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答案如下
复杂的世界,总有一个答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商务  ·  春节假期,深圳外贸“欣欣向荣” ·  2 天前  
深圳商务  ·  春节假期,深圳外贸“欣欣向荣”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答案如下

无糖月饼可以说是一种新型骗术 | 答案如下

答案如下  · 公众号  ·  · 2024-09-17 11:30

正文




俗话说“每逢佳节胖三斤”,中秋节可能就得占其中的两斤半。


作为典型的糖油混合物,月饼的“含金量”可谓是实打实的,通常一整块的热量相当于两碗米饭。


长期把减肥挂在嘴边的你决定与月饼彻底“断情绝爱”,却偶然在某次逛超市时发现——月饼也开始卷“无糖”的了。


有了“无糖”二字的加持,连月饼也能像无糖可乐一样无脑开炫吗?还真不是。它不光热量不低,还有可能让你一天跑八趟厕所。


这些号称“无糖”或“低糖”的月饼并非真的“不含糖”,而是含糖量非常低。


依据相关国家标准,无糖食品每百克含糖量小于等于0.5克(低糖小于等于5克)[1],体积大小相当于10粒调料罐里的白砂糖,少到近乎可以忽略不计,为啥吃着却能和传统月饼一样甜?


这是由于里面添加了食品工业中的重要成员——甜味剂,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代糖。




普通月饼的含糖量在20%到50%不等,而无糖月饼一般指的是不含蔗糖,但有可能添加代糖 / [1]


市面上的无糖或低糖月饼大多由糖醇和低聚糖这两种“天选糖替”结合使用,例如麦芽糖醇和蜂蜜[2]。


研究表明,添加糖醇的面团与添加蔗糖的面团在质地和口感上都相近, 且糖醇在高温烘焙下稳定不易分解,有乳化、增稠、防结块等特性,搭配低聚糖,便能同等还原月饼本身的甜度[3]。


这种月饼的研制初衷是考虑到方便糖尿病及高血糖患者的食用[4],但近年来随着人们控糖意识的提升,无糖月饼开始逐渐成为了市场的宠儿,一些名为“减法月饼”“糖醇月饼”的产品纷纷登上了各家品牌的热销榜单[5]。




糖醇的甜度与白糖相似,但无法发生美拉德反应,制作出的月饼饼皮颜色和香气略有不足 / 图虫创意


然而一个残忍的事实是,此类被一抢而空的热销货不光无法阻断血糖上升的风险,且其热量与普通月饼之间的差异也并不明显,吃完后依旧会胖。


这是由于除了糖以外,还有诸如面粉和油这样的高热量来源,其在营养成分表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含量甚至有增无减[6]。


例如某品牌出的“糖醇月饼礼盒”,八种不同馅料的月饼热量在310大卡~370大卡之间 [7]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曾在2021年对市面上的八款低糖月饼进行检测,分析发现平均热量为每百克393大卡,与中国市场监督管理报给出的普通月饼热量指标相当(每百克444大卡)[8], 故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无糖月饼仍旧属于高油高热量食品[6]。




蛋黄莲蓉、奶黄流心等馅料的月饼含油量较大,在吃月饼的几天,最好减少食用油和主食的摄入 / 图虫创意


这种“0蔗糖”月饼不仅无法减轻热量上的荷重,还有可能让你饱尝由糖醇带来的后果。


不少人会因家中月饼囤积且其保质期有限,开始用月饼代替主食或是正餐,有研究发现,代糖成分可能会进一步激发对高甜度食物欲望的增加,并因“越吃越饿”而导致摄入热量超标[9]。


除此之外,还有可能因糖醇不耐受出现渗透性腹泻的情况。在此前,就有新闻爆出知乎在21年中秋节为“大V们”邮寄的无糖月饼中,因麦芽糖醇含量超标,使不少食用者都出现了腹泻的情况[10]。


这是因为,不同于能被分解为葡萄糖且基本达到百分百吸收的蔗糖[11], 绝大多数的糖醇都难以被胃和小肠消化[12]。




人们对糖醇的耐受性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体重、健康状况以及糖醇的数量和类型 / 图虫创意


以常见的木糖醇为例,这种代糖在消化过程中仅能被小肠吸收掉一小部分。研究表明,木糖醇的吸收量仅为葡萄糖的50%[11],而市面上较为常见的麦芽糖醇更是只有10%的吸收率[13]。


吸收率越低,其余未被分解的部分就会过剩,当这些吸收不完的糖醇到达大肠时,它们会被肠道内诸如梭状芽孢杆菌的细菌发酵,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氢气等气体,这也是很多人在吃完无糖月饼后,会感觉到胀气难受的原因[14][15]。


同时, 没被消化吸收的糖醇会在肠道里积聚,导致肠道内部的渗透压变高,阻碍肠道对水分的吸收,本来正常的便便被水一泡就变得稀软,也就导致了渗透性腹泻[16][17], 使你在转瞬间化身为“喷射战士”。




减少食用含有糖醇的食物和饮料可以解决糖醇不耐受的问题 / 图虫创意


但不必过分担心,无糖月饼也不是一吃就窜,只有超过某个阈值时才会胀气腹泻。


不同糖醇种类的安全摄入量不同——例如赤藓糖醇的安全摄入量就是山梨糖醇的三到四倍,前者的每日可摄入量为45-47克,而后者仅为11-14克之间[18][19]。


无糖月饼中最为常见的麦芽糖醇,成年人每日的安全摄入量为40克,儿童为15克[20]。考虑到人们对糖醇的耐受程度也会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 一般来说,每人每天摄入不超过15克的糖醇是相对安全的[21]。


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商家会在产品包装中注明糖醇含量,我们很难看出面前这块月饼的糖醇含量是否“超标”,且国家在相关标准中也并未强制限制糖醇的最大添加剂量[22][23],故而购买无糖月饼的你本质上是在抽“喷射盲盒”,谁也不知道从第几口起,马桶就已经在朝你招手了。


不过我们可以大致估算出一个安全范围:以一块85克的稻香村广式糖醇月饼为例,其馅料中的麦芽糖醇含量约28%-53%, 算下来成年人最多每天吃一整个,儿童以及糖醇敏感的人,最多吃上半个是不打紧的[7]。




日常消化能力弱、慢性病患者、以及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要额外注意避免食用过多无糖月饼 / 图虫创意


可能你或许想说,如果真的买到了“喷射月饼”,窜完不就正好等于零摄入了吗?


虽然这种腹泻会“让体重看上去变轻了”,且一般在停止摄入糖醇之后就会结束[24], 但在程度严重时可能导致严重的脱水和电解质流失,所谓“掉秤”减掉的也只是极易反弹的水分[25][26]。


所以说,无论对糖尿病患者还是控糖人士来说,无糖月饼都并不能阻隔“我们与高热量间的距离”,反而可能成为一个行走的泻药包,小吃几口怡情,吃多了总归伤身。


撰文 / 光怪陆离



网易文创答案如下招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