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章主要介绍了海通证券对宏观经济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政府性基金收支、新增专项债、财政节奏等方面的分析和展望。同时,也提醒了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
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上年增长1.3%,其中12月份当月增速明显回升。多项税收收入增速回升,非税收入高位运行。
2025年新增专项债有望早发早用,主要用于房地产相关的领域和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
预计财政将加大力度,扩大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预算内赤字,以支持扩大内需。主线可能包括'两新'政策向数码产品拓展,'两重'政策关注城市更新等。
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是重要风险点,需要关注。
重要提示: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海通宏观 | 梁中华团队
本报告作者:
梁中华
S0850520120001
侯 欢
S0850522080004
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增速回升。
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上年增长1.3%,其中12月份当月增速24.3%,相比11月增速的11%明显回升。9月下旬以来,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推出,宏观经济回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逐月回升。从分项看,2024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收入虽然不及2023年,但是三项收入在12月当月的增速均边际回升。同时,或因收入改善,消费税收入增速也边际改善。出口退税收入增速大幅下滑,主要与基数有关。此外,非税收入仍然高位运行。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回升。
2024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上年增长3.6%。其中,12月当月增速9.5%,高于11月的增速3.8%。支出增速回升,反映了财政发力,对经济保持应有的支持。从支出分项看,一方面,财政对民生领域支持力度较高。2024年社保就业、教育两项支出合计约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29.6%。另一方面,基建领域的财政支出仍保持不错增速。值得一提的是,12月当月,科技支出增速边际回升转正。
政府性基金收支增速回升。
2024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比上年下降12.2%,完成全年预算的79.4%,与2023年同期相比差距较为明显。不过12月当月增速回升。究其原因,10月以来,增量宏观政策陆续落地,商品房销售有所好转。12月当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增速回升转正。2024年,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比上年增长0.2%,完成全年预算的86%,略高于过去两年同期水平。在收入端改善后,12月当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同比增速同步回升。
2025年新增专项债或早发早用,方向延伸。
2024年11-12月,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较小。不过,2025年1月份专项债规模明显高增。我们认为,今年新增专项债有望早发早用,两个拓展方向值得关注。一是,房地产相关的“两个领域”:土地储备和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二是,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
2025年财政资金或明显增加,财政节奏有望前置,但也会留足政策空间,梯次推出政策“后手”。
从财政方向看,2025年除了化债、银行注资等防风险工作,扩内需或是首要任务。其主线或在于:“两新”政策向数码产品拓展,“两重”政策关注城市更新,专项债使用向新兴产业等延伸。
风险提示
:
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回升。
2024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9702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 12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当月同比增速24.3%,相比11月增速11%明显回升。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前9个月,受需求不足、PPI负增长、政策性减收等因素综合影响,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2.2%。9月下旬以来,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推出,宏观经济回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也逐月回升。
多项税收收入增速回升。
2024年,全国税收收入174972亿元,比上年下降3.4%。从当月看,12月税收收入当月同比增速2.7%,相比11月同比增速5.3%有所回落。从分项看,2024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收入虽然不及2023年,但是在近期“两新”等政策的持续发力下,三项收入在12月当月的增速均边际回升。此外,或因收入改善,消费税收入增速也明显回升。出口退税收入大幅下滑,主要与基数有关。
非税收入高位运行。
2024年,非税收入44730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其中,12月的当月增速93.6%,相比11月的40.4%进一步升至高位。非税收入高速增长主要原因是地方通过处置闲置资产等方式,加大资源、资产盘活力度,带动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增长。
狭义支出:增速回升,科技领先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回升。
2024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4612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其中,12月当月增速9.5%,相比11月增速3.8%明显回升。在收入端边际改善后,支出端的约束有所缓解。支出增速的回升,反映了财政发力,对经济保持应有的支持。
从支出分项看,一方面,财政对民生领域支持力度较高。12月,社保就业支出增速虽然边际回落,但是全年规模达到4.21万亿元,在支出分项中位居首位。2024年,财政通过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三支一扶”计划、加大对重点群体职业技能培训等推动就业稳定。12月,教育支出增速回升,全年规模也达到4.2万亿。从全年看,这两项支出合计约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29.6%。另一方面,基建领域的财政支出仍保持不错增速。12月,农林水支出增速虽然边际回落,但是仍保持较高增速,全年支出规模在分项中位居前列。此外,12月城乡社区增速回升,交通运输支出增速回落。值得一提的是,12月当月,科技支出增速边际上回升转正。
政府性基金:收支增速回升
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回升。
2024年,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62090亿元,比上年下降12.2%,完成全年预算的79.4%,略高于2022年同期水平,不过与2023年同期相比差距较为明显。其中,12月当月增速4.9%,相比11月的-14.9%明显回升。究其原因,10月以来,增量宏观政策陆续落地,商品房销售有所好转,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12月当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增速回升转正。
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速回升。
2024年,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01478亿元,比上年增长0.2%,完成全年预算的86%,略高于过去两年同期水平。从当月看,12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同比增速12.6%,相比11月的6.3%有所回升,主因或与收入端的改善有关。
新增专项债或早发早用,方向延伸。
2024年11-12月,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较小。不过,2025年1月份专项债规模不仅边际高增,也明显大于去年同期。我们认为,今年新增专项债有望早发早用,两个拓展方向值得关注。一是,房地产相关的“两个领域”:土地储备和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二是,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此外,根据近期国办印发《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专项债规模上限将由25%提高至30%,或将撬动更多有效投资。
展望2025年,财政或扩大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预算内赤字,合计新增2万亿元左右资金。
考虑到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提前下达,1月新增专项债规模放量,我们认为
财政节奏有望前置,但也会留足政策空间,梯次推出政策“后手”。
也就是说,即使目前的财政政策已经边际加码,但如果2025年下半年稳增长仍有压力,不排除进一步临时提升财政力度的可能,比如通过增发国债来稳增长。
从财政方向看,2025年除了化债、银行注资等防风险工作,扩内需或是首要任务。
其主线或在于:
“两新”政策向数码产品拓展,“两重”政策关注城市更新,专项债使用向新兴产业等延伸。
需要关注的是,尽管2024年的“两新”补贴或在一定程度透支未来的相关消费,但是今年“国补”加力、扩围或对此有所对冲。此外,财政将"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效果值得期待。
风险提示:
政策推进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