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达叔天演论
让我们一起慢慢变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龙视新闻在线  ·  高校聘请兼职教师,这些人可参与→ ·  2 天前  
龙视新闻在线  ·  高校聘请兼职教师,这些人可参与→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达叔天演论

舟山差点成为香港,宁波差点成为深圳,杭州差点成为广州

达叔天演论  · 公众号  ·  · 2025-02-15 20:51

正文

城市排行榜系列

大家好,我是达叔。

一个想 和大家一起慢慢变富的家伙。


1840年,鸦片战争,1841年1月26日,英国人拿到了香港。

香港自此繁荣100多年。

但其实,当年英国人还有另外的方案。

就是宁波旁边的舟山。

因为当时舟山的地理位置,甚至比香港更好。

香港北边是整个珠三角,南边是整个东南亚,是一个交通枢纽。

而舟山,则位于长江出海口,能够辐射整个中国,更适合做转口贸易。

英国很想把舟山拿下来,当作自己的地盘。

只不过因为舟山当时人很多,接近30万,清廷也更重视此地。

再加上有很多群岛,适合打游击,英国人前后三次,都无法拿下。

最后被迫选择南边的香港。

因为香港当时很荒凉,原住民只有几千人,远离权力中心,对清廷来说,也无足轻重,英国进入成本很低。

做一个思想实验,如果当年舟山真的被英国拿走。

现在估计宁波就是深圳,杭州就是广州。

但这个逻辑中有个最大的漏洞,就是珠三角和长三角的战略地位不同。

清朝时期,英国就想要谈判,在舟山放一个根据地。

但一直被清朝拒绝。

因为长三角,千年以来,都是帝国的粮食和税赋大省。

不可能让外国人在旁边放颗钉子。

甚至为了减少外国人对长三角的影响,把很多外国人赶到广州去,明清都是如此,甚至在广州搞了一口通商。

广州十三行就是这么出现的。

因为,在清廷眼中,广东距离北京太远,就算出问题也影响不大。

这就让珠三角,成为思想最先发生变化的区域。

后来出现许多猛人,直接影响国运。

就算舟山真的是香港,到建国后,也不会允许他长期存在。

因为长三角里面的上海,长期是中国第一大工业城市。

贡献了 30% 的财政收入。

香港能被允许成为缓冲带,最大的原因就是位置。

在东大的最南边,对全国影响不大。

目前很多人在网上喷香港,觉得香港没落了。

但只要两边存在制度差距,香港作为缓冲带的价值就会长期存在。

里面的资金出去,外面的资金进来, 绝大部分 都要走香港。

2023年,商务部公布的主要投资来源地,前15个经济体,香港的资金占了68.1%,是绝对的主力。

把握这么大一条资金通道,香港不可能衰落。

舟山没成为香港,宁波也没成为深圳。

两地的老百姓听后,估计会怅然若失。

因为宁波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表现并不好。

国际贸易消失之后,宁波变成一个内贸港口,运输量大不如前。

直到改开后,才重新成为港口大城。

当时宁波有两大优点:

1 ,宁波港

2 ,宁波帮

宁波的港口,条件和地理位置都很好。

如果按照吞吐量来计算,宁波舟山港,算是中国第一港口。

而宁波帮,说的是很多宁波出去的人。

很多变成企业家,以上海和香港最多。

改开后, D 老爷子说要发展沿海城市,选中几个地方。

其中提到宁波,说宁波要和大连比一比。

因为宁波有大量的华侨企业家,想邀请他们回来投资。

其中一位宁波帮,非常有名,对宁波的贡献很大。

船王包玉刚。

回宁波准备办三件事情:

1 ,办一所大学(宁波大学)

2 ,造一座煤炭码头(北仑港)

3 ,办一家钢铁厂

前两件事情都办成了,但宁波的钢铁厂,因为和上海的宝钢有冲突,没被批准。

靠着包玉刚等人的充值,宁波也拥有很大的统战价值。

于是在 1987 年,宁波被选为计划单列市。

财政直接上交中央,不用给省里。

在当时,这算是非常大的政策。

很多人都认为,有经济自主权之后,对未来的发展肯定更有利。

这条经验,放到其他四个计划单列市身上,可能会成立。

但唯独到了宁波身上,有点失灵。

2024 年, 5 大计划单列市, GDP 都不低。

大连, GDP 长期超过省会沈阳;

青岛, GDP 长期超过济南;

深圳, GDP 长期超过广州;

厦门,因为地方太小, GDP 不如省会福州。

但政治地位上,厦门是副省级城市,福州只是普通地级市。

操盘手的话语权很大。

而宁波,发展就有些坎坷。

2000 年前后,宁波靠着外贸收入,发展得很好。

GDP 和省会杭州差不多。

整个长三角里面,宁波只对上海是仰视,对其他城市全都是平视,甚至俯视。

对杭州的态度也是一样。

甚至当时很多杭州人,都在传省会要搬到宁波。

杭州当时和现在差距很大,定位还是个旅游 + 轻工业城市。

之后的大基建还没开始,杭州也不知道自己,未来会被捧上神坛,很多人觉得杭州破破烂烂的。

杭州真正崛起,要等到 2010 年之后。

那10年,杭州操盘手拥江发展,合并萧山 + 余杭。

又把大量的工业,从市中心迁出去,准备发展第三产业。

之后杭州的阿里巴巴出现,并在 2014 年上市后达到巅峰。

2015-2018 年,杭州趁着棚改,卖了大量土地,拆了一堆房子。

互联网那时候也如日中天,码农的收入非常高。

很多人够不着北上广深,就跑到杭州。

再加上,杭州本来就是千年古城,文化底蕴深厚,风景优美,房价有很大的涨幅预期。

让省内、上海、河南安徽等大量购买力,都来杭州买房。

直接导致房价翻倍。

杭州进入全国人民的视野,也就是最近10年,刚发生的事。

而宁波同期的发展非常尴尬,被杭州远远甩在后面,很难赶上。

有人把这叫做失落的10年。

有人把宁波的落后,总结出 4 点原因:

1 ,宁波没有好大学,人才储备不够

互联网浪潮来的时候,宁波没有积累,也不够重视,是最大的失误。

2 ,宁波操盘手不如杭州操盘手,把城市发展带偏

2005-2015 年之间,被杭州彻底甩开

3 ,包玉刚死得太早,导致宁波后面的统战价值大减

4 ,宁波省内地位不够

宁波医疗条件比不上杭州,西湖边有很多疗养院,里面住着哪些人,就知道省会的地位和资源,只会越来越高。

浙江前 20 年的强省会战略,客观上抑制了宁波的发展。

计划单列市的身份,前期用处很大,但这时候因为不给省里交钱,总被当成半个外人。

宁波那些年游离在杭州之外,想靠近上海,但也热脸贴个冷屁股。

夹在中间,非常难受。

直到最近这些年,杭州腾笼换鸟,并没有外人看的那么一帆风顺,才开始重提双城记。

宁波和杭州一块发展。

杭州先是 p2p 暴雷,留下一堆烂账。

后来互联网开始下行,杭州这才开始真正回头。

以前主动清退的工厂,现在又想请回来。

以前提退二进三,现在又开始提产业链,工业上楼。

这时候宁波的靠着港口和工业,依然站的很稳。

2024 年的 GDP 排行榜,宁波超过天津,成为第 11 名。

而且和第 10 名的南京,相差非常少。

甚至有人乐观的估计过几年,宁波有机会挤入前 10,但南京等城市,大概率不会让它轻易得逞。

为什么宁波GDP这么高?

因为工业和外贸。

工业方面,宁波比同水平的天津、青岛更强。

最近 10 年,工业占比没有大幅度下滑。

很多领域,宁波都有单项冠军企业。

数量是全国第一,甚至能超过深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