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每日人物
每天最精彩最生动的原创人物报道都在这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福州日报  ·  寒潮来袭!福建今天有雪,福州气温降至个位数 ·  21 小时前  
福州日报  ·  寒潮来袭!福建今天有雪,福州气温降至个位数 ·  21 小时前  
GiantPandaCV  ·  MoE之年的总结和MoE 推理优化的一些认识 ·  2 天前  
福州日报  ·  春节这八天,福州成“顶流”! ·  2 天前  
福州日报  ·  春节这八天,福州成“顶流”! ·  2 天前  
福州新闻网  ·  随处可见!“感觉江浙沪粤人民集体来福州” ·  4 天前  
福州新闻网  ·  随处可见!“感觉江浙沪粤人民集体来福州”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每日人物

外卖盒都不舍得扔,这届年轻人最烦断舍离

每日人物  · 公众号  ·  · 2023-07-23 10:54

正文





大家周末好,这是每日新语第九期,本期我们要讲的是反断舍离。(往期传送门: 精神离职 乙学 孔乙己的长衫 恩格尔系数拉满 穷饱族 断崖式衰老 拿铁效应 午餐膨胀


围绕断舍离,一个重要的争论是:家里用不上的东西,应该丢掉吗?

在山下英子《断舍离》一书中,“断”是断绝不必要的东西,“舍”是舍弃多余的东西,“离”是脱离对物品的执念。最终,通过“扔掉看得见的东西”,实现“改变看不见的世界”的目标。

断舍离的理念一度受到人们的追捧。作为知名的“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发现了消费主义时代下,人们的欲望被逐渐激发,导致家中被大量的杂物充塞,内心也被复杂填满的现实。而通过主动丢弃用不上的东西,则可以让生活回归简单。

但在如今的时代下,情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股“反断舍离”之风,正在社交媒体上悄然壮大,“当中国人反断舍离血脉觉醒”话题甚至冲上热搜——

“现在最重要的是省钱,什么断舍离,那不是浪费吗?”





文 | 金叶露

编辑 | 易方兴

设计 | 韦恩

运营 | 圈圈儿


房间的蜕变


如果你在街边看见一个被人扔掉的废灯罩,你会把它捡回家吗?


有人会说,家里的杂物已经够多了,一个废灯罩,捡回来有什么用?


但江西的90后女生赖宝,不仅把它捡回了家,还拆下灯座,把它改造成了一个时钟。


她的屋里正好缺一个时钟。新的少说也要几十块,这笔钱,省下了。


赖宝用废旧灯罩改造的时钟。图 / 受访者供图


喝完的奶茶杯不要扔,洗干净养上几株花,放在阳台上,赏心悦目。


吃完鸡蛋的蛋托不要扔,放些耳环和项链,还不容易打结。


用旧的毛巾不要扔,缝进一根细绳化身束口袋,装些小物件不在话下。


……


这些都是“反断舍离”的成功实践。


图 / 受访者供图


像这样与断舍离的理念背道而驰的物品,在赖宝的家里,还有很多。


2017年10月底,她辞职回了老家,考上了当地乡镇的教师,为了上班更近,她租了亲戚家闲置的房子。


那是个空荡荡的房间,住在里面只能面对着白色墙壁。这就像许多城市里,年轻人刚租下来的房间一样。但她工资不高,没有太多预算来装饰房间。


赖宝刚租的房子。图 / 受访者


赖宝不认同断舍离,从小她就舍不得扔旧东西,而是想办法加以利用。这也培养了她的动手能力。


于是她有了一个主意。附近的城中村拆迁,她跑去废墟中捡东西。而在城市化的趋势下,这种废墟,可以出现在任何一个被拆迁的城中村里。


她捡来了一张桌子,重新用环保水性漆刷了一遍,还作了画。


两米高的门板被扔在垃圾桶边,她捡了回来又重新刷漆,正好满足了她想拥有一张两米长桌子的愿望。


村里没人要的酒坛,她捡回来插上了漂亮的花,家里就有了花瓶。


爸爸喝完的啤酒瓶要扔,她拦了下来,挂在墙上作为装饰。


就这样,她几乎靠用“捡”的方式,“捡”出了大半个家。


现在,她的房间不一样了。


赖宝改造以后的家。图 / 受访者


像赖宝这样的反断舍离高手,如今越来越多。


前段时间,“当中国人反断舍离血脉觉醒”的话题,冲上了各个社交媒体的热搜榜。在豆瓣上,甚至有了一个专门的“反断舍离联盟”小组,这个从2023年5月11日创建的豆瓣小组,目前小组成员数已达到3510人。


大学生张玥就是豆瓣“反断舍离联盟”小组的成员。因为兴趣爱好广泛,所以家里的东西也多,有一段时间迷上自制染卡,有一段时间迷上做手帐,家里光是没写完的笔记本都有两三箱。


加组之后,她看到了很多“大佬”的旧物改造。在这里,奶茶水果桶变成了笔洗桶,废旧的棉毛巾被做成了束口袋,穿旧的内裤松紧带剪下来可以绑被子、毯子……


这里似乎没有废物,只有等待被开发新用途的“废物”。进组之后,张玥也学着将自己的旧物进行改造。比如,她将家里废旧的肥皂托贴上一些装饰物,将其变成了一块洞洞板,这样,就不用另买洞洞板了。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越来越多的反断舍离成员


七月是豆瓣“反断舍离联盟”小组的组长,最初,她只是在刷短视频的时候发现,“每天一个断舍离”突然火了起来。


视频里,摔坏了的保温杯——扔;路边买的编织篮——扔;很结实的酸奶瓶——扔。


她越看越心痛:“这么好的东西怎么舍得扔?”


改造后的木桌。图 / 受访者


于是,体内的节俭基因被唤醒,她在豆瓣开创了“反断舍离联盟”小组,号召“坚持开发国人基因到100%”。


6月5日那天中午,正在追小甜剧的七月,突然收到一条消息提醒:


“祝贺你管理的小组‘反断舍离联盟’首次登上小组热门趋势榜……”她没想到,自己随手创建的小组竟然会有这么多人加入。


后来几天,“反断舍离小组”,又入选了豆瓣App开屏推荐。小组也越来越热闹,她这才意识到,反断舍离,是真的火了。


豆瓣“反断舍离联盟”小组简介。图 / 豆瓣截图


被互联网炒起来之后,很多人看“反断舍离”都是图个热闹,觉得好玩。但也不是所有的反断舍离都被赋上“好玩”的滤镜。


在这个时代下,相当一部分人的“反断舍离”是迫于生计,是对生活的一次反击。


正在念大学的宋敏敏,是一个坚定的反断舍离者,而外婆是她的榜样。外婆在年轻的时候,物资严重匮乏,吃饭要粮票,买布也要布票。没有布,孩子就没有新衣服穿,于是外婆从家里翻出几块旧手帕,缝缝补补做成了一件衣裳给孩子穿。


现在,宋敏敏也要向自己的外婆学习。


吃完麦当劳之后,她把包装纸留下做成了一只“小书包”,用来收纳一些耳环、戒指之类的小物件;喝完奶茶之后,她看包装袋精致又结实,于是她动手将它改造成了一个纸巾盒。


麦当劳包装袋做的“小书包”。图 / 受访者


要知道,网上售卖的耳饰收纳盒和纸巾盒,价格在几块到几十块不等,看着桌面上她用旧物改造而成的“作品”,她暗自庆幸又省下一笔钱。


奶茶包装袋做的纸巾盒。图 / 受访者

正在上大学的她,很难不焦虑未来工作的事。尤其是,今年高校毕业生也达到历年巅峰值,达到了1158万人。在这种不确定之下,某种意义上,反断舍离能让她获得一些对生活的掌控。


图 / 受访者供图


而等到正式进入职场之后,人们则会迎来新的生活压力。


所以,在社交平台上,很多职场人也会选择“反断舍离”,来与生活对抗。


有一位90后网友经常在社交媒体上记录自己的“反断舍离”日常,燕麦片空瓶之后她用来装米,这样就能省下买储米罐的钱;喝完的桶装水用剪刀剪出一个大口子,用来做垃圾桶,桶装水的把手也被卸下放在厨房当沥水架。


她在视频中自嘲自己是“丧心病狂攒钱人”,每个月需要还七千多的房贷。


还有一位浙江女孩也会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精打细算的省钱大法”,用旧了的手机壳拿来当香皂盒子、卫生间用奶茶包装袋自制纸巾盒、瓶瓶罐罐用来装米、盐、佐料,主打的是一分钱不花也能办成事的效果。


还有一位宝妈分享自己将孩子的内裤松紧带剪下用来捆被子的用途,她在帖子中有些无奈写道:过日子、精打细算、盘算存钱,估计是这几年教会大家最重要的事。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反断舍离时代


在这些反断舍离的人之中,快递和外卖包装盒,是被利用得最普遍的废品。


这也与我国的发展现状相关。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快递包装一年要消耗纸箱约328亿个,这些纸箱,大多被扔到垃圾桶,或卖给废品站。


宋敏敏也喜欢利用废弃纸箱。她说:“现在很多快递、外卖都有点过度包装,商品的定价中就包括了包装的费用,很多包装纸都非常硬实,真的舍不得扔。”


所以,她用废弃的快递箱,给每个室友做了一只纸盒小狗,她们把纸盒小狗拴在宿舍门前,引来了许多同学的称赞,宋敏敏也成了宿舍的“手工达人”。


在江西南昌读研的刘宁也有相似的经历。刚去学校的时候,她需要一个鞋架,网上买一个鞋架也不便宜,到时候毕业了还不好带回家。于是,她攒了几个快递盒搭建了一个鞋架。用快递盒充当垃圾桶、化妆品收纳也是刘宁的常规操作。


图 / 《风平浪静的闲暇》


除了快递纸箱,另一些反断舍离的大头,是各类电子产品和配件。


苏明从2009年大学毕业起,到现在十多年时间,历经了电子产品的多次迭代。 从最早的 iphone3,到现在用的 iPhone13,在当时的消费浪潮之下,几乎每一两年就要换一次手机,积攒下来,有了七八部不用的废弃手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