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功率快充渗透率快速提升,安卓标配充电器ODM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 有线充电器,即市面上常见的需要数据线连接设备的充电器,是一种为智能终端进行充电的设备。有线充电器产业链主要涉及方案设计、零部件/原材料、电源管理IC和充电器代工四个环节。
◾方案设计:当前主流的快充方案包括Quick Charge(高通)、VOOC(OPPO)、Pump Express(联发科)等。
◾
零部件/原材料:主要包括被动元件、MOS管、磁性材料、PCB板等。主要企业包括艾华集团(被动元件)、华润微电子(MOS管)、华源磁业(磁性材料)、Navitas(氮化镓材料)等。
◾
电源管理IC:主要企业包括TI、ADI、富满电子等。
◾
充电器代工:主要企业包括奥海科技、比亚迪电子、天宝、赛尔康等。
◾
快充兼顾“长续航”、“轻薄性”,成功解决消费者“续航焦虑”。
伴随手机功能(如5G通信、高刷新率)升级,手机功耗进一步增加、续航时间更短。为解决消费者“续航焦虑”的问题,手机厂商纷纷推出快充解决方案。以iPhone 11(3110mAh电池)为例,传统的5W充电器半小时充电16%、1小时充电32%,3小时45分充满电;18W快充半小时充电32%、1小时充电80%,2小时16分充满电。
◾
2019年国内HOVM标配充电器平均功率为17.8W,大功率快充渗透率快速提升。
根据我们测算,2018、2019年HOVM快充渗透率为52%、62%,其中20W~30W的快充渗透率为22%、28%,30W以上的快充渗透率为1%、11%,对应2018、2019年HOVM手机充电器平均功率为13.8W、17.8W,2019年同增29%,其中华为、小米2019年标配充电器平均功率为20.6W、22.6W,同增44%、75%。
◾
2020年快充技术步入百瓦时代。
2020年8月OPPO、小米新机均搭配120W快充,快充技术正式迈入百瓦时代。根据小米实验室数据,100W快充只需要17分钟即可充满4000 mAh电池。
◾
快充功率提升带动手机充电器价格快速提升。
以华为充电器零售价为例,18W快充价格为49元、22.5W快充售价达98元、40W快充售价达159元,伴随快充功率提升,充电器价格快速提升。
◾
快充协议:苹果采用通用协议,HOVM以私有协议为主。
1)当前市场上主流快充协议包括通用协议(PD协议)、私有协议(如OPPO的VOOC协议、华为的FCP、SCP、VIVO的Flash Charge协议、小米的疾速闪充协议)。2)苹果自iPhone 8之后就支持通用协议PD快充。2)目前多数安卓智能机以私有协议为主,仅支持低瓦数PD快充,PD充电器充电效率远不及原厂充电器。
◾
苹果取消充电器标配,助力零售市场高增,市场规模达200亿元。
2020年苹果新机取消随机附赠充电器,我们认为将有助于物美价廉的第三方品牌市场快速增长(苹果官网20W快充充电器售价为149元,安克20W PD快充充电器仅为79元),预计苹果用户大部分客户将流入第三方品牌,2019年安克充电器均价为100元,预计2020年苹果充电器零售市场规模达200亿元。
◾
目前HOVM快充以私有协议为主、且快充技术持续迭代,预计安卓充电器以原厂为主,2021年原厂ODM市场规模超200亿元。
1)市场担心未来安卓厂商或效仿苹果取消随机附赠充电器,我们认为目前HOVM快充以私有协议为主(第三方品牌充电效率不佳)、且快充技术持续迭代,预计安卓智能机充电器以原厂为主。2)根据我们测算,2019年国内HOVM标配充电器平均功率为18W,假设中国、海外发达国家安卓充电器平均功率为18W,海外发展中国家安卓充电器平均功率为6W,对应全球安卓手机充电器平均功率为12W,预计2020~2022年全球充电器平均功率同增40%、40%、30%,假设2019年充电器ODM厂商出厂价为1元/W、且按5%的速度逐年降价,对应2020~2022年安卓原厂充电器ODM市场规模为165、239、310亿元,同增17%、45%、30%。
◾ 安卓手机充电器企业包括大陆企业(赛尔康、奥海、天宝集团、比亚迪电子)、台湾企业(台达、光宝)、欧美企业(雅达),根据估算2019年赛尔康、奥海、天宝集团的市占率为15%、17%、7%。我们认为得益于快充技术快速迭代、未来大陆厂商有望进一步抢占台湾厂商份额。
◾ GaN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航天、军事领域,具有超强导热效率、耐高温、耐酸碱等优势,相较于非GaN充电器,GaN充电器具有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效率更高的优势。GaN充电器单W售价更高,产品升级助力市场需求再扩容。
◾
2020年2月小米发布GaN充电器Type-C 65W,45分钟即可为小米10Pro(4500mAh电池)充电100%,且可兼容多数Type-C型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体积仅为小米笔记本电脑标配充电器的50%,售价达149元。
3.无线充电应用场景不断拓宽,充电板市场需求蓬勃发展
◾ 无线充电器是指不用传统的数据线连接到需要充电的终端设备上,利用无线充电技术进行充电的充电器。对比有线充电器,无线充电器主要具备安全性、防水性、便携性更强、更便于使用等优点。无线充电包括发射端、接受端两部分,上下游产业链包括芯片、磁性材料、传输线圈、模组制造、系统集成。
◾ 无线充电技术主要分为四种:电磁感应式、磁共振式、电场耦合式、无线电波式。目前技术相对比较成熟、市场上应用较为广泛的是电磁感应式和磁共振式两种。一般而言,小功率无线充电器主要采用电磁感应式进行充电,大功率无线充电器则主要采用磁共振式进行充电。目前的行业技术标准主要分为WPC联盟的Qi标准和AFA的PMA/A4WP标准两种。
◾
预计无线充电行业出货量未来五年CAGR达28%。
根据IHS,2018年无线充电发射端、接收端出货量达6.11亿台,预计2023年无线充电发射端、接收端出货量达21亿台,五年CAGR达28%。
◾
2019年中国市场安卓机无线充电渗透率仅20%,预计未来三年手机市场无线充电渗透率快速提升。
截止2019年底,通过Qi认证的手机机型超140款,涵盖了苹果、三星、华为、小米等企业高端机型。根据我们估算,预计2018、2019年中国市场iPhone无线充电渗透率达58%、88%,安卓机无线充电渗透率达3%、20%,预计伴随无线充电技术由高端机逐步向中低端机渗透,未来三年无线充电渗透率快速提升。预计2020~2022年安卓手机无线充电渗透率达30%、40%、50%,对应出货量达3.1、4.6、6亿部,同增32%、48%、31%。
◾ 无线充电发射端下游新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近年来,餐厅、咖啡厅、汽车车载充电器等场景均开始应用无线充电技术——星巴克推出了配备无线充电功能的咖啡桌/餐桌,能够对支持PMA标准的智能手机进行充电;华为推出了车载无线充电器,最高输出功率达40W。未来,无线充电将继续向新的应用场景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