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洞察
更真实的视角,更有深度的思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新洞察

院士孙凝晖,向华为开炮!

新洞察  · 公众号  ·  · 2024-09-28 20:50

正文

大家好,我是一直在努力的猫二侠!

华为,已经被网友们称为民族的骄傲。对华为的态度,大家也都是坚决支持的。

但最近几天,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凝晖的一段演讲引起了很大风波。因为他公开向华为“开炮”:

(华为)搞封闭、搞技术垄断,不给竞争对手出路,搞(自己的)商业利益最大化。

简单来说,孙院士认为,人工智能时代,中国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术碎片化非常明显。华为还一家独大,独自把持了这个领域的很多资源、信息和技术,搞垄断,不跟别人分享,不利于行业发展。

导致这一切的原因,是因为华为一直采取的都是 “垂直整合模式” 在发展。

什么是“垂直整合模式”呢?

简单说,就是华为关起门来,只依赖自有技术和资源来发展自己,不对外分享。

用孙院士的原话就是:

“华为就是搞封闭,搞垄断,最好你们都别干,贡献给我就行了。你们都用我的芯片,你们都把技术给我,然后我搞一个端到端的,从这个制造到指令到软件到大模型,到这个应用,反正全都是我,智算中心到什么算力网全都是我的……”

孙院士还举了个例子:

现在芯片领域与外部的竞争,就跟当年抗日的情况一样。中国到处都是各自为战的军阀,大大小小的军阀遍布全国,少的占据一两个县,大的抢占一两个省,反正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小日子过得也都不错。 但一旦面对强敌,却很少能打赢。

所以, 孙院士强调自己的观点, 国内芯片产业不能仅靠华为一家企业,呼吁更多企业加入。不能支持华为搞垄断,只有“百花齐放”的策略才有助于推动中国科技产业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和智能计算领域与“强敌”掰手腕。

猛一听,觉得孙院士说的有几分道理,但任何不谈及历史背景和现实的策论,实际上都是纸上谈兵。

首先,华为为什么是现在的“垂直整合模式”?为什么强调“依赖自有技术和封闭生态来发展”?

原因很简单:

外部封锁你,各种想杀死你。人家技术上天天跟你脱钩,你怎么做到跟西方一样开源共享促发展?

同样举个例子,那就是两万五千里长征。

没事儿 愿意去长征呢?那不都是外部给逼出来的么?

华为的起家方式,其实也都是被逼出来的,实在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而且,现在的华为真的是搞垄断,一点也不开放吗?

众所周知,华为的供应链一直都是开放的。

华为手机绝大部分的零部件都用国内生产商的,这难道不是帮助国内发展吗?

而且公开的消息已经显示,华为开发的鸿蒙系统邀请了将近200万开发者加入,这怎么能说是固步自封的“大军阀”呢?

其实,用事实说话是最好的反驳。

最能说明究竟谁是垄断的关键指标,是作为技术壁垒象征的“专利”。

跟那些真正搞垄断的西方大公司相比,华为更倾向于与别人共享自己的技术和专利。

2023财年,高通技术许可业务QTL授权收入53.06亿美元,占高通收入14.8%,税前利润(EBT)达36.28亿美元,占总利润48.7%。而诺基亚知识产权相关业务带来的营业利润为7.34亿欧元,占总营业利润的43.4%。

华为如何呢?

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华为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已经超过人民币11100亿元。截至2023年底,华为在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权专利超过14万件,累计公开专利已经超过33.6万件。

仅2024年上半年,华为研发费用投入已经高达到889.09亿。

但华为通过专利收取的费用是多少呢?

大家自己可以看一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