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3 岁,因「头晕、乏力 1 周」入院检查,查血常规、快速肺炎支原体检测未见异常;4 月 2 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次日重新采样复查新冠检测为阴性。
主任,临床投诉该患者并无新冠相关症状,但我们的检验结果为阳性,现质疑检验结果的真实性。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应对?
我国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规定,每批新冠病毒检测至少有 1 份弱阳性质控品(第三方质控品,通常为检出限的 1.5~3 倍)、3 份阴性质控品(生理盐水)
[1]
。你去重点查一下当班人员有没有按照规范进行实验操作,以及当天实验的质控、样本曲线有无异常,排除假阳性的情况。
经查,当天的核酸检测人员为节省试剂,未做阴性质控,仅做弱阳性质控。同时,该患者扩增曲线未呈现明显「S」形,且为单基因阳性,N 基因 Ct 值:36.51,同时弱阳性质控孔曲线表现为强阳性,不排除本次实验存在污染的情况。当班人员未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忽视了质控结果的重要性,未对异常质控曲线进行分析,直接将结果发出,导致假阳性的产生。
我国卫生部下发的
《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办法》
中指出,临床实验室必须按规范进行设置,要有严格的实验分区,要建立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编写标准操作程序,要对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
[2]
。
虽然目前大部分实验室建立了较完整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但仍然面临许多挑战,比如对
实验全过程质量控制监测不足、缺乏商品化的质控物、对室内质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质控结果分析不当或不会分析,
这些都是导致各种错误报告发出的原因。
随着传染病分子诊断的迅猛发展,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实验室质量控制手段需要不断进行优化。在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过程中,完整的室内质控是保证仪器稳定性和试剂质量的基础,也是保障实验室能够持续提供可靠检验结果的重要手段。
ISO 15189-202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提出,实验室应制定室内质量控制程序,根据规定的标准监测检验结果的持续有效性,以验证达到预期质量,宜考虑使用第三方室内质控品,作为试剂或仪器制造商提供的质控物的替代或补充
[3]
。
不管是监测与控制实验全过程,还是检测不同批次试剂的批间差异,相较于试剂配套质控品,第三方质控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室内质控(Internal Quality Control, IQC)
是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一项基础性活动。它指的是在单一实验室内部,通过使用质控样本来监控和评估检测过程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不同国家和地区根据自身的医疗体系、法规政策以及行业标准,对室内质控有着不同的要求,
但其共同的目标是确保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一致性,以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
这些要求确保了 IQC 的有效性,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那么该
如何选择合适并满足要求的实验室质控品呢?
6 月 25 日 19:00 ZeptoMetrix 为大家带来
「在传染病实验室检测中使用第三方质控品的重要性」
线上分享,深入了解质控品的意义与选择策略!诚邀各位报名关注直播,一起讨论交流!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等专业人士参考
内容策划:潘成
内容审核:钟可可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1] 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试行第二版)[J].中国病毒病杂志,2021,11(03):163-167.
[2] 李金明.我国临床分子诊断质量管理和标准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临床检验杂志, 2012, 30(10):4.
[3] CNAS-CL0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Accreditation Criteria for the Quality and Competenceof Medical Laboratories(ISO 15189:2022,I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