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学文刊(ID: GuoXuewenkan)
《诗经》中说:“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一
杨绛曾在散文集《我们仨》中写道:“阿瑗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
即使工作再忙,钱瑗总会赶回家,为睡眠浅妈妈缝制睡衣,为爱吃糖的爸爸剥好糖纸。
他只嘱咐阿瑗好好照顾妈妈,而钱瑗也总是很负责地答应下来。
每逢爸爸因病请假,钱瑗又跑去安慰爸爸:“提勒提勒耳朵,胡噜胡噜毛,我们的爸爸吓不着。”
是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得钱瑗比同龄的孩子更加懂得感恩。
懂得感恩的孩子,会发自内心地关心和爱护身边的人,并竭尽所能为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然而,
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贫穷,不是争吵,而是养不出懂得感恩的孩子。
不懂感恩的孩子,只会肆无忌惮的索取,终将喝光父母的“血”,让家庭逐渐衰败。
“大把花着父母的钱,只懂自己的快乐,不懂父母的辛酸,不舍得为亲情付出一分一毫,那么你已经全无良知了。
”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家庭只关心物质上的养育,却忽略了精神上的教育。
父母们宁愿默默负重前行,也要隐藏生活的艰辛和无助,给予孩子一个架空的世界。
可血淋淋的真相却告诉我们:
感恩教育的缺失,总有一天会狠狠惩罚在父母身上。
去年,湖南一位12岁的少年,因抽烟被母亲责打而心生怨恨,在争执过程中,少年一怒之下持刀将母亲活活砍死。
最让人毛骨悚然的是,被抓获后,少年虽然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但却一脸冷漠的补充道:
“儿女的忘恩,就像你的一只手把食物送进他一张嘴里,他一张嘴却把你的这一只手咬了下来。”
这世上,连动物都知道回报生养的恩情,可生而为人,有的却连动物都不如。
就像卢梭所说的:
“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
”
英国有一句谚语:“感恩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负义是品行中最不好的。”
南京老王花几百万让儿子出国留学,结果儿子回国后在家啃老。
不懂感恩的孩子,早已把父母的付出诠释成理所应当,只顾着自己的利益,忽视父母的艰辛,也丧失了良知。
一小学老师有一个患有老年痴呆的母亲,每天他都会带着母亲去上课,让她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
可是,学生们上课开始分神,时不时往后看看他的母亲,这让学生们的家长意见颇大。
后来,家长们意外地发现老师对母亲尽孝,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学会了体谅与感恩。
孩子的成绩固然重要,但这世上还有很多比成绩更重要的东西,正影响着孩子的一生。
孩子在家庭中享受着特殊的待遇,被宠成“小公主、小皇帝”,习惯了高人一等的姿态,自然不会有换位思考之心。
他们想要什么就能轻而易举地得到,必然不懂得珍惜所拥有的一切。
从小的奢华生活会扼杀了他们吃苦耐劳的能力,他们会因此变得好吃懒做,难以自立自强。
成年之后就成了名符其实的“啃老族”,迟早会榨干父母的血汗钱。
当父母稍微违背他们的意愿时,他们便恼怒无比,视父母如仇人一般,拳脚相向。
莎士比亚说:“不知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利齿更能噬痛人心。”
被溺爱的孩子,眼里只有利益,把父母当成了提款机,永远也学不会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