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宝贝书单
亲子阅读(0-14岁)第一站!专职帮你和孩子筛选好书,过滤烂书。已经提供上百个适合各年龄段孩子的书单。当你不知道给孩子读什么书,请关注这个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东生态环境  ·  【无废之窗】“无废景区”:耳目一新 打造品牌 ·  2 天前  
广东生态环境  ·  【无废之窗】“无废景区”:耳目一新 打造品牌 ·  2 天前  
黑龙江生态环境  ·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赴我省调研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宝贝书单

为什么所有老师和家长都喜欢这本书?卖了1100万册

宝贝书单  · 公众号  ·  · 2018-09-10 21:03

正文

宝贝书单

专职帮你和孩子筛选好书,过滤烂书!

书城


要了解孩子,每一位父亲、母亲必须熟读!要懂得孩子,每一位老师、校长必须熟读!要珍惜自己,每一个孩子必须熟读!


这句话中要求父母、老师和孩子熟读的便是风靡全球的儿童文学作品—— 《窗边的小豆豆》。



01



作为教育工作者,或者即将步入教师行列的你,肯定听过或看过此书。


本书从1981年出版以来,便广受好评,一版再版。 曾经连续8年雄踞全国畅销书排行榜,是10万名中小学生“票选受欢迎图书”的第1名 作者黑柳彻子还因创作此书被任命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成为亚洲历史上第一位亲善大使。


目前豆瓣评分 8.7 ,超过5成的读者给本书打了五星。


许多教育专家和媒体也对此书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如果把《窗边的小豆豆》作为一面镜子,就会发现今天家庭和学校教育遇到所有困惑和痛苦的根源,也会发现成人自身的问题。

——徐国静(教育专家)


该书不仅是适合小孩子们阅读的优美的儿童小说和成长故事,同时也是写给全天下的父母亲、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们的“教育诗”。

——徐鲁(儿童文学作家)


《窗边的小豆豆》不仅仅是关于童年生活片段的回忆,更是一种教育方法的实例展示,而且这是一本全天下父母都应该去读的好书。

——《语文报》


孩童在成长过程中所有可贵的天真特质也都是被漫不经心地遗失和随意处置的。没有多少人能像小豆豆一样长大,“小豆豆”在成长的话题上便显示出了她独有的意义。

——《 北京青年报


抛却这些荣誉,我们回归到书本身。


本书是黑柳彻子根据自己真实的小学经历创作而成,小豆豆是她童年时的昵称。


当小豆豆在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由于太过淘气,所以被学校劝退了。因此她不得不转学来到一所新学校—— 巴学园


在巴学园小豆豆遇到了影响她一生的小林校长。


小林校长亲切、随和,他用独特的教育方式对待每个巴学园里的孩子。


例如,第一次见面,小豆豆就不停地跟小林校长说了四个小时的话。但小林校长丝毫没有要打断的意思,也感觉不到他有任何的不耐烦,相反微笑着认真聆听。


这充分证明了小林校长尊重每一个孩子,给每一个孩子去表达自我的权利与机会。


小林校长还鼓励学生光着身子游泳,借此来告诉大家“每个人都一样”的道理,通过试胆量活动让学生不再害怕妖魔鬼怪,利用吃饭的时间让学生练习说话等。


在小林校长的耐心呵护下,原本淘气,显得与别人格格不入的小豆豆开始被大家接受与喜欢。


在巴学园,小豆豆和其他孩子一起度过了一个美好小学时光。


有豆瓣网友 @藤堂非 说自己两次读此书感动到湿了眼眶:



可见本书的确适合每个家长、老师和孩子去读,因为它能唤起你心中最柔软的部分,让你心中总是有爱。


老师更应该熟读本书,向小林校长学习,了解他的教学之道,看他如何与学生相处,施行“爱的教育”,把像小豆豆这样的问题学生变得优秀。


02



书中的的巴学园是一所充满魅力、令人神往的学校。


在巴学园,孩子们有足够的自由和权利。


在这里没有固定的座位,学生们每天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和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座位;


在这里没有固定课表,老师把当天要上的所有的课和每一节课所要学习的所有问题点,满满地写在黑板上,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上;


在这里也没有什么金科玉律、繁文缛节,学生都懂得自我约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巴学园是小林校长创办于1937年,但其实早在1921年就有一所类似的学校诞生,叫做 夏山学校


夏山学校一角


夏山学校位于英格兰东萨佛郡的里斯敦村,由教育家尼尔创办,是现代教育史上最著名的学校之一,被誉为“ 最富人性化的快乐学校 ”。


夏山学校有着其显著的特点:


1. 入学年龄不受限制 。尼尔时代的夏山学校的儿童入学年龄从五至十五岁均有;

2. 上课相对自由 。学生凭着自己的意愿来上课,就算旷课也不受到惩罚;

3. 没有正式考试 。夏山学校没有正式的考试,而是以轻松谈话的方式测验学生。问题一点也不难,可以让孩子自由地写出答案。

除此,学校还有各种各样丰富的课外活动等。


对于夏山学校这种很独特的人性化教育方式有不少人赞同和竖大拇指,也有相当一大部分人对此持有怀疑态度,他们在质疑,在这种教育方式下,能否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