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进击的阿秀
与优秀的人一同成长,做牛逼闪闪的职场青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进击的阿秀

不以言语胜人,是最高级的情商

进击的阿秀  · 公众号  ·  · 2024-05-31 11:29

正文

作者 | 洞见·一默
来源 | 洞见(DJ00123987)
推荐 | 进击的阿秀(zchxuexi)

苏轼写过一句流传千古的话: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此等襟怀格局的苏轼,很少与人有过节。


但凡事都有例外,程颐就是那个例外。


起因是苏轼口不饶人。


北宋元祐元年,司马光去世,他的葬礼和太庙的庆典撞在了同一天。


苏轼上午参加完庆典之后,下午去司马光府上吊唁。


程颐拦着门,不让苏轼进。


程颐说:“子于是日哭,则不歌”,意思是你们刚刚唱完歌,怎么能来参加丧礼呢?


苏轼反驳,孔子只是说哭完不能唱歌,没说唱完歌不能哭丧啊。


说完还当众嘲笑程颐迂腐死板,说这套东西看起来合乎古礼,其实不过山野之举。


程颐说不过,气得脸通红,俩人从此结下了梁子。


此后几十年,两人的门生弟子纷争不断,甚至闹到水火不容的地步。


作家王蒙说: “不要总是企图在语言上占上风。”


语欲胜人,是最大的关系杀手。


说话总是要压别人一头,这样的人注定会付出代价。


- 01 -


不以言语胜人,是一个人极高的智慧。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戈尔曼在《情商》一书中写道:


“你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着你所能抵达的高度。”


你让别人难堪,别人也不会让你好受,你让别人舒服,别人才能让你舒服。


如果总是要在语言上压倒别人,迟早要吃大亏。


唐朝的魏征,是一代名臣,以直言进谏著称。


有一次唐太宗想要把男子服役的年龄从二十一岁改为十八岁。


魏征极力劝阻,大殿之上批评皇帝透支民力,竭泽而渔。


唐太宗说不过他,最终接受了魏征的意见,但是心里却不好受。


有一次劝谏之后,唐太宗回到宫殿,盛怒之下甚至说:“总有一天要杀了魏征这个乡巴佬。”


幸好有长孙皇后巧言相劝,杀魏征这事没有留在历史上。


但皇帝的这口憋屈气,还是要出的。


魏征死后,唐太宗积恨爆发,最终派人把魏征的墓碑砸了。


没有人喜欢别人直来直去地批评自己,哪怕别人是对的。


富兰克林说: “永远不要正面违拗别人的意见。”



当别人发表了自己不认可的观点时,必须制止自己直接驳斥的冲动。


先提出表扬,然后举出一些对方值得商榷的地方,以谦卑的态度,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如果上来就要和人争辩,指出别人的错误,只会让别人难堪,自己难受。


人都倾向于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优秀的。


如果有人当众摧毁掉这种美好的感觉,那一定会激起他的愤怒。


蔡康永曾言:“说话是一门艺术。”


无论讲什么都要照顾到别人的面子,不要让人难堪。


如果借着别人的错误来显摆自己,是最大的愚蠢。


时间久了,身边的人心,自然就凉了。


- 02 -


不以言语胜人,是一个人豁达的胸襟。


陈丹青年轻的时候,和朋友在小摊吃饭。


小摊生意火爆,等了很久才有空出来的桌子。


因为老板很忙,他们就自己收拾了桌子。


没想到一会儿来了个衣衫褴褛的老头,硬说自己还没吃完,饭就被他俩收拾了。


陈丹青说:“我重新给您买一份作为补偿,您看可以吗?”


老人说:“我一天的心情都被你们坏了,你要赔偿我才行。”


朋友觉得荒谬,正要理论,陈丹青却掏出一些钱给了他。


老人走后,陈丹青说:


“和一个蛮横的人讲道理,接下来就是无休止的争吵。


我让一步,可以让事情最小化,那为什么不呢?何况我们还有其他事要做。”


老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这个世界上多的是不讲理的人。


如果凡事都要争出个是非多错,日子也就没法过了。


很多时候,退一步不是理亏,让一步不是软弱,而是修养和境界。



东汉有个儒生刘宽。


有一次他赶着牛回家,路上遇到一个村民,说刘宽的牛是自己刚丢的。


刘宽看他衣衫褴褛,心知这牛是一家人的命根子,于是没有争论,把牛给了他。


结果没过几天,村民找上门来,告诉刘宽,牛已经找到了,自己错怪了他。


刘宽说:世上相像的东西太多了,有时难免误认,有劳你把牛送还,又道什么歉呢。


州里的人都佩服他的修养,纷纷举荐他,他官运亨通,深受同僚爱戴,后来一直做到太尉。


很多时候,与其大声争辩,努力分个是非对错,倒不如退一步,让一分。


信你的人不必说,不信你的人说了也没用。


与其闹得大家难堪,倒不如让时间来说话,让真相来解答。


- 03 -


不以言语胜人,是一个人的共情能力。


看过易立竞的一次采访,采访对象是超女出身的张含韵。


张含韵15岁爆红,经纪公司给她定了一系列的规矩:


你不能素颜出镜,因为你是偶像;


不能耍脾气,因为你是偶像;


不能乱说话,因为你是偶像……


时时刻刻被人拘束着,一路走到成年。


张含韵告诉易立竞,自己特别喜欢演戏,喜欢沉浸在角色里的感觉。


易立竞说:


“我在想说,会不会是当你进入角色之后,那是你唯一的在从家里走出之后,可以全然交付的地方。


你在角色里可以不用拘着自己,不用谨小慎微,不用做乖乖女,或是想着周遭的一切规矩和约束,说张含韵应该做什么。你在那里头是全然解放的。”


张含韵听完这话,眼泪马上就下来了,笑着对易立竞说了声“谢谢”。


她是这些年来,第一个懂她的人。


张含韵说:“是演戏让我知道,其实是可以这样活的,根本没有人在乎你是怎么活。”



之前易立竞的采访以攻击性强著称,她喜欢冒犯别人,来了解更真实的对方。

采访孙红雷,她直言对方演烂片是被钱砸晕了。


采访黄晓明,她直接问对方:“你承认你不擅长表演吗?”


遇到比较强势的嘉宾,采访经常变成互怼和互杠。


但是这场采访却展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易立竞。


她的理解与共情,让张含韵卸下所有防备,展现出那个最真实的自己。


千言万语抵不过一句“我懂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