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香港商报
香港商报创刊于1952年,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中文财经报章。关注港澳暨海峡两岸,聚焦环宇财经风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香港商报

留客过夜,香港有何新招?

香港商报  · 公众号  ·  · 2025-01-26 10:30

正文







制图:健宗


香港特区政府月初公布,2024年12月31日录得约15.6万人次入境旅客,当中内地旅客约12万人次,占总入境旅客77%。

港商记者在内地社交平台小红书关注到, 大量旅客虽来港跨年,却有部分不在港留宿。

多位经济学家接受港商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前游客在港能买到不同于内地的产品,而现在这种差距变得越来越小, 港府及业界应开发新的旅游卖点,比如专线游,满足旅客的订制化需求。

在港商君看来,内地客在港过不过夜其实不是重点,港人到深圳等大湾区城市游玩消费,也多为一日游不过夜,这正体现了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交通便利快捷的特点。 香港商旅界要多找内因,从商业和旅业形态和服务质量上下足功夫,如何去契合内地游客的需求,提供具性价比的产品,才能更好吸引内地客来港消费,旺丁又旺才。




香港旅发局1月15日公布, 2024年全年 初步访港旅客数字 接近4500万 ,按年升 31% 内地 继续是最大的访港旅客市场,共有 3400万人次 ,按年增加 27% ,亦占全年访港旅客量约 四分之三


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罗淑佩说,自深圳“一签多行”个人游签注恢复后,内地访港人数不断攀升,单计 去年12月 访港旅客有 426万人次 内地旅客 超过 310万人次 ,平均每日超过 10万人次 ,较11月平均每日人次高 17% ,周末平均每日更达 13.2万人次 ,较11月同时期平均高 17% ;非内地旅客数字亦创全面通关后的单月新高, 超过115万人次 ,按年升幅约 18% 。她说受旅游业带动,12月整体市面人流畅旺。

蛇年前夕,香港地标建筑半岛酒店新春布景年味十足,满天大红灯笼吸引不少市民和游客拍照留念。中通社


产品独特性不强

相比吸引旅客来港,更难的是如何留住旅客在港过夜消费。多位访港旅客亦直言, 香港酒店价格太高,超出可接受范围 ,是不愿意留港过夜的主要原因。甚至选择到麦当劳过夜或者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在网吧留宿。

香港不少论坛上对于“穷游”有批评之声,“酒店钱都悭”“住一晚有无咁难”之类,并指这种“穷游”使得香港希望吸引旅客留港过夜消费的想法落空。 金融管理学院客座教授杨玉川 表示,这种批评未免过于情绪化,其实就算内地旅客不选择过夜,亦可以积极参与本地各种消费活动。

金融管理学院客座教授杨玉川。

根本原因 分析,杨玉川说:“ 游客不在香港过夜和大量消费,归根结底是因为香港现在提供的产品独特性不强 。另外与内地比较, 普遍价格偏贵 ,所以这个根本原因不解决,希望旅客过夜或者消费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对此, 他提议政府可以推出具香港特色的东西,内地少见的 ;吸引远距离游客,不易当天往返,在内地不同省份宣传香港;做一些特色旅游,比如说医疗,香港医疗上有一定的优势,又或者高等教育也相对发达,依托这种优势开拓游学旅行等。

扩展更多类型旅游产品

旅行类型 分析, 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副教授庄太量 说:“恢复全面通关后,我看到 有些香港的活动还是很吸引内地游客来港的,比如放烟花、演唱会等聚集活动 ,我觉得可以搞多几日,吸引游客驻足。”

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副教授庄太量。

庄太量表示,可以 增加一些高档的消费吸引特定人群 ,如果想同内地斗平价很难,不管怎么样内地都有价格优势。一些日本菜,omakase动辄几千元,但还是有很多人排队。聘请海外名厨,这样的消费也会吸引特定人群。

他指,很多内地游客来港会参观香港的大学,这也是可以探讨的领域, 和各大高校合作做导赏团,专人介绍相关资讯 。又比如几所高校联合,包括公营私营,开展一周左右的接力参观团,针对想到香港升学的内地生,提供学习参观的研学团。

庄太量表示,最后就是 利用香港的自然资源,如长洲岛、南丫岛等 ,多开发这样的旅游线路,虽然港人经常看到海,但很多内陆地区的游客并非如此,去岛上吹吹海风、吃吃海鲜,甚至在岛上住宿一夜,感受风土人情。

农历新年即将到来,香港各区装饰一新,时代广场的迎春彩饰营造喜庆气氛。中通社


盛事+深度游拍住上

行业 上分析, 旅游业议会新任主席谭光舜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业界要化被动为主动,提供新旅游产品,并吸引年轻人入行。

旅游业议会新任主席谭光舜。


谭光舜指业界最艰难时期已过去,但旅游模式却已转变。他称,在内地个人游开放初期,旅客排山倒海南下,那时业界并不需要花心思,因为“卖什么都有人买”,但 现在旅客都倾向不过夜、偏好“打卡游” 。他认为业界要花心思化被动为主动,而 大型盛事、深度游 等都可留住旅客。

据统计,全港合共有约 1.6万导游和领队 ,比2018年少三成,当中又只有 五到六成人维持工作活跃度 。谭光舜承认现时业界人手青黄不接,同意 短期可以输入劳工 ,而旅议会亦有到院校讲解行业前景,提供实习机会,吸引青年入行。

两政团就全港18区
设立旅游热点提建议

去年,中央港澳办、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提出香港要落实“无处不旅游”理念,充分发掘旅游资源;由此,特区政府特成立“发展旅游热点工作组”,并由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任组长。1月24日, 民建联、工联会 不约而同举行记者会,提出于 全港18区设立旅游热点及深度游路线 ,体现“香港无处不旅游”。

民建联向政府提交全港18区旅游建议。记者 林骏强摄


民建联倡推“熊猫经济”


当天,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郑泳舜、陈勇等举行记者会,介绍民建联对香港18区旅游热点及深度游提出的8项建议:

——放宽土地用途限制,精简审批程序。 建议政府允许商户于店外或户外空间摆放小摊档、餐饮及休闲座椅,以及积极接纳商业活动申请,如举办市集活动,统一申请标准,简化申请流程及审批程序,尽快落实放宽私人发展项目公众休憩空间,可用作商业活动面积的限制。

——打造18区熊猫主题活动。 6只大熊猫已成香港的新主题、新热点,建议18区都开设熊猫主题活动,无论是打卡装置还是社区装饰等,除与市民同庆外也让旅客感受香港对大熊猫的热爱,提升亲切感及地区游的意义。

记者 林骏强摄


——与内地地质公园开展合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