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盘中创3个多月来最大跌幅,10年期国债期货大跌刷新上市新低,调整信号还是虚惊一场?今日早盘A股大幅跳水,沪指盘中下跌近60点,跌幅逼近2%,一度刷新月内新低。创业板指盘中跌势更为惨烈,一度下跌超过2.5%,创下最近3个多月来最大盘中跌幅。
不过在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保险权重股走高的带动下,保险板块大幅走强,而银行板块多只个股也逆市走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权重股跌势,截至早市收盘,沪指等主要指数均较低位显著回升。
具体来看,截至早市收盘,船舶、电信运营、航空、仓储物流等多个板块仍大幅下跌。权重板块中,证券、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强周期板块跌幅均超过2%。
值得注意的是,期货市场上,国债期货今日早盘也大幅下跌,午盘全线大跌,10年期债主力T1712午盘跌0.69%,盘中最大跌幅逾0.7%,刷新上市以来新低。5年期债主力TF1712午盘跌0.53%。
时隔几个月,今日早间开盘后,多只股票罕见地出现闪崩。
创业板股票中富通早盘小幅低开,但很快出现两波跳水,开盘约10分钟之后便直奔跌停。公司昨日晚间公告称,将有约1502.32万股限售股于11月1日(本周三)上市流通,占到公司总股本的14.28%。
共进股份早盘股价也出现崩跌,在开盘后不到10分钟的时间逼近跌停。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7亿元,同比下降48.20%,计算可知,公司第三季度单季盈利不足200万元。此前公司业绩优良,净利润曾连续数年出现显著增长。
此外,科达利、九鼎投资、宝通科技、江苏索普等多只股票在开盘后仅约20分钟的时间里就跌停或逼近跌停。
A股市场今年以来出现过多波闪崩潮,不过主要集中在今年上半年,且主要集中在次新股,彼时监管层加大了对恶炒次新股的打击力度,相关炒作主力受到震慑,多只次新股股价盘中出现闪崩。
不过,今年下半来以来,行情逐渐转暖,已很少出现闪崩案例,但近几天闪崩案例已零星再现,如10月24日,正元智慧当日早盘闪崩跌停,华昌达在当日午后闪崩跌停。今日市场则再现集体闪崩,实为近几个月少见。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持续走强的贵州茅台也出现显著调整,盘中一度下跌超过4%,创下今年以来最大盘中跌幅。
三季报所透露出来的养老金“快闪”迹象,也影响了部分个股的表现。
截至最新公布的三季报数据,养老金共现身四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分别是大豪科技、天地科技、沪电股份、上峰水泥。
按理说,这是个好事,当初二季报披露养老金首秀的三只个股,九阳股份、正海磁材、首商股份受到热烈追捧,连续大涨,正海磁材还二度涨停。然而今天,持有四只养老金概念股的投资者,却高兴不起来。
上周五晚刚公布三季报的天地科技,还没来得及庆祝养老金入驻,今天低开低走,一度下跌逾4%;上峰水泥同样一度下跌至4%左右;沪电股份上周五冲高回落后,今天有所回升;大豪科技处于强势整理态势。
总体而言,三季报养老金概念股的“含涨量”大幅下降。这或许是因为,九阳股份、正海磁材、首商股份三季报显示,养老金账户悉数退出了前十大股东之列。
周末券商发布的最新策略周报显示,多家机构认为短期向下风险不大,市场仍存在结构性机会。
光大证券认为,近期市场利率有所走高,债市出现调整,但股市表现仍然较好,主要原因就是在供给侧因素驱动下,企业盈利增速仍处高位,特别是行业龙头盈利增长具有较强韧性。但是,这一情况在4季度可能会有所变化,PPI的回落将带动企业盈利增速明显回落。从市场基本面环境来看,10月之后,市场能见度将有所下降。但由于金融及消费、周期等行业龙头权重股业绩仍然向好,认为市场向下风险也不大,坚守业绩主线,把握结构性机会仍然是配置重点。配置方面,继续推荐业绩回升、估值较低的金融以及业绩回升、估值较为合理的非地产链消费板块,如医药、食品饮料、电子、商贸零售等行业内龙头。
爱建证券认为,目前股指仍处于3250-3450的箱体区间,上周股指虽然收复了短期均线,同时几大指数日线随机指标开始回升,市场短期开始转强。但由于成交量依然较为有限,未来成交量能否得以放大显得尤为关键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同时股指逐渐临近3450的箱体顶部位置,上档压力势必逐渐增大。因此预期短期市场宽幅震荡或难免,把握市场节奏控仓操作。
国元证券认为,短期内,在风险偏好回落等因素影响下,市场出现波动处于可接受区间范围内。而结合近期市场表现,及针对盛会高层的一系列政策反应,整体看来市场系统性风险有限,依然处在寻找机会为主,风格动态变化的环境中。结合近期结构分化叠加行业景气度情况,建议重视政策内容落地同时,结合三季报公布后的业绩表现寻找确定性机会。热点板块如环保限产、基础建设,以及符合产业升级方向的如5G、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均值得重点关注。
东方财富证券认为,经济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增速回落但仍维持中高增速,经济结构面临转型,严监管继续,市场暂不具备大幅上行,彻底转向牛市的基础,但在当前仍偏好的市场情绪和资金推动下,仍可能继续维持震荡上行走势。
证券时报网所有资讯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