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过了两三天,不知怎么的,美元指数突然下挫,美债收益率创下历史新高,美股三大指数遭遇暴跌,尤其是纳斯达克关于科技的所有股票均遭遇不同程度的下挫,其中以英伟达为主的“七姐妹”均下挫3%,蒸发了逾千亿美元的市值。
纵观近期亚洲股市的表现也是如此,甚至下跌的情势领先了美股至少两天的时间。
彼时,有人一度揣测是大洋彼岸方面为了收割亚洲的金融资产而采取的行动。
结果让人没想到的是,全球股市都在遭遇下挫,只是程度不一罢了。
另外,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因日本央行采取强力加息的政策,而从1:160的区间急剧上升到了如今的1:140。
日美货币之间的汇率收窄,预示着美元资产即将迎来一波因美元指数下行而带来的贬值压力。
届时,美联储或许不得不考虑提前降息,或采取公开市场操作等方式,稳定住市场情绪,避免发生流动性陷阱或金融踩踏、挤兑等现象,乃至出现资产管理机构或大型银行倒闭,由此产生金融危机或引发全球金融系统性风险。
01
究其原因,主要是美国的宏观经济触发了萨姆衰退的指标,即失业率在过去12个月内均高于3%,并且核心通胀率一直居高不下。
据说只要触发了这一指标,便会导致未来12-36个月内美国宏观经济出现整体性的衰退现象,而历史上只要触发了这一指标,均会导致美国经济环比增长率的下降,可以说是屡试不爽。
所以,这一次估计也难逃历史规律,出现或小幅度或大幅度的衰退。
其实早在三年前乃至更久以前,就有专家预测,美国经济即将迎来史无前例的衰退,其依据乃是百年难得一遇的疫情大流行所导致的经济结构性失衡的问题必定会越发严重。
然而,早期美联储实施无限制量化宽松的举措,为联邦政府的财政纾困。
而联邦政府将这笔用来纾困的流动性资金准确无误地发放到底层民众的手上,以及帮扶中小微企业顺利度过疫情所带来的资产负债表衰退、流动性陷阱等诸多难关,并且有效缓解了经济结构性失衡的问题。
由此一来,才使得这场原本不可避免的经济衰退推迟到了今天。
眼瞅着过去三年多以来,美国宏观经济整体平均增长率维持在3%左右,并且还通过加息的手段,使全球趋于守成的大量资金回流到美国,助长了诸如人工智能、可控核聚变等清洁能源领域突破爬坡阶段,并实现社会大规模商用化的态势。
以显卡技术见长的英伟达,其总市值在一年内从一万亿美元的区间飙升到了三万亿美元以上,可见这波由美元加息所带来的资金潮汐效应对美国本土经济方面的先进生产力水平,即我们所说的新质生产力领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积极影响。
所以,我认为,即使美国宏观经济的整体性衰退是不可避免的,但因此前的诸多政策所形成的合力,以及这波科技范式浪潮的兴起,足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掉经济衰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02
反观我们的宏观经济情况,自从疫情前的2019年中概股集体被外界势力打压以来,陷入了长期资产缩水的大趋势。
时至今日,商品房价格仅跌去了不到三成,而其他主要的大类资产价格也没有受到太大的波动,虽然整体趋势是往下掉的,但包括国有资产在内的市场价格并没有出现较大程度的波动。
这得益于我们对外采取资本管制和结售汇制度,从一定程度上稳定住我国的大类资产价格,但也使生产要素资源的流动性受阻,资本交易市场化改革的难度也随之加大。
我们只能通过将特殊情况常态化,以便行政力量进行干预的手段,去管理整个市场经济体制,这点对于我们长期的主权信用以及法定货币的价值稳定来说,无疑起到了消极的作用。
纵使外部的金融风险无法传导至我们内部的经济系统,也无法改变我国大类资产价格始终具有堰塞湖泄洪的风险,即具有一定程度的价值泡沫,无论其被外部打压多久,终会产生这一现象。
上面显然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于近日最重要的议事,以及“7·30”常规经济议事上,均提出了要全面深化市场经济法治化制度性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力度,重点吸引外资、利用外资,使其对我国经济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产生正向作用。
以上一系列政策的定调,无疑会增强海外投资者对我国大类资产进行投资的信心和预期。
于是,近段时间以来,伴随着144小时落地免签这一政策而来的,是海外市场投资者对我国传统行业或对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进行有效投资的行为日益增多。
这意味着时隔五年以来,海外资本再一次成建制地投资我国,只不过在整体结构上发生了一些变化:
此前是以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为主的海外资本对我国进行制造业领域的规模化投资,而如今是一些来自中东、俄罗斯、南非等金砖国家或属于上合组织的友好国家,其等的公共资本或私人资本对我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领域进行战略投资。
纵观高新技术领域,国内的公有制主体乃至行政机构对其进行大规模投资,比如在新质生产力领域规划出“8+9”的行业概念,重点投资诸如联想科技、小米、TCL、华为、海康威视、大疆科技等产业链中心巨头。
所以说,不仅是投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投资方向上也产生了顺应时代大势所趋的一些变化。
03
说完美股加速去泡沫化,以及外资开始抄底我国大类资产这两个现状,接下来,身为财经作者的我将重点分析这两个现状对于全球经济而言意味着什么。
首先,从全球经济版图来看,关乎经济增长的领域将呈现东升西降的时代大趋势,但并不会延续太久。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大洋彼岸经济衰退的势头并不强劲,且持续时间不会很长。
另外,由于外部势力持续打压我国主权大类资产价值的政策方向不会发生较大变动,无论是美元处于降息周期还是加息周期,都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所以,东升西降的态势也不会维持很久。
其次,关于两个区域性大国的地缘政治摩擦和利益冲突,是时候该告一段落了。
自2018年以来,两个大国就金融、科技领域展开一系列的角逐和较量,彼时的背景是金融危机的阴霾尚未褪去,经济增长的压力又随之而来,各国的经济自然增长率普遍下跌。
关乎经贸全球化秩序的利益格局,各个参与国并不能妥善处理好分歧,甚至还放大了分歧,导致区域性贸易保护主义回归,叠加民族主义思潮的涌现,全球化秩序开始分崩离析。
而以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为首的利益集团,即西方势力欲要重塑包括制造产业供应价值链、国际分工合作体系在内的经贸全球一体化秩序,至于我方则使出浑身解数确保旧有全球化秩序及分工体系的利益不受动摇。
于是,双方便形成了对峙格局,并一直延续至今。
再来,就双方展开的贸易摩擦和经济冲突,以及金融战、科技战,依照目前的情势来看,经济和贸易冲突似乎仍不可避免,而关乎科技领域的摩擦,以及价值观或制度方面的分歧,短时间内也难以调和。
但是在金融方面,双方均呈现出优劣互补、利弊共存的现象。
比如大洋彼岸方面,一旦采取美元降息的手段,则会造成资金外流的后果,对其主要资产价格的稳定而言百害无一利。
再比如我国方面,包括全要素生产率在内的经济潜在增速,以及各项利率走廊均长期下行已经是既定事实,倘若与全世界最主要的消费市场,即以欧美为主的需求市场构成实质性的供需脱钩,那么作为世界工厂的我们,则必然面临产能严重过剩、内部需求不足以消化如此之多的商品供给的严峻态势。
届时,我们所面临的是迈过刘易斯人口拐点之后,消耗了十五年黄金时期发展自身,却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无法自拔的无奈境地。
综上分析,尽管双方所展开的金融战会在此次的大洋彼岸经济衰退,以及我方经济长期低迷,遂带动全球经济潜在增速也越发下降的态势下提前结束,仍无法阻挡双方就政治、文化、科技,乃至经贸全球化利益版图的较量与角逐,展开新一轮持续时间更长的鏖战。
写在最后
综上所述,虽然以人工智能或半导体芯片为主的美股科技股持续下跌,美其名曰去泡沫化,实则触发萨姆衰退指标,致使市场投资者不看好大洋彼岸经济前景,遂引发包括英特尔在内的美股科技巨头集体暴跌,但此次美国经济的衰退早已被此前诸多政策所消解,尽管还是会发生经济衰退,但其程度并不足以爆发全球金融危机。
而此次的美元指数下降、美股步入技术性熊市,导致短期内出现东升西降这类关乎金融资本的迁移现象,但并不会持续太久,只因一方早已妥善解决好经济结构性失衡的问题,而另一方却任由经济结构性失衡,甚至加速并放大其形态更加失衡。
总之,纵使今年内双方的金融战提前结束,而更深层次的交战还在后头,届时比拼的不再是体量和规模孰大孰小,而是体制纠错的能力孰强孰弱, 以及巨轮转舵的速率孰快孰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