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北京亦庄的康弘国际生产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正式奠基。
康柏西普国际化布局路线:
-
2017年12月,康弘药业宣布拟投资30亿元建设康弘国际生产及研发中心,用于康柏西普的国际化生产。
-
2018年6月,康柏西普美国三期临床试验启动,总花费将达15亿元人民币。
-
2019年1月,康弘国际生产及研发中心I期建设项目由新兴建设中标,项目造价2.26亿元人民币,工期580天。
-
2019年3月,康弘国际生产及研发中心I期建设正式奠基。
康柏西普于2013年底获批上市,商品名为朗沐,上市5年来累计销售已经超过20亿元人民币。朗沐上市之初定价为6800元/支,迫使竞争对手诺华将雷珠单抗的定价从9800元/支降到7200元/支。2017年6月,朗沐降价18%至5550元并进入医保乙类目录。
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市场规模随VEGF抗体或融合蛋白药物而崛起,Eylea(阿柏西普)后来居上超越Lucentis(雷珠单抗)成为该领域领导者。作为与Eylea同类药物的朗沐,一方面在美国破例直接进入三期临床研究,一方面积极建设国际化生产中心以图进军欧美市场。2018年wet-AMD市场规模首次突破百亿美元,相较于十几亿元人民币的国内市场,康弘数十亿投入临床与国际化生产就显得很有必要。
除了雷珠单抗、阿柏西普、康柏西普,wet-AMD领域有力挑战者还包括诺华的RTH-258(brolucizumab)和罗氏的Faricimab。RTH-258为靶向VEGF的scFv,分子量只有26kDa,比雷珠单抗更小,可以给药更高剂量。罗氏的Faricimab为靶向VEGF与Ang-2的双特异性抗体。除此之外,还有诸多处于不同临床阶段的wet-AMD药物。
小编总结
康柏西普如能顺利登陆欧美市场,对于中国生物制药产业有着里程碑似的意义。康柏西普如今可谓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经过同类药物先行者Eylea以及同靶点药物Lucentis的开拓,wet-AMD市场已经成熟并仍保持高速增长。康柏西普在国内上市带来稳定增长的销售收入,并积累了大量中国人临床数据,得以在美国直接进入三期临床。随着三期临床的开展及北京亦庄生产中心的建设,康柏西普登陆欧美市场似乎只是个时间问题。
欢迎加入小编团队成为小编一员
请加小编微信号:wuwenjun7237
如有技术解读、行业洞见愿意分享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
[email protected]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生物制药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