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驱动:
行业驱动
1.
海外供给冲击叠加下游消费韧性,锰矿价格强势上行。据铁合金在线,
5
月
27
日,锰矿市场看涨情绪积极,港口统计锰矿库存统一降低,加之硅锰期货再度涨回
9000
关口,企业高报价频现。富锰渣报价上调明显,
Mn40%
报价
65
元
/
吨度,较月初上涨
10
元
/
吨度。今年
4
月,受飓风天气影响,全球最大的锰矿生产商
South32
旗下位于澳大利亚的
GEMCC
锰矿运营业务被迫全部中断。中信证券认为,此次事件将影响全球
10%
产量,国内锰矿港口库存已降至
2020
年以来偏低水平,供应短缺或难以避免。需求方面,
2023
年我国锰矿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
5%
,钢铁用锰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电池用锰则具备快速增长预期,锰下游消费具备较强韧性。
湘潭电化
(002125)
RR
旗下楠木冲锰矿保有锰矿石资源储量
19.41
万吨,爱屯锰矿查明锰矿石资源量超过
200
万吨
;
红星发展
(600367)
RR
孙公司贵州省松桃红星电化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万山鹏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分别有一座碳酸锰矿山。
2.
国家能源局发文,全面推进建设煤矿智能化发展。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促进煤炭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其中提到,全面推进建设煤矿智能化发展。新建煤矿原则上按照智能化标准设计建设,采掘(剥)机运通选等主要生产环节可结合实际情况编制智能化专项设计,工艺选择、设备选型等应符合智能化标准规范,在联合试运转和竣工验收时要对智能化生产系统进行评估、验收,保证系统运转正常。在建煤矿特别是大型在建煤矿要结合建设进度优化设计,及时增补智能化建设方案,具备条件的力争在竣工投产前完成智能化建设。点评:近年来,随着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不断推进以及工业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速渗透,智能矿山行业发展迅速。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截至
2022
年底,全国煤矿数量约
4400
处,单单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将创造万亿级的广阔智能矿山领域市场。另外,随着智能矿山信息系统产品及技术在煤炭行业的成熟应用,将创造向油气开采等能源化工行业的拓展可能性,届时其市场空间将会迎来新的增长驱动。
A
股相关概念股主要有
郑煤机
(601717)
RR
、
天地科技
(600582)
RR
等。
题材驱动:
1.
钙钛矿光伏头部企业将签大项目,行业正在迈向量产。上证报资讯从仁烁光能获悉,
5
月
28
日公司将与常熟市政府签约建设钙钛矿光伏
GW
级产线项目。仁烁光能为头部钙钛矿初创企业,已先后创造七项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世界纪录,两项大面积钙钛矿单结组件效率的世界纪录。常熟当地也正在着力培养钙钛矿产业。钙钛矿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下一代光伏技术,当前正处于从中试线走向量产的关键阶段。除了正在建设和规划建设
GW
级产线的协鑫光电、极电光能、纤纳光电、仁烁光能等代表性钙钛矿初创公司外,大型晶硅企业也十分注重发展钙钛矿技术,并力求将钙钛矿与晶硅技术进行结合,制造钙钛矿
-
晶硅叠层电池。
晶科能源
(688223)
RR
基于
N
型
TOPCon
的钙钛矿叠层电池最高研发效率已达
32.33%
,公司预计该产品未来
2-3
年将处在实验室或中试线阶段
;
捷佳伟创
(300724)
RR
具备钙钛矿及钙钛矿叠层
MW
级量产型整线装备的研发和供应能力,已向十多家光伏头部企业和行业新兴企业及研究机构提供钙钛矿装备及服务;另外,
捷佳伟创
(300724)
RR
自主研发的闪蒸炉(
VCD
)系列设备相继出货。随着越来越多的钙钛矿设备顺利交付并圆满达到性能指标预期,捷佳伟创在钙钛矿整线设备的业务版图得到进一步完善。
2.
国家大基金三期成立,助力国产芯片产业取得新突破。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
(
大基金三期
)
已经成立,张新出任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注册资本
3440
亿元。资料显示,第一期国家大基金成立于
2014
年,规模约
1300
亿元,投资重点为制造领域
;
第二期国家大基金成立于
2019
年,规模约
2000
亿元,重点投向芯片制造及设备材料、芯片设计、封装测试等产业链环节。中信建投研究所认为,大基金三期将加大对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投资力度,还将注重与国际先进技术的对接和融合,推动国产芯片产业在全球竞争中不断取得新突破,国内半导体设备企业迎来发展机遇。华鑫证券研究所认为,随着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算力芯片和存储芯片将成为产业链上的关键节点。今年以来,存储芯片价格已较去年同期上涨约
50%
。机构预计,今年第二季度
DRAM
内存新品合约价格将继续上涨
13%
至
18%
。
德明利
(001309)
深耕闪存主控芯片,逐步开拓新产品与新市场
;
佰维存储
(688525)
RR
主要从事半导体存储器的存储介质应用研发、封装测试、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嵌入式存储、消费级存储、工业级存储等。
3.
创新高光,电子皮肤将使人形机器人更细腻。据报道,在刚刚落幕的
2024
中关村论坛年会上,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展出的电子皮肤技术,作为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创新高光,赢得了广泛瞩目。这项革命性的电子皮肤技术,凭借其对压力、触摸、温湿度的敏锐感知及多感应功能的集成,极大增强了机器人的触觉细腻度与环境适应力。点评:从机器人精准操作到智能车辆的环境感知,从医疗诊断的精确触摸到虚拟现实的沉浸触感,电子皮肤正引领人机交互、智慧生活、未来出行和医疗健康等领域的深刻变革。中国政府重视机器人和电子皮肤领域的发展,通过研发资助、税收优惠等措施,为电子皮肤技术和产业化提供强力的推动作用,促进其在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助力电子皮肤行业长远发展。权威机构预计
2030
年人形机器人电子皮肤市场规模将超过
10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逾
60%%
。
A
股相关概念股主要有
汉威科技
(300007)
RR
、
弘信电子
(300657)
RR
等。
4.
全球首台生物计算机启用,功耗可节省近百万倍。据媒体报道,近日,瑞士初创公司
FinalSpark
发布了全球首款生物处理器,并开放了远程访问服务。这一突破性技术利用人脑类器官中的生物神经元进行驱动,其功耗比传统数字处理器低一百万倍,为计算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FinalSpark
推出的
Neuroplatform
平台,作为世界上首个提供体外生物神经元访问的在线平台,不仅展示了生物处理器的潜在优势,也为学习和处理信息提供了全新方式。在摩尔定律终结的背景下,芯片厂商一直在寻求低功耗高性能的解决方案,而生物处理器的出现,为这一挑战提供了可能的答案。在生成式
AI
快速发展的当下,芯片短缺和大模型能耗问题日益凸显。例如,训练一个大型语言模型(
LLM
)如
GPT-3
,其能耗相当于欧洲公民平均一年使用的能源的
6000
倍,而生物处理器的部署,有望大幅降低此类能源消耗。随着全球首台生物计算机启用,生物处理器相关技术发展望提速。上市公司中,
北京君正
(300223)
RR
、
兆易创新
(603986)
RR
等公司在生物处理器相关领域有布局。
5.
苹果
iOS
系统将引入
ChatGPT
,产业链公司受关注。据媒体报道,苹果已与
OpenAI
达成协议,将后者的聊天机器人
ChatGPT
集成到
iOS18
,双方的合作伙伴关系预计将于
6
月
10
日举行的
WWDC2024
大会上官宣。苹果
WWDC
大会将重点关注
iOS
、
iPadOS
、
macOS
等操作系统的最新进展。苹果预计将在
WWDC
上推出一套
AI
工具
ProjectGreymatter
,并将其集成到
Safari
、照片和笔记等核心
APP
中,该系统用于处理
AI
任务——算力需求较低的任务将在端侧运行,计算量较大的任务则会被推送至云端执行。苹果
iOS
系统引入
ChatGPT
,这不仅标志着苹果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也预示着
iOS
系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智能化升级。
AI
大模型有望在手机、
PC
、可穿戴等消费电子终端设备上加速应用,并带动新一轮成长周期,苹果作为全球消费电子软硬件龙头将充分受益,苹果产业链景气度有望持续反弹。
A
股公司中,可关注苹果产业链龙头公司
立讯精密
(002475)
RR
、
鹏鼎控股
(002938)
RR
等。
公司驱动:
-
1.
东威科技
(688700)
RR
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
2024
年至今
PCB
订单情况较好,较
2023
年回暖迹象明显,公司也依旧看好未来几年
PCB
业务领域的订单。公司在复合集流体领域中开发有三款设备,分别为水电镀设备、磁控溅射设备及真空蒸镀设备。其中,生产复合铜箔的水电镀设备目前已处于成熟规模化量产阶段,自该产品问世以来,已有近百条订单支撑;磁控溅射
12
靶设备已有出货,
24
靶设备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调整,为客户试生产中。复合铝箔上,真空蒸镀设备已完成几轮厂内打样,效果较好,争取尽快完成设备终调。
-
2.
回天新材
(300041)
RR
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在芯片封装用胶板块相关产品包括芯片四角绑定胶(
Edgebond
)、芯片底部填充胶(
Underfill
)、
SIP
屏蔽银浆等。相关产品已在客户处测试或应用,其中
Underfill
环氧胶已在华为、欧菲光等标杆客户处批量应用。先进封装中,
Underfill
是
CoWos
封装的核心材料之一,是芯片封装互联连可靠性核心,同时也用于
AI
芯片封装。
-
3.
工大高科
(688367)
RR
表示,目前公司
AI
研发主要是边缘
AI
计算方面,主要用于机器视觉、目标监测等情况,有可能会嵌入硬件设备里使用,因此实施性要求很高。公司的在研项目“基于
A1
与
IoT
的铁路站场智能无人化作业系统研发”已完成首批次工业性试验,正根据试验情况进行改进完善,准备二阶段试验验证。
-
4.
博深股份
(002282)
表示,去年以来,铁路出行人数持续高涨,为铁路投资和铁路装备更新提供了需求方面的支撑。从
中国中车
RR
公布的数据来看,其
2023
年度铁路装备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8.05%
,主要是动车组和客车业务收入大幅度增长所致
;2024
年一季度更是同比增加
54.11%
,主要是动车组和客车收入增加所致。因此,装备更新政策对于铁路装备投资的带动作用是积极的。
-
5.
亚普股份
(603013)
表示,公司的混动汽车高压燃油系统在插电式
(
含增程式
)
混合动力车上已得到商业化应用和推广。得益于混动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
2023
年,混动燃油系统项目拓展持续突破,获得多个新项目定点。在储氢系统方面,公司推出的数款储氢系统产品均已通过型式认证,并投入示范运行,市场推广工作正在持续开展中。
-
6.
百奥泰
(688177)
RR
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公司在研药品
BAT8008
联合贝伐珠单抗或联合
BAT7104
治疗晚期实体瘤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批准。
-
7.
东软集团
(600718)
RR
旗下东软医疗宣布,其研发的光子计数
CT
技术已成功获取了首幅人体图像,这预示着新一代医学影像技术的来临。公司表示这一技术的突破,不仅将极大地提升医疗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更有望为医学影像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
8.
龙利得
(300883)
RR
拟
7
亿—
11
亿元投建文化科技园项目。
-
9.
平治信息
(300571)
中标
4.68
亿元算力服务采购项目。
-
10.
新产业
(300832)
RR
190
项产品获得
IVDRCE
认证。
-
11.
金冠电气
(688517)
RR
中标
3358.59
万元国网浙江省电力项目,预计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
12.
松原股份
(300893
RR
)
拟设立马来西亚全资子公司并投资建设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