尴尬,又照顾了对方的尊严。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近几年,网络上曝光的没教养的人和事越来越多。
有些人没教养的程度,甚至超乎了我们想象。
比如前段时间很火的试衣间挑战,规则就是:
和自己最好的朋友,去一家商场,然后给对方挑一套最丑的衣服;
不买,光在试衣间换上拍照,以此鉴定彼此的友情有多深。
他们为了取乐,不但浪费了真正有购买意愿客人的排队时间,还让工作人员无故增添了数倍的工作量。
确实,这些人是验证了和朋友间的深厚友情。
但与此同时,他们也被照出了自己教养缺失的一面。
还有不久前,有女子网购了18件价值4600元的衣服。
但在五一假期结束后,这名女子以“不喜欢”为由,全部发起了退货申请。
后来商家才发现,这名顾客早就将衣服穿去了旅游,并且还自拍了旅游照晒到了朋友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