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全省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以“提质增效创一流”活动为抓手,做深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这些成绩,是全省法院干警辛勤付出、攻坚克难、实干担当的成果。
凡人微光,星火成炬。“云南高院”微信公众号特别推出“凡人小事”栏目,旨在深入开展学习“时代楷模”鲍卫忠等英模典型活动的同时,推介一批扎根一线、为民司法,在法院各个岗位上履职尽责、不懈奋斗的平凡英雄,激励全省法院干警践行初心使命、踔厉奋发前行,为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之路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近日,收割了近3亩油菜籽后,曲靖市罗平县老厂乡的胡奶奶拨通了罗平县人民法院马街人民法庭庭长张燕的电话,特地向她道谢。
胡奶奶是罗平县老厂乡吉白村的村民。去年冬天,胡奶奶来到红公鸡山,发现之前属于自家的地块被人种上了小麦。她一气之下毁坏了地中的小麦苗,撒下了油菜种子。她没有想到,这一做法惹来了一场官司,将面临道歉赔钱的严重后果。
发现自家承包地中近3亩长势良好的麦苗被毁,与胡奶奶同住一个村的老刘暴跳如雷。经过打听,得知毁坏自家农作物的是年逾七旬又经历丧子的胡奶奶,老刘的气虽消了,但他不甘心,于是找到村干部。由于分歧较大,双方最终没有达成调解协议。
今年3月1日,张燕接到村委会干部的电话,称辖区村民老刘的承包地被同村村民抢占,造成财产损失,纠纷经调解无果,有激化可能,希望法庭能够出面化解。
“法官,请帮我家要一下承包地,我实在没有办法了,这一耽搁又是一季!”张燕刚放下电话准备进一步核实纠纷,就看到了前来寻求帮助的老刘。
据老刘介绍,该片承包地之前确实属于胡奶奶家管理。但早在2008年9月,胡奶奶的儿子就以2000元的价格将这块近3亩的土地流转给老刘。2019年3月,当地政府部门在对承包土地进行排查时,正式确认这块地由老刘家管理使用。但多年没有从事农业生产的胡奶奶,以为是自家土地上被人种植了小麦,随后将其全部破坏并种上了油菜。老刘家考虑到胡奶奶年事已高,担心引发冲突,就找到村委会想解决问题。
3月5日中午,张燕来到几十公里外的争议地,结果发现胡奶奶种植的油菜长势良好且已开花,一个月内就会结籽收获。如果简单判决返还土地,老人快到手的收入没了,更容易激化矛盾。为实质性解决纠纷,张燕联系老厂乡司法所和吉白村村民调解委员会,共同参与解纷。
胡奶奶坚持认为土地是已故儿子租给老刘的,而且土地的权属确权在她的名下,应该由她来处置,当年的租约不能算数。
知道了问题的症结,张燕让村委会调解员联系证人,证人说明了当年见证老刘与胡奶奶之子就涉案土地进行转让的情况。此外,相关工作人员还对老刘提交的土地经营权证进行了现场确认。
“那就等被告收完这一季的菜籽,我再管理使用土地。”通过法官、调解员、乡贤等的耐心调解,最终老刘对胡奶奶的行为表示理解,愿意放弃青苗损失赔偿。这时,胡奶奶如释重负,真诚地说了声:“谢谢!”
油菜籽收获后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提质增效创一流】执法治之笔绘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看红河法院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