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快崩溃了!”,相信这句话在你日常生活当中出现的频次不会少,“崩溃”似乎是快要成为现代人的固定标签了。
年轻人可能因为职场生活倍感压力;而年长的人往往会因为更加复杂的人际关系或是家庭生活头痛。
其实生活中压力随处可见,人生在世不可能时时事事都轻松无压力,但如果长期的处在压力之下,很可能就会导致人“崩溃”,而这种崩溃也是神经衰弱的表现之一。
神经衰弱是由于大脑神经活动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导致大脑兴奋与抑制功能失调而产生的一组以精神易兴奋、脑力易疲劳、情绪不稳定等症状为特点的神经功能性障碍,主要表现为容易烦恼和容易被激惹等。
巴甫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属于弱型和中间型的人,易患神经衰弱。这类个体往往表现为,孤僻、胆怯、敏感、多疑、急躁或遇事容易紧张。
神经系统功能过度紧张、长期心理冲突和精神创伤引起负性情感体验、生活无规律、过分疲劳得不到充分休息等都可以成为本病的起因。
感染、中毒、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颅脑创伤和躯体疾病等也可成为神经衰弱发生的诱因。
长期的心理冲突和精神创伤引起的负性情感体验是本病另一种较多见的原因。如家庭纠纷,婚姻、恋爱问题处理不当,以及人际关系紧张,大都在患者思想上引起矛盾和内心冲突,成为长期痛苦的根源。又如亲人突然死亡,家庭重大不幸,生活受到挫折等,也会引起悲伤、痛苦等负性情感体验,导致神经衰弱的产生。
神经衰弱带给人们正常生活的影响不可小觑,因此我们需要在神经衰弱状态将我们推向可怕的“深渊”之前,通过控制日常生活当中的一些心态和行为来抑制它的发生。
由于脑神经衰弱是长期消耗和磨损的结果,因此无论是心理恢复还是药物治疗,也许都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没办法在短时间内达到治愈的目的。所以不管神经衰弱要怎么治,我们都应该确立长期治疗和恢复的指导思想,切勿操之过急。
神经衰弱存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基础,因为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和行为节奏、能力和容忍范围,一般情况下,大家在自己的节奏、能力和容忍范围内能够适应性良好,一旦超出自己固有的容忍范围 ,就会感到压力。因此,只有了解自身特点,才能知道脑神经衰弱怎么治,才能更好更快地治愈脑神经衰弱。
尽管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和行为节奏、能力和容忍范围,但是人们始终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逃避和寄希望于环境改变是不现实的。改变环境不如适应环境。因此,在充分了解自身特点的基础上,面对自己不能控制的环境,适当改变自己不良的行为模式,将有助于适应环境,缓解神经衰弱症状。
在治疗脑神经衰弱的同时,要对各种生理和心理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治疗应与预防并举,立足长远,改变发病基础,从根本上治愈神经衰弱。
疲惫、压力越来越大
烦躁易怒、头痛
四肢无力、神经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