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工作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
做事效率高,风风火火,有激情,有干劲,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这种人适合打攻坚战,解决问题效率高,经常能拿到不错的结果。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阳光的背面是阴影,长处的背后是短板,这种性格,在面对持久战时,在面对挫败时,容易情绪不稳定,暴躁、焦虑、易怒,时间一长,就会想放弃,不了了之。
很抱歉,我就是这种类型,在办公室扔东西、骂员工、跟合伙人争吵......
能改变一个人的从来不是知识,而是经历和苦难。
随着经历越来越多,吃过一些亏,才想明白,之前的自己有多傻逼。
我在公众号写过几篇关于如何静下来的文章,出发点还是自身经历的感悟。
最近我有些新的感悟,跟大家分享。
想要持续获得事业上的成功,生活上的幸福,就需要保持内核稳定。
之前我认为,情绪稳定跟内核稳定是一个意思。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胜,不妄喜;败,不惶馁;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后来,我慢慢体会到,内核稳定高于情绪稳定。
情绪稳定可能是不乱发脾气,不轻易悲伤,而内核稳定是对长远目标的坚定。
内核稳定,没有太多的情绪波澜,遇事不顺利时,很少陷入精神内耗,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如何解决问题上面。
在日常生活中,内核稳定,做人做事稳定在一定的水平,通过复盘优化,持续精进提升。
简单来说,
靠谱,让人放心,值得信任。
不管风雨,他都在想办法完成任务,达成目标。
这样的员工,你会不会喜欢?这样的合作伙伴,你会不会喜欢?
那如何保持内核稳定呢?我分享三点实践经验。
1.允许一切的发生
我们大多数负面情绪都来自于,不允许,不接受。
跟同事的争吵,跟客户撕逼,跟家人发火,大多因为他们想的说的做的,跟我们的预期差距过大,我们情绪上不允许,内心里不接受。
对所有的事情都有一个预设和预期,这是人的生存本能,通过预测来提升效率,降低危险,提高生存概率。
我们总希望世界按照我们的想法运行,可显然这是不合理,也不现实的,只是我们平时不自知。
当允许这一切发生的时候,跟这个世界的相处方式可能就不一样了。
所谓相由心生,不是长相反应这个人的好坏,而是我们看到的世界,是内心的投射。
同样一件事,换不同的角度,你的观点和心态会截然不同。
我们不允许发生,关注点在“为什么”“凭什么”;我们允许发生,关注点在“怎么办”“如何”。
争吵没有意义,焦虑也没有意义,只有解决问题才有意义。
2.坚定目标,日拱一卒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经常换公司,换项目甚至换伴侣?
树挪死,人挪活,换,有时候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但有时候也是一种逃避问题的借口。
人生走到一定阶段,用心打好手上的牌,比总想着洗牌,要靠谱得多。
我们经常高估一年取得的成绩,却低估十年能拿到的结果,换一个赛道,你未必能做好。
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长远的目标,不要经常改来改去,定好了,就不要变了。
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你不可能哪个方向都擅长,选择一个有发展,自己感兴趣的赛道,
日拱一卒,保持精进,让自己的输出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并且想办法保持精进,一点点靠近目标。
这里的输出,不一定是创作,而是做人做事的水平。
3.保持健康,坚持冥想。
前几天说,没什么比健康重要,健康是内核稳定的前提。
大量的冲动易怒,是来自生理上的病变,人为很难改变。
疾病属于人生系统性风险,你偶尔去医院看看,面对疾病,人很难再有足够的斗志,用心做好其他事情。
健康,无非饮食、睡眠、运动、情绪,这几个维度,从日常生活习惯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