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时针研习历史,逆时针解毒世界
微信公众号:历史研习社
原创-NO.1145
作者:霍小山
审核:任逸飞 编排:慧
流量大V不是什么新鲜事物,许多政坛风云人物本身就自带流量。
譬如说,二战的罪魁祸首希特勒,一个不折不扣的流量大V。
1933年1月,德国总统兴登堡心不甘情不愿的任命纳粹党党魁阿道夫·希特勒为德国总理。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希特勒终于走上人生巅峰。
▲希特勒与兴登堡,1933年3月21日
希特勒是真正的白手起家,“草根创业”。草根到什么程度?他曾经在维也纳的街头摆摊卖自己画的明信片。
但是,没有显赫家庭背景的他,让德皇的小儿子和侄子都宣誓效忠于他;没有大学文凭的他,让哲学博士戈培尔崇拜的五体投地;没有投融资项目PPT的他,让钢铁大亨弗里茨蒂森初次谋面就捐助了他10万马克。
再来看看希特勒强大的吸粉能力:
1919年,希特勒加入国社党(纳粹党)时,党员不超过40人,崇拜他的人几乎为零;
1921年,希特勒成为纳粹党党主席,从此,希特勒就是纳粹,纳粹就是希特勒;
1924年的大选,纳粹党得票6.5%,仅有190多万张选票;
1930年大选,纳粹党得票升到18.25%,成为第二大党;
1932年大选,纳粹得票狂飙至37.3%,成为第一大党;
1933年大选,纳粹得票达到43.9%,斩获1720多万张选票。
短短不到十年时间,
纳粹的粉丝数就猛涨了七八倍,希特勒也成为德国政坛的头号大V,掌握着巨大的流量。
说到这里,肯定有人会不屑一顾,希特勒不就是有1720万粉丝么?有什么了不起的?人家咪蒙短短几年就积攒了1400万粉丝,要是没有被封杀,估计再过几年粉丝数会超过2000万。
但是,咪蒙的粉丝不给力啊,咪蒙被封杀,没有一个粉丝出来给她洗地,没有一个粉丝出来给她伸冤。这充分说明,咪蒙的粉丝虽然数量庞大,但是粘性不够。
与此相反,希特勒的粉丝可是真心实意的崇拜他的,他们挥舞着荧光棒,举着牌子,大声喊着希特勒“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
那么,希特勒是如何灵活应用涨粉组合拳打法,轻松实现精准用户增长的?
▲1924年,因啤酒馆暴动被捕的希特勒从兰德斯贝格监狱中获释
希特勒涨粉的秘诀之一——贩卖焦虑,制造恐慌。不过他的目的不在于卖自己的知识课程和致富秘籍,而是为了让德国民众慌不择路,投入到纳粹的怀抱中来。
希特勒大力渲染的第一个焦虑,叫做“生存空间问题”。
他说,德国有6200万人口,面积却只有45万平方公里, “若考虑到当今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面积时,这个数字是何等荒唐可笑!”他的意思就是,德国的土地有限,没法产出足够的粮食来养活这么多人,所以德国人要是不去抢占其他国家的土地,就注定要忍饥挨饿。
德国人一听,这人说的很有道理啊,咱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是因为被封锁,导致无法进口农产品,才使得我们那时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
有人可能会发现希特勒这个说法存在一个巨大的bug,那就是咱们德国科学这么发达,为什么不可以通过提高农业技术,来提高粮食产量呢?你能想到的,希特勒早就想到了,他在《我的奋斗》中说,通过发展科学实现和平富足,是犹太人的阴谋,它会削弱德国人发动战争的信念。
▲
希特勒《我的奋斗》
为了让发动战争具有合理性,希特勒还说,“使领土与人口大小相协调,即使要用战争也在所不
惜。这是上帝制定的最自然的方法。”上帝没有得到任何代言费,就莫名其妙的成为了纳粹理论的代言人。
希特勒向群众许诺,只要他上台,他就会征服东方,为德国获得增加人口所需的空间,让全体德国人永远过上大金链子小手表,一天三顿小烧烤的幸福生活。
希特勒大力渲染的第二个焦虑,叫做“共产主义潮流”。
希特勒极力向德国民众渲染共产主义发展后的可怕图景:“如果不予以阻止,布尔什维克主义将完全改变世界的面貌。”他认为,人分三六九等,肉分五花三层,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可是马克思却主张人人平等,世界大同,假如共产主义统治了世界,人类所遵守的秩序就会被破坏,世界末日也将到来。
在当时,德国共产党是纳粹党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希特勒告诉群众,现在只有纳粹党,才准备并愿意阻止这股红色潮流。没有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就不会再有中产阶级。只有纳粹党取得政权,国家才能统一,才能复兴。
▲1919年俄国内战时期白军的一张著名海报,画面中的托洛茨基被描绘为杀人不眨眼的魔鬼,由于托洛茨基犹太人的身份,反犹与反共产主义被顺理成章地结合在一起
没人能招架得住希特勒的洗脑,例如当时还是德国总理巴本的朋友,后来成为纳粹德国外交部长的里宾特洛甫,在见了希特勒一面后,就已经相信只有面前的这个人才能将德国从共产主义中拯救出来,然后他立马加入了纳粹党。
希特勒除了蛊惑国内人民,还打算蛊惑美国人民,
他在1932年曾试图通过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宣传他的极端反共政策,他希望美国人民会与他站在一起,共同反对与布尔什维克主义做斗争。幸好,后来德国政府取消了这次广播,不然以希特勒卓越的口才,不知会有多少美国人走向法西斯的道路。
但是,广大群众绝对想不到,
纳粹党跟德国共产党有过多次携手共进的事迹,
比如在柏林联合发动运输工人大罢工,要求给工人增加工资。因为希特勒既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也是一个实用主义者。
不过跟常人所想的不一样,
希特勒在竞选中没有大书特书反犹主义,尽管他是最仇恨犹太人的人。
因为他已经把反犹主义完美的融入到争夺生存空间和反对共产主义的理论中去了,它们三位一体,没必要再把反犹主义单独拎出来说。尤其是当他面对文化水平较高的人和理想主义者时,他几乎绝口不提清除犹太人的任何想法。
慕尼黑起义之后,希特勒进了监狱。在狱中,他想通了一件事,那就是以后他要改变夺权的策略。
以前是靠暴动,以后要靠选举。既然要赢得选举,那么就必须赢得所有德国人民的心。
“你不能在真空中建立专政,力量不是源于人民的政府,一遇到外来危机,就会失败。”
出狱后,希特勒开始改变自己的人设,以前,他是一个民间的狂热者,一个暴力的革命家,而现在,他是一位通情达理,平易近人,专心为祖国谋求福利的爱国者。
▲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党员证
希特勒号召全体德国人团结起来,没有阶级界限,没有团体之分,他们所需要做的只是跟随希特勒,为德国的利益而战斗,殊死战斗,直至最后一息。
当然,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诉求,希特勒为他们设计了不同的愿景:
针对工人,希特勒许诺,只有国家社会主义才能给他们带来尊严,使他们的生活有意义;
针对农民,希特勒提出了调整税收和进口关税的主张;
针对大学生,希特勒号召他们和纳粹党一起建立一个美丽的新世界;针对资本家和商人,希特勒支持解散工会,取消自由管理,并兴建一批公共工程,重新武装军队,且让大商家的头面人物管理。
针对军人,希特勒声称他会与可耻的凡尔赛条约作斗争,即使要用非法的手段也在所不惜;针对党内的狂热分子,希特勒宣誓,一旦取得政权,“到那时,1818年11月的革命之仇便能得报,人头将会落地!”
这里有一个矛盾,那就是,希特勒既向工人许诺要创立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政权,又向大资本家宣称要阻止共产主义,这两种承诺根本是对立的,请问希特勒如何能都自圆其说?
希特勒告诉大资本家们,他支持私人占有财产。但是如果资本家们想让自己的工业得到发展,就需要一位像他这样的独裁者为政府掌舵,最终使德国重新成为世界强国。
事实上,希特勒并没有自圆其说,但是他靠着卓越的口才,
诡辩的话术,让大资本家们都像喝了迷魂汤一样,纷纷给他刷火箭,刷跑车。他们坚信,希特勒的社会主义是个骗局,只要上台,他就会成为资本主义的工具。
没有被迷魂汤迷晕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德国总统兴登堡,他认为纳粹党口口声声说要反对共产主义,结果却跟共产党一起在柏林发动运输工人大罢工,请问希特勒如何解释?
▲1930年,希特勒与鲁道夫·赫斯在魏玛检阅纳粹党员
希特勒直言不讳,
即使没有纳粹党的参与,工人的罢工也会爆发。
但是纳粹党如果不参与罢工,那么他就会失去工人阶级的支持,这也不符合德国的利益。
姜还是老的辣,兴登堡没有被他充满逻辑bug的说辞所迷惑。但是很可惜,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兴登堡。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
希特勒从未向德国女性许诺过什么。
他既没有号召她们去做一个灵魂有香气的女子,也从来没有教她们去怼贱人、怼low逼、怼父母、怼小三、怼老板。
可是,
德国的女性就像着了魔的一样崇拜希特勒,
1932年德国大选,希特勒每到一个城市做演讲,都会被崇拜他的女人们包围的水泄不通。在科布伦兹时,在火车的过道上,有两位姑娘把希特勒拦住了,见到自己的偶像,她们激动地语无伦次、又哭又叫,就差直接喊老公了。
希特勒在贝尔维德尔的餐厅吃饭时,慕名而来看他的女人一波接一波。最后被邀请来作陪的15名姑娘,在看到希特勒后,都忘记了自己男朋友的存在,如痴似呆的瞻仰着元首的英姿。就这样,希特勒以他微微一笑很倾城的个人魅力,获得了德国650万张女性的选票。
竞选期间,希特勒加班加点,四处奔波,他曾在10天里每天都要发表两三次演讲。要知道,希特勒的演讲不是慢条斯理,照着文稿读的讲话,而是要把手势、动作和语言巧妙融合于一体的表演。这种表演非常的消耗体力,每次演讲完,他的衬衣都会被汗水湿透。
希特勒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做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
希特勒的宣传干将戈培尔,为纳粹创造出很多别具新意的宣传运动。你们现在在农村看到的那种刷墙的广告,人家早在100年前就开始玩了。
戈培尔还租用飞机,模仿天女散花,到处散发传单;他还定制了五万张宣传唱片,免费送给家里有留声机的人,方便他们随时随地的倾听元首的声音;他还在公共广场上放映希特勒演讲的视频——嗯,那时候叫“有声映画”。
更先锋的是,戈培尔在全国组织了6000个集会,有的是在大厅里,有的是在能容纳万人的帐篷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露天举行的火把游行,非常的具有仪式感,这使得纳粹看起来不像是一个普通的政党了,而是一个新兴的宗教了。
在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下,德国人被彻底洗脑了,晕晕乎乎的就去了投票站给纳粹党投票。
另外,希特勒幸运的是,他没有碰到狼一样的对手。当时,社会民主党本应该和德国共产党联合起来,组成统一战线,对抗纳粹党的影响力。可是社会民主党却错误的把斗争的矛头对准了共产党。我估计希特勒想起这个,半夜都可能会笑醒。
▲正在练习演讲中的希特勒
希特勒有着超凡的个人魅力和领袖气质,这一点,几乎没有人可以反对。绝大多数人,只要听过他的演讲,或跟他交谈一会,就会被他迷住,或者说是被催眠。
戈培尔在第一次见到希特勒后,在日记中写“那双碧眼,就像是星星。看见我,他很高兴。我如同置身天堂。”埃尔伯特·施佩尔,在第一次听希特勒演讲时,感觉周身热乎乎的,完全给迷住了,“任何怀疑和保留都被一扫而光。”
德皇的小儿子奥古斯特·威廉,写信给希特勒,他刚刚被批准加入纳粹党,“这是我深受感动的时刻,我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您,并向您表示效忠。”
希特勒的魔力演讲,除了自身所固有的演说天赋,还有后期的努力。
▲陶醉在演讲练习中的希特勒
首先,
希特勒深刻了解如何把控群众心理。
很多学者研究表明,希特勒肯定读过佛洛依德的《集团心理及自我分析》一书,书中的观点,“集团极易轻信,也易受影响。它缺乏判断能力,对它,未决是不存在的”,“群众是偏执的,但服从权威”。这些观点被希特勒所领悟,并灵活运用,使得他掌握了一种催眠力,一种能随时控制存在的集体潜意识的能力。
其次,
希特勒在演讲中经常使用新词和新概念,让群众先是好奇,然后不明觉厉。
就好比现在,你说“付费会员”就显得太老土,但如果你说“超级用户”,听起来是不是就高大上了一些?你说“乞讨”显得太老土,但如果你说“网络众筹”,听起来是不是就高大上了一些?
希特勒深喑此道,所以他把“侵略扩张”说成是“生存空间斗争”,把“反犹”说成是“自我保存”。他新瓶装旧酒,并告诉民众,这是货真价实的82年的拉菲,实在是居家旅行的必备。
其次,
希特勒善于紧跟热点,制造话题。
在啤酒馆起义前,他主要的攻击对象是《凡尔赛条约》和“十一月罪人”,在啤酒馆暴动后,他知道不能老调重弹,要紧跟社会热点,才能获取流量。希特勒蹭的最大的热点就是1929年德国的经济危机。
▲1931年的柏林街头,德国老兵正为穷苦百姓提供食物救济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席卷德国,德国刚刚复苏的经济一下子就陷入了瘫痪状态。
辛辛苦苦十几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德国人民一边啃着土豆,一边喝着比中国大学食堂免费汤还要稀的粥,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