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故事,都关乎成功,一个渴望成功,一个已经成功。一个将成功的目标锁定在金钱,一个为了母亲在竞争中获胜,不停奔跑。两种人生,两种成功,目标相似,与财富、与亲情,与社会认可有关,却唯独缺了故事的主角,自己的声音。
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副教授徐凯文老师曾在去年,提出了“空心病”的概念。关于“空心病”,徐老师总结了以下几个特征:
1. 从症状上来讲它可能是符合抑郁症诊断的。它会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但是和典型抑郁症不同的是,所有这些症状表现并不非常严重和突出。
2. 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这种孤独感来自于好像跟这个世界和周围的人并没有真正的联系,所有的联系都变得非常虚幻;更重要的是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也不知道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和成就,这些成就似乎是一种瘾,一种毒品。似乎很多时间都是为了获得成就感而努力地生活、学习和工作。但是当发现所有那些东西都得到的时候,内心还是空荡荡,就有了强烈的无意义感。
3. 通常人际关系是良好的。
4. 对生物治疗不敏感,甚至无效。
5. 有强烈的自杀意念。
6. 通常这些来访者出现这样的问题已经不是一两天。可能从初中、高中,甚至更早就开始有这样的迷茫,可能他之前已经有过尝试自杀的行为.
7. 最后,传统心理治疗疗效不佳。
“空心病”这个词,一时间戳中了许多人。尤其是第二条: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大概,为了别人的期许和社会认同的成功,在不停奔跑的人,实在不是少数。
而一个人之所以会空心,究其原因是从未真正与自己内心产生过链接。你做了自己肉体的主人,却把“心”的掌控权交给了别人。上的学校是父母选的,想做的职业是社会定义的,想要的成功是别人眼里的模样。
可是,你自己呢?
可曾真正与自己对话过:我是谁?我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会因为什么事情开心?会对什么事情感觉沮丧?最重要的,想要以什么样的方式度过一生。
金钱、权利是别人眼中的成功,你真的愿意为它努力一生吗?你心底的梦想,那个年少时,只想想到就激动不已的人生,究竟是怎样的?
不要忽略与心灵对话的力量,你以为最熟悉的自己,也许恰恰是最陌生的。我的一个来访者,花了几年的时间,才明白游戏、度假、打牌这些大部分人心中定义的娱乐的方式,完全没有办法让他获得快乐和放松。他爱数学,沉迷在数字的世界里,于他而言,就是最好的放松。
小到娱乐的方式尚且如此,何况是你那么在意的“成功”呢?在摩拳擦掌、全力冲向成功之前,是否可以先按下暂停键,问问自己:这,真的是我想要的吗?
否则即使真正走到了成功的彼岸,也不过是一场怅然,发现与想要的自己相差甚远。
在我看来,世界上只有一种成功,叫做按自己的意愿生活。
如果经营得当,在走向想要的生活的路上,碰到功名利禄加身,那是生活的馈赠,小心收好便是。
如果没有,亦不曾亏得什么,生活的每一天已然是想要的模样,不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