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来自外滩新媒体旗下公众号「靠谱」
微信号:kaopumusicreview
有些不太熟悉交响乐的朋友问我指挥到底是做什么的。他们印象中指挥大约是这样的:
(挥舞棒子直到音乐停止,然后转过去鞠躬)
或者是这样的:
对于那些看惯了中小学合唱团前“节拍机指挥”的人,我要说“其实你听到的音乐都是指挥在演奏”他们能信吗……?
为了还指挥个清白,我们不妨来看一张在演出现场使用的总谱:
马勒第四交响曲第一乐章总谱
指挥家们对演出曲目的熟悉程度是常人不敢想象的。他们在够格带领乐团排练一个曲子前,往往要能够在钢琴上背奏出整个曲子,并且需要背奏任何一个声部以及几个声部的组合。
所以那些演出不带谱子的神级指挥家们,绝对不是在瞎指。
要不然演奏家们自己读谱子就好了,看他们作甚?——可见上图那个气球人其实是个不错的指挥!
确实,指挥家们背对着观众,挥舞着“魔法棒”并且做着令人匪夷所思的动作,这让对乐曲本身不是很熟悉的观众有点儿懵。
我们常能听到所谓“四拍子”“三拍子”的指挥图示,怎么那些指挥大师们的手势很难看出个图示来?
三拍子(左)和四拍子的基本指挥图示
到了大师境界之后,指挥语言或者说指挥风格已经无法被简单归类。
一个人就是一个风格。
语言在描述大师们的指挥风格上显得那么无力,我们还是看gif图吧。注意,这些图没有经过任何特效处理。
我们先来看看美国派代表伯恩斯坦:
卡拉扬指挥时不是闭着眼睛就是眯着眼睛,
他的掌心里都是气功音乐......
卡拉扬在中国火了之后人送外号“神算子”
卡拉扬的学生杨松斯
则把整个身体都搭进去了:
即将回家的柏林爱乐总监拉特尔
还加上了脸上功夫:
巴伦博伊姆想竞争下一任柏林爱乐总监,
从动作来看就还差一丢丢:
法派代表普莱特打得一手好太极:
匈牙利派索尔蒂满脸都是戏:
意大利派的穆蒂老师得到了
大哥成龙的真传:
成龙用了霸王之后这样甩
穆蒂不知用了什么洗发水,反正是这样甩
俄派代表姐夫(格吉耶夫)
尽显战斗民族本色:
杜大美人(杜达梅尔)
成为超级巨星是有原因的!
一代宗师马泽尔,这微笑让排练时老走调的
法国号同志长长舒了口气,
这个月的工资保住了!
同样是砸大锤,伯恩斯坦是这样的:
想要获得战斗力加成还得像马泽尔这样:
最后奉上“地下城与指挥”九宫格,
只有资深乐迷才能懂得其中的精妙……
之所以被称为大师,
机械化节拍器功能已经被“意境”所取代,
他们整个身体就是音乐的化身啊!
还有人问,指挥的动作各式各样,但乐队演得似乎没有明显差别,那要指挥干什么呢?
又有人问,同样的曲子,有的指挥动作花哨,有的动作很简单,但乐队演的都是同样的音,又有什么区别呢?
这里头有个话语权问题。
这年头,出来说话的都是明星,明星都是指挥、独奏,而不会是乐团的乐手。而没地方说话的乐团乐手才是对这些人最苛刻的。
就指挥而言,乐队演奏员通常在第一次排练的头 10 分钟就能判断一个指挥的水准,有些人甚至认为只需要 10 秒钟。
1992 年,年仅 34 岁的埃萨—佩卡·萨洛宁就任洛杉矶爱乐乐团音乐总监。在他之前,乐团已有辉煌的历史,担任音乐总监的是一批我们现在看来非常德高望重的老头子:范·拜农、梅塔、朱利尼和普列文。但萨洛宁却一下子就征服了见多不怪的乐手。
乐手的评价有些很朴素:“埃萨—佩卡真是个好指挥。你能抓住他的拍子。我们见过太多别的指挥了:打蛋的,飞饼的,搅汤的,还有那种挣扎着的死鱼。”
这样一位指挥当然愿意很直白地揭示指挥的秘密——他也不认为指挥有什么秘密。在下面这个关于指挥这件事的视频中,他分四个方面解释了舞台上所能看到的技术层面:
1. 指挥的要义
2. 如何打拍子
3. 指挥棒的作用
4. 乐团如何跟指挥的拍子
相信看了萨洛宁的这个视频解说,你会对指挥的艺术有大致的了解 ↓
这些只是一个指挥从接触乐团开始,从排练到演出的技术层面。而背后更多的——研读乐谱,学习文化知识,了解乐器性能,积累乐队经验等等,则是一辈子的事情了。
不过,哪怕只谈技术层面,“打蛋的,飞饼的,搅汤的,还有那种挣扎着的死鱼”恐怕也非一无是处。
以上内容来自「靠谱」
外滩新媒体旗下古典音乐与艺术公众号
微信号:kaopumusicreview
欢迎加入世界音乐公众号兴趣小组:iworldmusic
记得留言“世界音乐”,不然每天加的人太多啦,
我们希望在人群之中一眼看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