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点击上方蓝字
“珍稀奇文化”关注我们
农历十月十五,
是中国古老的“下元节”。单说下元,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有这个节日。但如果说起上元节、中元节,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闻。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与上元节、中元节合称“三元”。正月十五中国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中国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中国称下元节,祭祀祖先。
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
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而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下元节也就被认作是水官解厄的日子了。
《中华风俗志》有云:
“十月望为下元节,俗传水宫解厄之辰,亦有持斋诵经者。”在这一天,道观做道场,民间则祭祀亡灵,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
以北京为例,过下元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做“豆泥骨朵”。“豆泥”就是红小豆做的“豆沙馅儿”,是北京小吃“豆沙包子”。
下元日也是道教斋法中规定的修斋日期之一。
道教认为凡是要仰仗神力的事,如祈福、禳灾、拔苦、谢罪、求仙、延寿、超度亡人等等,皆要修斋。修斋,也叫打斋,是丧事人家请道士祭祷,以求消灾祈福的一种宗教仪式。一般有叮叮、锣仔等击乐器作诵经伴奏。除诵经外,主要有斩畜、破地狱和舞鬼史等法事。
随着日月的流逝,下元节在民间逐步演化为备丰盛菜肴,享祭祖先亡灵,祈求福禄祯祥的传统祭祀节日。全国各地在具体的祭祖求福中各自有不同的习俗。山东省邹县民间,在下元节这天,要专门建醛设宴,祭祀祖先。湖南省宁远县民间,在下元节前后,还要普遍进行迎神赛会。
在民间下元节这一日,还有工匠祭炉神的习俗,炉神就是太上老君,这大概源于道教用炉炼丹。下元这一天,村民们在家中做糍粑并赠送亲友,或蒸麻腐包子等,这也是以前农村孩子最高兴的日子,因为可以吃到很多祭祀之后称为“福余”果品食品。
对下元水官的拜祭,并不意味着一定要信仰道教的什么偶像,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下元水官当做一个文化符号意义上的宗教神,借以表达人们除困解厄的美好愿望即可。就像人们放鞭炮并不是为了驱赶“年”这一怪兽一样的道理。
下元节除困解厄的主题,特别适合开展探问病人、慰问困厄者等充满人性关怀的活动。
下元节有一个很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基于这样一个美好的愿望:对生命历程中持久的困境与苦厄的消除、化解。这种生命的体验,并不能只用“愚昧无知”“宗教盲从”来概括甚至打压。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本文部分图文整理自网络,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小编删除.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刊发布文章,敬请注明出处。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