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URIER研究及其亚组结果发布之后,Lancet 杂志以《极低LDL-C浓度目标已实现:下一个目标是什么?》为题发表评论,指出FOURIER研究显示LDL-C浓度与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已完善确立的关联性可以继续外推至越来越低的LDL-C浓度范围,积极降低LDL-C策略对预先设定的安全性事件的安全性得到证实。那么LDL-C水平是否越低越好?还是最低最好?应采取何种策略将LDL-C降得更低?
联合治疗将对LDL-C水平与心血管事件风险关系的探索推向纵深
他汀类药物通过选择性抑制胆固醇合成限速酶即HMG-CoA还原酶减少LDL合成,但会增加胆固醇吸收并上调PCSK9表达,减少胆固醇消除,因此对LDL-C的降低有极限;那么有无其他药物可与他汀类药物一起使用以进一步降低LDL-C并带来获益?
2015年IMPROVE-IT研究证实,与单用他汀相比,依折麦布联合他汀类药物使LDL-C水平进一步降低(53.7 mg/dl vs. 69.5 mg/dl),使主要终点(心血管死亡、MI、因不稳定心绞痛住院、随机后>30天的血运重建或卒中)事件风险降低6.4%,心肌梗死风险降低13%,缺血性卒中风险降低21%。该研究使得LDL-C水平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相关直线进一步延伸,提示LDL-C越低越好,但还没到最低。
PCSK9抑制剂的出现提供一种更强效降低LDL-C水平的选择。2015年OSLER研究显示,PCSK9抑制剂Evolocumab可显著降低LDL-C水平(至48 mg/dl)和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且<25 mg/dl亚组的不良反应与Evolocumab整组的不良反应并无显著差异。2017年FOURIER研究的发布也证实PCSK9抑制剂强效降低LDL-C水平至中位30 mg/dl可带来显著心血管事件获益,且整体安全性良好。
极高危患者LDL-C降至<70 mg/dl足够吗?
杨勤教授从一个假定但临床常见的极高危患者病例入手,提出LDL-C降至70 mg/dl的目标值是否足够?OSLER研究显示,治疗81例患者可以避免1例心血管事件。那么哪些患者需要治疗?哪些不需要治疗?个体在基因、环境因素、身高、体重、年龄、并发症、性别、病程等方面都存在差异。非精准医学中,所有患者接受相同治疗,一些患者会获益,一些无益处,少数甚至发生不良反应。在理想的精准医学中,通过DNA检测开展个体化治疗将使每个患者都获益。个体对他汀降LDL-C作用的反应性存在显著差异,精准的他汀治疗不仅需要明确他汀对个体的LDL-C降低作用,还要明确他汀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作用、肌病、患者对他汀治疗的依从性、糖尿病风险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等。但目前有关影响药物代谢酶和LDL-C降低的基因变异的证据有限,尚不太可能临床应用。
小 结
杨勤教授最后表示,非诺贝特或烟酸联合他汀类药物虽能改善血脂,但不能进一步改善心血管风险;依折麦布联合他汀可以进一步降低LDL-C水平和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若经济许可,采用PCSK9抑制剂将LDL降至30 mg/dl或许可使患者获益更多;但要使群体获益最大化,精准医学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是精准医学目前还远未成熟,说易行难,道阻且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