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暗杀局》,作者曲飞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1904年2月6日日俄断交,2月8日晚至9日凌晨,日本海军先声夺人,在仁川和旅顺重创俄舰,日俄战争爆发。
日本又祭出甲午之故技,舆论先行,对世界宣布此战是为了“巩固韩国独立,维护东洋和平”。此说让安重根和许多同胞一样信以为真,热切盼望日本获胜。
1905年9月5日,日俄在美国朴次茅斯缔结和约。分赃完毕,日本立刻转向韩国,要求在韩设置“朝鲜统监”一职,由日本人出任,管理韩国的外交事项。这些条款相当于置韩国于殖民地地位,伊藤博文亲自出马,于11月15日进谒李熙,长谈一整日,极尽威逼利诱,李熙一度放话“宁可殉社稷”,但面对着数万包围王宫的日军,终于就范。11月17日条约缔结,称《乙巳条约》,又称《第二次日韩协约》,至此韩国外交权沦丧,国已不国。
韩国人这才如梦初醒,而青年安重根的痛苦尤甚于同胞,他不仅是悲愤于国家被侮,更怀有一种被信赖之人欺骗的痛心。安家从泰勋以下,都对日本十分信服,日本战胜俄国后,更满心期待他们将像宣称的那样助韩国实现独立,不料伊藤博文和日本政府背信弃义,大喜转为大悲,这种幻灭感,对于安重根这等生性耿介之人,尤其难以承受。
1907年6月,荷兰海牙,“第二届国际和平会议”召开,被架空到忍无可忍的李熙秘密派使团携他本人亲笔信赴海牙,试图在列国面前揭露日本在韩行径。正在大矶休假的伊藤博文火速赶回韩国问罪,伙同亲日的韩国政府首脑李完用,以李熙名义发声明称海牙的使团是假冒,这一来列强更无人问津。
“海牙密使事件”让日本自感在世界面前丢了脸,恼羞成怒下逼令李熙退位,禅让长子李坧。7月24日,李熙退位后第五天,伊藤与李完用签署《第三次日韩协约》(又称《丁未七条约》)。根据条约,原本司掌外交的统监府进一步兼并了韩国内政之权,立法、司法、官吏任免,都需经过统监府,各部门也须聘任统监推荐的日本人担任“副部长”,而实权都由这些“副职”掌握。然后,伊藤博文又下令解散韩国军队、由日本人接管韩国法院、检察院甚至监狱系统。
至此,继《乙巳条约》失去外交权后,韩国内政也尽操于人手,国家有名无实,距亡国已只一步之遥。
1906年,身在俄国的安重根组织了几十名旅俄韩侨潜入半岛东北咸镜道,展开游击。安重根任“参谋中将”,他所在的部队与日军几次交手,战绩惨淡。1908年秋天,安重根所在部队被日军打散,幸存诸人各自逃亡,安重根与两名战友在中朝边境深山中跋涉半个多月,九死一生回到俄境。同道集会,断指为盟,众人以安重根为盟主,歃血盟誓:三年之内,不除伊藤博文,全体自杀以谢国人。
10月的某一天,安重根对克拉斯基诺的亲友们说,“我要去海参崴”,问君归期,则答道,“再也不回来了”。随后,安重根乘上渡轮,抵岸后不久听到一个消息,让他全身热血如沸——伊藤博文就要来哈尔滨了。
10月19日,伊藤博文抵达大连的次日,另一艘渡船在海参崴靠岸,同样载来一位异乡客——安重根。
这消息对安重根来说不啻为福音书,又像是动员令。对伊藤,他早思之切齿,一直想亲赴日本行刺。熬过一个兴奋难眠之夜,安重根开始着手行动。
次日清晨,安重根到了车站,此时俄国士兵渐多,荷枪实弹,显是负责安保,但看到他们,安重根反而定下心来,这说明伊藤博文确实快到了。没过多久,越来越多的日本侨民出现在火车站,穿着盛装,手持太阳旗,一看便知是来欢迎伊藤的。安重根赶忙出了茶棚,随着人流一同走向车站。他穿着得体,神情自若,不待俄国兵觉出异状,已顺利混进车站。
9点钟,汽笛长鸣,火车进站,月台上的俄国仪仗队管乐齐鸣,迎候的日本侨民团翘首而望,继而欢呼,这都等于告诉安重根,目标已出现。火车停稳,科科夫切夫亲自登车迎接,大约二十分钟后,与一个矮小老人携手走下月台,但见其人黄面白须,身着黑色长大衣,头戴小圆礼帽,身材瘦小却精悍有威,虽然谦恭多礼,不停向接站的俄中官员脱帽致意,但举手投足间派头十足,显然是位大人物。
虽没见过照片,但直觉已让安重根认定,这就是他的家国大仇——伊藤博文。
正愤恨间,白须老头儿进入射程。安重根当即拔枪跃出人群,连扣扳机,三颗子弹射向目标。他少时就是神枪手,此刻用的虽不是最趁手的猎枪,但依旧弹不虚发。小老头儿中弹扑倒,安重根忽一转念,万一目标不是伊藤,岂非徒劳无功?随即又向两旁日本官员中另外四人各开一枪,四中其三,人群惊呼中,中弹者倒卧一片。
安重根用的是弹头刻花的土制“达姆弹”,这种子弹由于弹头铅心露出,射中人体后的纵向穿透力会减弱,但随着铅心破裂,子弹会在人体内爆炸,杀伤力极大,是以1899年的首届海牙国际和平会议将之列为禁用,但此时为求必杀,安重根已无暇他顾,他相信中弹之人,势难生还。
几名俄国兵冲上前来,安重根已打光了子弹,无意再做徒劳的抗拒,投枪就缚。
伊藤博文三处枪伤俱在要害,回天无术,弥留之际,他问刺杀者为谁,当听说是一个朝鲜人时,低声骂了一句“混蛋”,似觉身死竖子之手,有所不甘。这是伊藤博文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其后便陷入昏迷,四五分钟后呼吸停止,生命终结。
安重根被俄方逮捕后,很快移交日本。第一次审讯中他报上“安应七”之名,不提在韩国的家人;被问及职业时,不知是不是暗带嘲笑,答道:“猎人。”
但日本的刑侦网络早已遍布朝鲜,安重根真实身份很快被查出。日本人使出瓜蔓抄手法,与之相关人等都被调查审讯,仅在安重根少年时与他有数面之缘的金九也被盘查,而当他得知“安应七”就是当年的神枪少年安重根,赞叹再三。
事已至此,安重根不再隐瞒身份,并且对日方审讯人员直陈主张,声称“以义兵参谋中将身份处决伊藤博文”,在被审时,提出了伊藤所犯十五款罪状。
1910年3月26日,刺杀伊藤博文整整五个月后,安重根在旅顺监狱被处以绞刑。他换上朝鲜民族服饰,一袭白袍,从容就戮,享年31岁。
摘自: 曲飞 《暗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