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30日,和黄医药宣布主动撤回呋喹替尼联合紫杉醇用于二线治疗晚期胃癌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中国新适应症上市申请。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是,基于近期与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讨论,和黄医药对现有的数据包再次进行内部评估后认为所提交的资料目前来看不太可能支持在中国获批。此前,和黄医药于2023年4月递交该适应症上市申请,并获药品审评中心(CDE)受理。该上市申请基于一项名为FRUTIGA的3期临床研究数据,旨在评估呋喹替尼和紫杉醇联合疗法对比紫杉醇单药疗法二线治疗晚期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和黄医药曾宣布该研究取得阳性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呋喹替尼联合紫杉醇对比安慰剂联合紫杉醇,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到了5.6个月(95%置信区间:4.6 - 6.4)对比2.7个月(95%置信区间:2.7 - 3.5),风险比为0.57(95%置信区间:0.48 - 0.68),P<0.0001,研究的双主要终点之一无进展生存期取得了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改善;呋喹替尼联合紫杉醇显著延长了无进展生存期,疾病进展/死亡风险降低了43%。此外,在次要研究终点包括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和缓解持续时间上,也均观察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善。在安全性方面,呋喹替尼安全性特征与既往研究一致,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整体上呋喹替尼联合紫杉醇相较于安慰剂联合紫杉醇未显著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然而,对于第二个主要终点总生存期,呋喹替尼联合紫杉醇组和安慰剂联合紫杉醇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9.6个月(95%置信区间:8.9 - 10.8)对比8.4个月(95%置信区间:7.8 - 9.4),风险比为0.96(95%置信区间:0.81 - 1.13),P = 0.6064,虽观察到改善,但未达统计学意义。尽管大量的后续分析显示,接受后续抗肿瘤治疗的患者比例高且不平衡,对总生存期结果产生影响。但药品审评中心及其外部委员会成员明确了当前对总生存期结果的理解和解释尚不足以支持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批,还需开展更多工作。和黄医药表示,也将评估新的注册路径,依然对呋喹替尼在胃癌治疗中的使用保持乐观。呋喹替尼是一种选择性的口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VEGFR-TKI),主要作用于VEGFR激酶家族的三种主要靶点:VEGFR-1、VEGFR-2以及VEGFR-3。通过抑制VEGFR的磷酸化,呋喹替尼可以限制肿瘤血管的生成,进而阻止肿瘤的生长。呋喹替尼目前在中国和美国均已获批上市,用于二线及以上标准治疗失败后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今年上半年,呋喹替尼在全球范围内共计产生1.9亿美元销售额,其中美国地区1.3亿美元,中国区61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