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韭菜的成长记录
深度研究行业及公司基本面, 一起探索大牛股的内在基因, 与企业一起分享净利润的增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掌中庆阳  ·  庆阳出品!电视剧《猎狼刀》正式定档2月18日! ·  13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小韭菜的成长记录

俄乌战争:为何陷入持久泥潭?

小韭菜的成长记录  · 公众号  ·  · 2025-02-02 00:00

正文

由于微信公众号试行乱序推送,您可能不再能准时收到推送。为了不与小韭菜失散, 请将“ 小韭菜的成长记录 ”点亮为星标账号,并常点文末右下角的“ 在看 ”。


俄乌战争爆发至今已近三年,这场冲突不仅改变了欧洲地缘政治格局,也引发了全球对现代战争模式的深刻反思。本文将从军事技术、战略博弈以及外部因素等角度,剖析俄乌战争为何陷入持久战。

一、军事技术的误判与现实

战争爆发前,军事界普遍高估了导弹的作用,认为“导弹洗地”能够快速摧毁敌军。然而,实战证明,导弹的性价比远不如传统炸弹。导弹由制导系统、战斗部和动力系统组成,其制导系统虽能提高命中率,但成本极高,而装药量受限,破坏力并不如传统炸弹。相比之下,传统炸弹的装药量更高,破坏力更强,且成本更低。

导弹结构图:

例如,一枚质量为250公斤的“风暴阴影”巡航导弹,造价高达300万美元,但其装药量有限,攻击桥梁时仅能击穿桥面,无法摧毁桥墩。而一枚质量为900公斤的“MK-84”航空炸弹,装药量占总质量的45%,能够轻易摧毁整幢大楼。战争中,俄军曾试图依靠高超音速导弹快速取得胜利,但高昂的成本和有限的破坏力使其难以发挥预期作用。

质量为250公斤的导弹造成的弹坑:

质量为900公斤的航空炸弹的爆炸效果:

结论 :炸弹的破坏力与成本优势(导弹造价>炸弹>炮弹)使其重回战场核心。

二、制空权争夺:防空体系的双刃剑

俄乌均装备S-400、“爱国者”等现代化防空系统,导致双方战机无法低空投弹,被迫依赖远程导弹(如俄军“匕首”高超音速导弹)。这种僵局催生两大战术变革:

  1. 电磁干扰: 俄军大功率设备屏蔽GPS信号,使乌军“海马斯”火箭炮命中率从70%暴跌至6%;

  2. 高空轰炸: 俄军苏-34战机在1.6万米高空投掷滑翔炸弹,规避乌军防空导弹射程,但易被F-16拦截。

三、战争的阶段性演变

(一)第一阶段:钢铁与寒冬(2022.2—2022.4)

战争初期,俄乌双方均拥有现代化防空体系,俄军空天军不敢冒险近距离投掷炸弹,只能远程发射导弹。乌军利用西方提供的反坦克导弹和防空导弹,成功抵挡了俄军的“钢铁洪流”。同时,乌军借助“星链”技术支持恢复通信能力,掌握了C4I作战能力,成功挡住了俄军的闪击战。俄转攻南线占领赫尔松。

(二)第二阶段:火炮的对决(2022.5—2022.11)

俄军在兵败基辅后,转向“大炮轰击”战术,大量使用火炮摧毁乌军防线。然而,乌军在西方先进火炮和反炮兵雷达的支持下,逐渐扭转战局。俄军虽在初期占据优势, 日均发射7万枚炮弹,占领卢甘斯克, 但随着炮弹库存见底, 西方提供PZH-2000榴弹炮与反炮兵雷达, 乌军利用“海马斯”火箭炮的高命中率打击俄军后勤补给线 ,发动秋季反攻。

(三)第三阶段:巴赫穆特绞肉机(2022.12—2023.4)

俄军在巴赫穆特地区与乌军陷入苦战,双方伤亡惨重。俄军通过局部动员和征召新兵补充 50万 兵力,同时“瓦格纳” 囚犯部队以“人海战术 ”消耗乌精锐, 在战场上逐渐坐大。 西方延迟交付坦克,俄筑三层 防线固守扎波罗热。

(四)第四阶段:糟糕的反攻(2023.5—2023.9)

乌军在缺乏空军掩护的情况下发动反攻,但俄军通过大功率电磁干扰设备屏蔽战场上的GPS信号,使乌军精确制导武器命中率大幅下降。乌军在西方坦克和装甲车的支持下发起冲锋,但因缺乏制空权和面对俄军地雷阵及武装直升机的组合, “豹-2”坦克遭卡-5 2直升机猎杀, 强攻防线损失惨重,总司令扎卢日内被解职。

(五)第五阶段:来自地狱的炸弹(2023.10—2024.7)

俄恢复军工产能(亚洲供应硝化棉、芯片),朝鲜提供百万炮弹; 俄军凭借重型航空滑翔炸弹取得战场优势, FAB-3000日均投掷300枚 。这种炸弹成本低、杀伤力大,乌军缺乏有效应对措施。俄军通过航空滑翔炸弹摧毁乌军防御工事,取得节节胜利。同时,俄乌在经济战场上也展开激烈博弈,俄军通过打击乌方发电厂削弱乌军抵抗意志,乌军则利用无人机对俄军高价值目标发动偷袭。

(六)第六阶段:神秘的东方军团(2024.8—今)

美重启600亿美元援助, 乌军在获得西方先进武器( ATACMS导弹 )支持后,逐渐稳住阵脚,遏制了俄军的进攻。美国向乌提供陆军战术导弹(ATACMS),乌空军接收“F-16”战机,对俄军形成一定威慑。同时,俄罗斯依据《朝俄军事同盟协议》向朝鲜请求援军,朝鲜派出精锐部队入俄参战,提升了俄军的进攻效率。

四、战争背后的经济与战略博弈

(一)经济因素

战争的持久化与双方的经济实力密切相关。 俄罗斯财政高度依赖油价,美国曾通过施压沙特增产石油,打压油价,试图拖垮俄罗斯经济。 同时,俄罗斯在中亚、高加索和中东的战略支点被美国和土耳其逐步接收,其海外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二)战略因素

俄乌战争不仅是军事对抗,更是大国博弈的体现。 美国和西方国家通过“挤牙膏式”的援助,试图消耗俄罗斯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战争的持久化也反映了双方在军事技术、战术运用和战略决策上的不断调整与适应。

五、 未来走向:技术迭代与战略耐力


俄乌战争是现代战争模式的一次重要实践,其复杂性和持久性超出了最初预期。战争的走向不仅取决于双方的军事实力,还受到外部因素的深刻影响。未来,俄乌战争的走势将取决于美国和德国等西方国家的态度,以及双方在经济、军事和外交领域的综合博弈。

  1. 武器革新:无人机蜂群(乌年产量300万架)与AI结合可能突破防空系统;德国“金牛座”导弹(地形匹配制导)或威胁刻赤大桥,但产能不足。

  2. 地缘重组:俄虽占领乌东4000平方公里,但中亚、中东势力范围遭美土蚕食;

  3. 终极杀招:若美国施压沙特增产原油,油价暴跌将直接击穿俄财政防线。

俄乌战争的持久化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 这场战争不仅改变了俄乌两国的命运,也对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未来,随着各方利益的不断调整和博弈的加剧,俄乌战争的走向仍充满不确定性。


—END—

投研工具—小韭菜好友办的一个专门分享上市公司调研纪要的知识星球。

星球已经运营多年,目前365元/年,也就是一天一元钱而已。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