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课程
今晚
20:00
公务员面试真题点评课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即
可免费开通课程
在公务员考试中,有几类人特别不容易。
其中在职宝妈可以说是“名列前茅”。
今天和大家分享2019国考面试班的二胎宝妈LEE的上岸经验。
她是如何在面试第三的情况下,
面试成!功!逆!袭!上!岸!
二胎宝妈LEE的上岸经验分享
16年关注微信公众号
笔试第三名、
面试逆袭
成功上岸!
●●●
标题看过去还是挺励志的,年过三旬的二胎妈妈左手带娃右手公考终上岸,老泪纵横之后来分享一些心得,也鼓励在职带娃的爸爸妈妈们!
一、基本情况及考试经历
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基本情况,我上岸前是市区某单位事业编,主要做人事、综合文字类的工作,大学毕业后断断续续考过几次公务员,由于本科专业的限制加上我只看本地市区的岗位,所以不一定每次都有我能报考的岗位,平时工作忙,笔试也没有很系统复习,每次都是考前报名后做几套卷子就去考试。
平时行测练习就是题海战术,尽量保持一天一套题,或者两天一套题,完全按照考试规定的时间再减少20分钟来控制整个答题时间,周末的话我会在早上做行测。我一般先做资料分析,因为那时候脑袋最清醒,这块得分率也最高,考卷的错题我会分类整理,写在错题本上,以便后续翻阅巩固,然后之前复习申论就是背背范文,记一些开头结尾过渡句,毫无章法可言。
15年曾经进过一次省考面试,当时报了某图的地面培训班,学会了满满的套路,“领导将这件事情交给我,是对我的信任,我会......”、“遇到这个稳定,我首先要冷静下来......”这些套路性的语言直到现在还犹在耳畔,荼毒之深啊!最后没有上岸,我就准备“先成家后立业”了,走上了三年抱俩的结婚生子育儿之路。
二、初识101贝考
认识101贝考是在我16年底生完一胎产假结束之后,回到单位上班,发现
有事业编的同事经明哲老师培训考上了公务员,经过她的推荐关注了微信公众号
,看了几篇推文之后,发现原来申论才是考公成功的敲门砖,而且短时间内提分很快。
由于在职又带娃的原因,也没有特别多的时间可以准备,就每天跟着公众号的推送的每日读报分析学一点记一点,整理一点,再加上单位有订阅一些《求是》、《八闽快讯》、《领导文萃》这些党刊,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学习吸收,提高语言表达规范性。
其实申论的小题比大题更重要,要摸清楚小题的门道,提高得分率,这部分我就听了明哲老师几节公开课,
按寻找材料关键词六原则去圈画重点,发现做题一下子豁然开朗
。然后就是字迹需要美观美观再美观,若涂改,请轻涂!
其实想想后来这次笔试基本没系统复习,裸考能进面试,也是因为有以前备考系统学习和平时做好的积累与铺垫,这些知识性的东西系统学过了,哪怕当年没上岸,但是根深蒂固在脑海,考试的时候也能信手拈来。
三、时隔三年,再战考场
虽然这几年都把重点放在家庭生活上,但是考公的想法一直没有放弃,还是想在工作上更进一步。18年10月,当时二胎产假即将结束,看到国家公务员公告,就随手点开看了下岗位,刚好看到有合适的就报了名,想找回点考试的感觉,为19年省考做准备。
左手带娃右手奶娃,加上11月回到单位工作连轴转,我基本没有时间备考,就这样裸考上阵了,看着当天考场上都是96、97年的青葱面孔,下午差点就不想去了(现在想想还好坚持下来了),然后考完觉得发挥得一般,也没往心里去。
直到成绩公布那一天,才发现自己进面了,看着进面名单和分数,知道自己是第三名进面,我几乎是没有丝毫犹豫,
第一时间联系了明哲老师,报了101贝考面试通用一班
。
这种线上的面试培训班比较适合在职带娃的我,节省了路途往返的时间,在家就能马上练习,同时线上练习也会有模拟考场的感觉,那种紧张感是一样的,通过和老师、同班学员一起切磋、交流、学习,我觉得比15年的地面培训班效果更好,关键是性价比超级高啊!现在各种天价面试培训班动辄两三万,
101贝考面试班长达一个月的理论+实训才不到3000!
明哲老师的
面试理论课能听直播课就一定要听直播课
,因为上直播课的时候没有什么暂停功能,不会分心去做其他事情,注意力会比较专注,吸收也比较快,每天听完直播课,我会在十点多哄完孩子睡觉后再把配套的教材上这个题型的相关要点再整理一遍,
那段时间都是要看到凌晨一点才睡觉,非常爆肝
。
面试练习关键的就是开口做答练习,所以第二天实训课每道题都要认真听认真思考,尽量缩短思考的时间,边听边打草稿,随时做好下一个答题的准备,我的答题情况比较特殊,对于一些务虚的题型我很薄弱,但是因为有工作经验,遇到务实的题型就答得还不错,实训上课的过程中我也是不断受到家里两个娃的间歇性骚扰(晚上是我存在感爆棚的黄金时段:妹妹还在哺乳期,每天晚上八点多必须睡觉,哥哥九点半找我哄睡),所以我的答题发挥很不稳定,有时候能让老师觉得拍手叫好,有时候也会为我叹气惋惜,我也曾一度对自己没有了信心,但是想着
都走到了这一步也不容易,再坚持一下吧,even now,there is still hope left
。
在临近考试的前三天,我请了假,在家里把这二十多天答过的题目思路再复习一下,并整理了一些好用的句子,每种题型记住了一个典型例题和答案,不要求逐字逐句背诵,也要脱稿流畅地说出90%,
模拟走考场的流程,让家人充当考官读题、对着他们答题
,反复寻找语感、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考试当天,我比规定时间提早了半小时到场,熟悉下考场,也平复了一下心情,非常“幸运”得抽到了一号,我当天上午一共面试5道题,规定25分钟时间(含读题、思考、答题时间)答完,我差不多是23分钟结束答题,整个过程很淡定很自如很自信,越答越有底气,也越进入状态,答题过程中要尽量与每个考官保持眼神交流,总体感觉发挥得比平时要好很多,可能是属于临场发挥型的选手吧。
答完题目到候考区等分,期间遇到了同岗位的第一名,一个95年的妹子,与其闲聊,才知道原来我
笔试落后她5+分
,而且她说刚刚自己答得很不错,很流畅,思考时间短,总用时短,复习的时间比我久,
报的是快2万的那种地面培训班
......聊完感觉自己可能凉凉了,因为在笔试分差比较大的情况下,自己和她如果都发挥得不错,我是基本没有翻盘的可能了,于是在听完自己的分数之后,也没去等对方的分数,我就抱着“没戏”的心态匆匆离开了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