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海华略智库
10w+青年思考者集聚的新型智库平台:影响有影响力的人,赋能有赋能心的人。十年来专注于中国本土决策咨询研究和服务,持续挖掘优秀发展案例,梳理标杆项目经验,传播新理念新思维,解构新技术新模式,助推地区、产业、行业和企业创新发展、迭代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航务周刊  ·  这一港口春节期间创下47项生产高效纪录 ·  昨天  
潮沈阳  ·  这笔费用,今起上调 ·  2 天前  
湛江日报  ·  官宣!2月5日起,上调! ·  3 天前  
湛江日报  ·  官宣!2月5日起,上调! ·  3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双子星联盟正式运营!四方争霸,谁会独占鳌头? ·  5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赫伯罗特公布2024年初步业绩!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上海华略智库

“漫漫取经路”上的荣誉时刻:华略智库举办第三届荣誉大会

上海华略智库  · 公众号  ·  · 2024-10-14 06:28

正文



作者 张越 华略智库行政部

来源: 上海华略智库(ID:HUALUETT)


多年来,华略智库始终坚持以价值为导向,重视荣誉对于个人及团队活力的激发作用。近期,我们在上海总部圆满举办第三届荣誉大会,以此庆祝和表彰那些各自岗位上不断追求卓越、发光发热的华略人。荣誉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在各自的“取经之路”上,他们又是如何直面难关并实现自我超越的?请随本文一探究竟。
全文5750字,阅读约12分钟

决策咨询的职业生涯是一场马拉松,犹如一场艰辛的取经之路。我们常常会想起《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历尽艰难险阻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取经之路道阻且长,师徒四人兼具善良和真诚、勇气和智慧、忠诚和坚持、领导力和执行力,最终战胜“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修得正果。


身处一家快速成长的年轻智库,华略人清醒地认识到,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决策咨询者,必须要经历漫长的成长历程。自2022年起,华略智库每年举办“荣誉大会”,旨在凝聚全团队一同聆听奋斗者的坚持和付出,一同感受华略人的初心和信念,践行“专业极致,共创共享”的核心价值观。


华略智库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三个有”的理念,倡导共同的价值观:


一是 “有回报” ,华略 智库 坚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分努力一分回报”,提供行业平均收入水平之上的收入待遇,让小伙伴们不为面包和牛奶发愁,对于特别优秀的小伙伴可以越级晋升、加速成长。


二是 “有氛围” ,华略 智库 营造轻松愉悦的工作氛围,特别是现在的小伙伴基本上以90后为主,年轻人都比较活跃,人际关系也比较简单,相互之间的配合也比较默契。


三是 “有价值” ,华略 智库 为小伙伴们提供充分展现自我能力、体现自身价值的舞台,让大家有机会参与到重大战略中,同时也积极推荐小伙伴们在广播、报纸、期刊上发声,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些价值都不是金钱所能够衡量的。


华略智库荣誉大会正是践行“三个有”,特别是“有价值”的具体实践。每次荣誉大会都为破格晋升的小伙伴颁发荣誉徽章,为入职满两周年的小伙伴颁发纪念徽章,为入职满三周年的小伙伴们颁发铜质纪念奖章,为入职满六周年的小伙伴们颁发银质纪念奖章,为入职满十周年的小伙伴们颁发金质纪念奖章( 明年十周年就有),也准备了相应的红包和奖金,并举行劳动合同续签仪式,不断增强大家的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


春华秋实,在伟大祖国75周年华诞前夕,华略智库在上海举行了第三届荣誉大会。会上,小伙伴们对于决策咨询之路感慨万千,也豪情万丈。


接下来请一起来看,华略人在决策咨询这条取经路上,如何不惧困难、砥砺前行、恣意绽放。


破格晋升:
风云雷电任叱咤,一路豪歌向天涯



张莉杰:


首先要感谢姚总的信任和栽培,感谢各位合伙人的支持,让我在华略有平台施展、有空间发挥。


其次,感谢评估部各位小伙伴,以及行政部、科研部等部门的支持,让评估部的业务工作、日常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运转。


最后我想说的是,自2019年加入华略以来,虽然一路成长、一路晋升,但 每到一个阶段又会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 。我想,我们的职业发展就像我们做课题时经常提到的,要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问题导向, 要瞄准下一阶段目标,去发现自己能力的不足,并有针对性解决、争取克服新问题短板 。总之一句话,学习一直在路上,成长一直在路上,未来再接再厉。谢谢大家!




刘舒婷:


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分享一下心得体会。很感谢姚总和兴怡姐对我的悉心栽培、包容认可和信任。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在不断地挑战自我,不断地成长进步。未来也会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投入到工作当中。




汤然:


感谢大家能在这样一个奇妙美好的夜晚,见证我们这群新人的成长。在这里要感谢城市部的领导与同事,特别要感谢夏老师。这一年的时间里夏老师给予我充足的耐心,为我们营造了干货满满的成长的环境。


我感觉自己拿这个奖其实是受之有愧。 回顾自己一年的成长历程,远谈不上快速进步,只能说自己像个小蜗牛一样,日拱一卒地完成手上的工作。 与一年前的自己相比,在心理素质和工作操作上有了一定的进步,所以我把破格晋升奖理解为是一份鼓励,未来向着优秀研究员的目标继续努力。




余珺君:


非常感谢李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和包容理解,让我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成长和进步。也非常感谢在座的各位领导和同事一直以来对我工作上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特殊时代背景之下,选择从事政策研究和咨询工作,于我自己而言,是将个人的发展与城市、国家以及社会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 未来希望自己能继续努力、再接再厉,也希望和大家一起共同进步、蒸蒸日上!




李文:


非常感谢公司给予我们宝贵的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也感谢部门领导和同事们给予的指导、帮助、鼓励。我还有很大的成长间。在接下来的日子里, 我也会继续努力去做好每一个项目,继续成长和提升自己。




刘俊言:


衷心感谢公司给予破格晋升机会,这不仅是对我过去一年工作的高度认可,更是对我个人未来成长与发展前景的美好期许。


回顾这一年的历程,我的成长与进步离不开调查评估部全体小伙伴的共同努力与无私奉献,尤其感激遇到了平易近人、极具包容心的姚总,以及乐于施教、善于引领的莉杰姐。


此外,两位同事在我成长道路上也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与鼓励,助力我克服难关勇往直前。 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更是对我们整个团队辛勤付出的肯定。


展望未来,我将以此次破格晋升为契机,加速自我成长,勇于担当更多责任,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前行,为公司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图:华略智库高级合伙人兼自贸区港首席专家、南京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研究员李锋博士与破格晋升员工合影


二载纪念: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张乐:


非常感谢华略给我这次机会。 这两年来,我收获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多的是职业素养以及个人心态上的磨炼。 当然,这也离不开姚总以及兴怡姐日常对我的谆谆教诲,他们直击灵魂地指出我的问题和痛点,当我克服了这些问题后,回头看,这些都成为了我个人进步的标志。


未来,我希望自己能够继续带着个人思考来开展工作,由外驱转向内驱,与华略共同进步。




王伟业:


非常感谢华略两年前给我这个机会,让我进入决策咨询这个行业。其实刚到公司时,我心里是惴惴不安的,担心自己不能胜任这份工作,但我很幸运遇到了姚总、莉杰姐和评估部的各位小伙伴,让我能够快速适应、快速成长。尽管我现在仍有一些不足之处,但相较两年前,我认为自己已经有非常明显的进步。


未来,我要积极对标公司和团队里的标杆,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与华略共成长。




陈杏钧:


非常感谢公司领导的关怀与指导,以及每位小伙伴给予我的支持与帮助。加入华略这个温馨而充满活力的大家庭让我倍感荣幸。


回顾这两年的时光,从战规部转到行政部,感谢公司对我的包容和培养,让我从一个懵懂的新人成长起来并找到能够发挥自己价值的位置! 虽然也经历了挫折、焦虑,但对于我漫长的职业生涯而言更是一种收获和成长。 感谢各位领导,让我审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思考如何在发挥优势为公司带来更多价值的同时, 获得个人能力的提升。


未来我将不忘初心,在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的同时,积极探索岗位需求,争取在日常工作中做出更多创新。在这里衷心祝愿我们公司发展得越来越好,也祝福各位优秀的同事前程似锦、快乐幸福。




张杨:


非常感谢夏老师,同时也感谢华略给我提供发展的平台和空间。 两年转瞬即逝,我还能清楚地记得刚进华略时的感受,也能记得这两年所做的每一个项目、走的每一个脚印。 这两年,在部门小伙伴的帮助支持下,在夏老师的指导下,我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当然也还是有可以提升的方面,希望未来能够跟城市部的小伙伴、跟华略的小伙伴们一起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崔苗苗


非常感谢公司给了我发展的平台和机会,让我能够在这里不断地成长;非常感谢陈老师手把手细心地指导我,让我在这两年时间内有了比较快的进步;非常感谢大家对新媒体日常工作的支持。


我希望未来能够继续和大家共同进步,也 希望能让我们公司的媒体号做得更加出彩出圈。




王旭:


转眼之间,加入公司已经两年了,最大的感受是时间过得非常快。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我对政府咨询的基本流程和具体要求从陌生到慢慢熟悉,也更加感觉研究和开展项目的过程就像翻越一座座山峰。刚开始时是无措的,但通过两年的时光,在领导的悉心指导以及伙伴们的关心包容下,我成长了许多,团队共同战胜了很多困难,而现在我们也拥有了足够的勇气与信心去面对这些挑战。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当中,与华略的小伙伴、团队的小伙伴一起共同进步,取得更多的成绩。





杨金龙:


感谢公司对我的认可,来华略也两年了,因为我不是一开始就在智库行业工作,这两年我从最开始的转换赛道,到不断地适应,到现在我感觉很好地融入了这个团体。


回首这两年来,首先要感谢夏老师对我的包容和支持,也感谢部门里面小伙伴的配合。同样也要感谢其他部门,包括行政部、科研部等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没有你们的帮助支持,光靠自己是很难成长的,很难走到这么远的。 感觉 这两年的每一步 走得不容易,但每一步 也都 走得很踏实。 智库咨询工作就是痛并快乐着,虽然做的每件事情都很难,但是回头看来的话,都会觉得欣慰。 之后,我也会像夏老师经常教育我们的那样,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张浩祥:


两年的时间不算短,也绝对不算长。这两年来,既要感谢华略的认可,也要感谢我们产业部这个团队的支持。从合伙人陈总,到各位产业部的研究经理,再到研究员小伙伴们,每一个人都非常给力。


有时我会觉得工作就和游戏一样,途中时常面对“难度大”的挑战,可能会遭遇“空气墙”这样令人无奈的阻碍,也可能会遇到“没地图”、不知道该怎么前进的情况。但就像游科创始人冯骥所说, “踏上取经路,比抵达灵山更重要”。这两年间我不断地认识到,路从来不在那些虚幻的构想中,而在前行者的脚下。


图:华略智库主管合伙人、首席媒体官、新兴产业研究院院长陈昌智与入职二周年员工合影


三载纪念: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



兰红梅:


三年,虽谈不上沧桑,但也算得上经历了巨变:一是部门规模巨变, 从2021年6月入职时4人,到2022年6月2人,到现在部门9人 ;二是业务范围变化,从一直深耕长三角到走出了长三角,走向京津冀、成渝和贵州等西南地区;三是个人变化,在部门巨变之下,在这些项目淬炼之下,我也从最初连原创都不知道怎么写,到独立承担、统筹报告,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能够在一份工作中,找到一个方向并且深耕,是一件很幸运、很值得让人骄傲的事情。 所以在这里,我非常感谢夏老师一直带领我们勇往直前,也很感谢部门小伙伴的鼎力支持与互帮互助,感谢华略平台资源赋能及各位合伙人的言传身教。




王豪:


有一句老话叫“世事无常态,三年一轮回”。三年前,我怀揣挑战自我的想法和对大城市的向往,来到上海加入了华略智库,可以说到今天,我的“一周目”就要结束,即将开启我的“二周目”。


刚开始的时候,我没想到决策咨询的工作会比我想象中难这么多。然而,时至今日,我开始担当更重要的角色,并且对这份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开始懂得当时陆陆姐、小影姐在指导我时的心情,她们的教诲对我的影响极为深远。


站在“二周目”的起点, 我回顾过去,那些曾经的挑战和苦楚,都成为了我今天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经验的底气。对于刚加入我们团队的新伙伴,我想说:眼前的困难都不算是真正的“拦路虎”,而是我们成长必经的历程。 那么,渡过这一艰难时期,相信你们就会像我一样,从这些挑战中收获更加全新、深刻的体会。


最后,再次感谢这三年来,陈老师对我的谆谆指导,以及陆陆姐、小影姐等各位前辈和同事对我的大力支持。我期待和各位小伙伴继续团结互助,共渡“九九八十一难”。




潘路:


三年的时间很快,一眨眼就过了“鬼门关” (指的是职场新人三年磨炼) 。在调研的时候,我们经常被甲方问到的问题是:你们多大了?你们在华略工作几年了?咨询决策行业是一个很高的平台。作为应届生,能够加入华略,能够参与其中,对我来说是来之不易的机会。就像公司宣传片里讲的那样,华略人的足迹遍布全国,我个人的足迹已经遍布了东南西北,“南北”是跟着张总去了海南,“东”是跟着姚总去了厦门,“西”是跟着李总去了青海……我一直在这个大平台上,不断地跟随领导们去开疆拓土。


张老师在我们陷入困难的时候经常安慰我们:他说在每个不同的行业和领域,探索新的知识的时候,要寻找乐趣,然后乐在其中,这样才不会让我们的研究工作变得枯燥乏味。 希望在未来的研究工作中,继续开疆拓土、追寻乐趣。




张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潮沈阳  ·  这笔费用,今起上调
2 天前
湛江日报  ·  官宣!2月5日起,上调!
3 天前
湛江日报  ·  官宣!2月5日起,上调!
3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赫伯罗特公布2024年初步业绩!
1 周前
创业咖  ·  追女神秘籍来了!脱单必备?
7 年前
济南日报  ·  达康书记来济南了!他竟然说……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