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家教智慧
国内影响力最大的家庭教育公众平台,由“立德树人 家校共育”工程主办.为您提供家庭教育知识、方法,全方位指引您培养优秀孩子、营造幸福家庭!与1000万家庭共同学习交流!100多位教育专家为您提供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黑龙江省教育厅  ·  《哪吒2》带给我们哪些教育启示? ·  19 小时前  
黑龙江省教育厅  ·  《哪吒2》带给我们哪些教育启示? ·  19 小时前  
镇江发布  ·  教育部重要通知! ·  昨天  
学习强国  ·  你的“好奇心”,我们来守护 ·  昨天  
中国经营报  ·  注意了!2025年,8省份不再分文理科! ·  3 天前  
遂宁新闻网  ·  遂宁一地发布最新学生资助政策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家教智慧

难倒了十多亿中国人的成语,竟然是最常见的这八个?!心服口服!

家教智慧  · 公众号  · 教育  · 2017-05-16 05:34

正文


每天十分钟,成为自己的家庭教育顾问

中国成语,历史悠久,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人们难免望文生义,生吞活剥,结果,弄得这些词汇大大背离了原始意义,甚至驴唇不对马嘴,乃至出现成群结队的“拦路典故”、“傻瓜成语”。长期的、集体的以讹传讹,逐渐掩盖了成语的本来面目。

其实,这种近乎数典忘祖的无知,绝不应听之任之,约定“俗”成。姑且挑选八个最常见的“拦路成语”,恐怕至少有12亿中国人,没资格百分之百地跨过去。即便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也不能幸免。



(1)七月流火

本指“天气转凉”;后人竟望文生义,愣说成“盛夏时节,天上下火”--为啥天太热?原来“太有柴”了。

语出《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指夏历的七月;“流”,指移动,落下;“火”指星名“大火星”。“大火星”是一颗著名的红巨星,能放出火红色的光亮,每年夏历的五月黄昏,位于正南方,位置最高。夏历的七月黄昏,大火星的位置由中天逐渐西降,“知暑渐退而秋将至”。

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作“七月流火”。由此可见,“七月流火”的真实意思,是说在夏历七月,天气渐渐转凉,每当黄昏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豳风》里这两句话说:“天气越来越凉了,该做棉衣服了。”

(2)娑婆世界

佛教名词,常被生吞活剥地改装成“婆娑(suōpó)世界”--善哉,善哉!佛祖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根据佛教的说法,人们所在的“大千世界”被称为“娑婆世界”,教主即释迦牟尼佛。“娑婆”是梵语sabā的音译,也译作“索诃”、“娑河”等,意为“堪忍”。

共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娑婆世界”的众生罪业深重,必须忍受种种烦恼苦难,故“娑婆世界”又可意译为“忍土”,被称为“五浊世间”,是“极乐世界”“净土”的对立面,这里容易产生各种罪孽,因此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另一层意思,指释迦牟尼等佛菩萨很能忍受劳累,在污浊的“娑婆世界”中不懈地教化众生,表现出大智、大悲和大勇的精神。

(3)空穴来风

原指有根有据的事儿,结果被篡改成了捕风捉影的意思--真是“瞪眼说瞎话”。

这个成语源自楚国人宋玉的《风赋》,文中有“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句子。此语是宋玉引用他的老师屈原的话:因为枳树(枳)弯曲(句),树枝上常招引鸟儿筑巢;由于有空的洞穴,才引来了风呢。

白居易诗中准确使用过此语:“朽株难免蠹,空穴易来风。”说腐朽的树木难免招来虫子蛀咬,空的洞穴容易引来风吹。按此解释,“空穴”和“来风”是一因一果,若做比喻,应比做说法有根据、有来由。

所以,以“空穴来风”比喻不存在和没影儿的事,是不够妥当的;若比喻事出有因,确有来头,则比较恰当。

(4)床笫之私

床笫(zǐ),是个迷人双眼的“马甲”,很容易误作“床第”。虽然两者模样酷似,可惜,后者根本不是中国话--对不起,俺眼神儿不好。

床,好解释;笫(读作“子”),指“垫在床上的竹席”。“床笫”也就是床铺。引申为夫妻之间的语言或房事。但换上“床第”这套“马甲”,就什么“讲儿”也没有了。

(5)明日黄花

指“过时之物”。或许有人觉得,“明日”哪里不过时?“昨日”才过时哩,便想当然地篡改成了“昨日黄花”--谁下的命令?凭啥愣改呀?

这个成语的出处,源自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黄花,也就是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6)美轮美奂

只形容建筑之美,如今,被滥用到所有事物上。尤其是电台、电视台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半吊子主持人,往往是张嘴就来,出口成错--错了也不改,脸皮就是厚。

这个成语出自《礼记 檀弓下》:晋文子赵武家里新落成一所房屋,晋国大夫张老去祝贺说:“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轮,是古代的一种圆形高大的谷仓。

这个成语指高大的意思,专门形容房建筑屋高大华丽。现在?连唱歌跳舞、喝酒吃饭都“美轮美奂”了,上哪儿说理去?

(7)振聋发聩

本意是声音很大,令人警醒;竟被误作听力下降,像个呆头呆脑的聋子--把醉汉弄醒?把醒汉弄醉?甭官怎么说,先把意图闹清楚;否则,干完活儿,准挨大嘴巴。

这个成语的出处在清代大才子袁枚那里,他写过《随园诗话补遗》,卷一中有句话:“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聩,耳聋。“振聋发聩”,即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


(8)始作俑者

原指做坏事,引领歪风邪气的“第一人”,现在,居然摇身一变,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英雄”,起码也是开先河的任务--看来,“屎盆子”完全可以扣在正面角色脑袋上。尝尝鲜儿吧您呐。

出处在《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

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这是理所当然的“贬义词”。

历史上的今天

在76年前的今天,1941年5月16日 (农历四月廿一),《解放日报》创刊。 《解放日报》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1942年9月起,兼中共中央西北局机关报。曾先后发表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论联合政府》,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论党内斗争》等重要论文。1947年3月随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动撤出延安后,出至27日停刊,共出版2130期。


在51年前的今天,1966年5月16日 (农历闰三月廿六),文化大革命开始。


在20年前的今天,1997年5月16日 (农历四月初十),著名作家汪曾祺逝世, 汪曾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