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海川化工论坛
海川网:化工人技术交流第一站!每晚17:17与360万同行一起学习化工知识, 让化工变得简单!
51好读  ›  专栏  ›  海川化工论坛

让我成长最多的,竟然是我那些徒弟!

海川化工论坛  · 公众号  ·  · 2017-07-19 17:00

正文

有人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现在新人入厂,职场老人们总是担心自己的位置不保,有些师傅就只告诉一些表面东西,而不教真正实质的东西。

有个笑话,有个维修师傅带徒弟,到有问题的设备那一看,徒弟捣鼓一会,然后师傅说:我看看,你去拿什么什么工具……徒弟回来,师傅说:装上吧。徒弟又装上,一开,好了。徒弟在拿工具的时候,师傅已经恰恰修好了。

每次都这样,每次都这样,后来,徒弟跟着师傅干活,拿着一个箱子,带着所有的工具。

这个故事的结局不知道怎么样了。

海友说


1、我碰到一个都退休返聘的,马上就彻底退休,还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2、刚毕业的时候,也碰到过,还不算是我师傅,搭档而已。后来明白了这个道理,但也没办法,谁叫咱不懂呢?
现在,我也开始这样了。没那个心情去教,离开公司,谁认识谁啊?

3、有这样的顾虑是有道理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即使你不担心徒弟抢你饭碗,但你不能保证企业在人员精简时首先考虑的是年纪大点的先进行调整!

4、其实就是竞争关系,如果说真有一天徒弟当了单位的领导,徒弟不给师傅安排合适岗位?

5、这个关键是在人与人关系处的如何了,徒弟不像徒弟样怎么能学到东西,师父也不是白当的,也不是义务的,为什么无条件教给你呢?如果说是企业找来培训新人的,那当然有这个责任来教徒弟,老师就得有个老师的样了,必须尽到教徒的责任了。但还是说回来,徒弟不像徒弟样,老师也就可能会有保留,如果老师中意的,可能会倾囊相授的。

6、非常正常,以前技能连自己的女儿都不传。

书拉说


我认为这样的故事发生在早期那些闭塞、没有网络、没有共享经济,只有靠自己的技能来维持生计的时代,这也是人性的弱点,我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在全民共享的时代,如果再这样自私保守,也许我们就真的OUT了。

我很庆幸我没有遇到这样的师傅,这样的人。在我上班之初的那几年,他们把他们知道的一切都传授给我,连同我问的那些个十万个为什么,有解的、无解的,那些师傅那些人,都告诉了我。

我的那些师傅有我的直属领导,间接领导、技术领导、车间领导、安装经理,还有焊工师傅、铆工师傅、电钳工师傅、甚至还有打磨工、普工师傅,他们也都愿意给我分享他们的经验和不足,我一直觉得,我是幸运的。

感谢所有给过我知识和经验的师傅们,感谢所有给予过我帮助的人们,谢谢你们!


徒弟,看,你的师傅!


古代大思想家孔子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是反省自己,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和你相处的人善或者不善,职位高或者不高,都可以为师。

在今天,你的老师可以是度娘,可以是各种APP,可以是海川论坛,可以是任意的自媒体,甚至可以是一个个血淋淋的案例,只要你有一颗愿意学习的心,有一颗敏锐的捕捉知识的能力,大自然的任何事物可以都是你的师傅。

师傅,何乐而不为?


后来,我自己也当上了师傅。我愿意把我所知道的说给徒弟听,说给客户听,说给愿意听的人听。学海无涯,自知能力有限,不敢用教,而是一种与人的分享和交流。


说实话,带徒弟带团队还是很有压力的,但此压力而非彼压力,我想让我的团队成为最优秀的团队,那么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必须优秀。


我害怕的是,我给不了他们想要的,我满足不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求。所以我尽可能地跟他们分享我知道的一切,我希望他们比我更强,这样,我就放心把事情交待给他们做,而我也可以有时间去汲取更多更新的知识,是带徒弟的一份责任让你更加有一颗积极上进的心。


当我翘首回望我的职业历程的时候,我发现,让我成长最多的,竟然是那些优秀的徒弟们,还有那些一起共事的战友们。是他们的优秀,给了我前进的动力,鞭策我做更加优秀的自己!

各位师傅们,何乐而不为?

书拉结论


师傅教会徒弟,徒弟会越来越强,师傅也会越来越强,哈哈,那整个社会也都随之和谐起来了。

所以,我以上天的慈悲劝你们,不要再吝啬你的给予和分享,分享是一种美德,越分享越有,越分享越快乐。

海川的精神就是:共同学习、共同提高!所以长盛不衰,才会有更多的人在海川上交流分享。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