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个人信息与数据保护实务评论
推介中国个人信息/数据保护/隐私保护最新发展,包括法规速递、执法机关动态、行政执法、民事诉讼、中外执法交流、学术研究等。提供案例解析、理论介绍、律师实务操作指南,以及个人信息及数据保护评论和文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物道  ·  寻一抹绿,访一季春 ·  3 天前  
LADYMAX  ·  ​深度 | Gucci一段必走的弯路 ·  4 天前  
物道  ·  46年前爆火的哪吒再次翻红!燃爆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个人信息与数据保护实务评论

侵犯个人信息非法获利十余万,南京两名“私家侦探”被批捕

个人信息与数据保护实务评论  · 公众号  ·  · 2024-02-22 17:24

正文


跟踪、偷拍、GPS定位……南京两名“私家侦探”以“情感咨询”“婚姻调查”为名,雇人使用跟踪、偷拍等手段获取他人行踪轨迹并出售,非法获利十余万元。他们自以为只是行走在社会的“灰色地带”,不曾想其行为已触犯刑法。2024年2月22日,从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检察院获悉,该院近日以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对两名犯罪嫌疑人张华、吴生(均为化名)批准逮捕。
2023年11月中旬,南京市栖霞区某银行保安报警称,可能有人要抢劫运钞车,因为近一周每到上下班时,总有两名陌生男子在银行门口晃悠,既不办理业务,也不是正常路过,而这个时间点正是运钞车送钞、收钞时间。警方调查后,一个以“私家侦探”调查名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团伙浮出水面。
经查,2021年,张华成立了一家公司,为他人提供“情感咨询”“婚姻调查”等业务。吴生随后投钱加入,占股20%左右。最初,二人亲自上街发传单,后随着“业务”的扩大,又先后吸纳了小强等人作为员工加入。当有人联系业务时,张华、吴生负责谈业务、签协议,并收取相应服务费,再由小强等人跟踪、偷拍、装定位装置等,张华、吴生则在背后管理、监督、指导“业务”开展。
该团伙先后以这种方式非法获取他人行踪轨迹信息,并向他人出售,非法所得十余万元。直到2023年11月,受雇主委托,该团伙在蹲守一名银行工作人员过程中,被保安大叔误认为是“劫匪”,被警方一网打尽。
综合全案证据的基础上,根据涉案事实及相关法律规定,栖霞区检察院最终认定张华、吴生非法获取并出售被害人行踪轨迹等个人信息的行为已触犯刑法,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并对二人批准逮捕。此外,检察官还围绕全案事实以及资金流水情况等,向公安机关提出继续补充侦查意见十余条。目前,案件仍在进一步侦查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