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每日豆瓣
豆瓣官方订阅号『我们的精神角落』在这里,我们为你收集最新鲜的热点内容,推荐豆瓣中的精彩生活,帮你发现你可能感兴趣的未知事物。在这里,我们一起发现生活,构筑精神角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每日豆瓣  ·  现在的高中生好会啊 ·  2 天前  
每日豆瓣  ·  突然一点儿也不羡慕别人的生活了 ·  昨天  
五月三姜  ·  回国倒计时:倒数第二个周末 ·  3 天前  
五月三姜  ·  回国倒计时:倒数第二个周末 ·  3 天前  
每日豆瓣  ·  噗噗困难户进!!终于实现拉屎自由了~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每日豆瓣

北岛:诺贝尔文学奖有那么重要吗?

每日豆瓣  · 公众号  · 生活  · 2017-04-01 12:07

正文


昨晚8点,北岛豆瓣访谈准时开始,以下为豆小瓣为大家整理的“北岛老师答豆友问”。前方高能,或严肃或可爱的北岛一不小心就会把你圈粉!(另,文末有北岛老师年轻帅照福利☺️)



北岛老师答豆友问


豆友 范慧 问:

北岛老师您好,这个问题是代我六年级的儿子提的,他想问一下《呼救信号》最终表达的是什么?孩子很喜欢您的诗,长大以后的理想就是做一名诗人。


北岛:

就像沉船一样,面临着孤独的恐惧感,试图和他者沟通,呼救信号就是SOS。 



豆友 Thinker 问:

北岛老师您好!在很多人看来,诗人似乎有自杀情结。比如海子、保罗•策兰等等,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北岛:

每个诗人,各有各的故事;在时代的舞台上,各有各的角色,无法分类。生命是不可能重复的。 



豆友 November Steps 问:

你好,你的访问方式有些像机器人~


北岛:

我像机器人吗? 



豆友 王逅逅 问:

北岛老师您好!我曾是一位学习英语文学的学生,对中国的当代诗歌也十分感兴趣。我的问题是:作为一个诗人,您对于文学评论家联系您的背景分析作品有什么看法?作为作者本身,您个人偏向如何被解读?是罗兰·巴特的“作者已死”理论,还是将文字置于其创作环境与时代中分析?谢谢!


北岛:

你可以看《时间的玫瑰》,我在书中提到了这个问题。 



豆友 小知 问:

北岛老师您好,请问您是如何看待余事做诗人和做专职诗人的?还有对诗学的理论研究过于深入会不会对诗歌的创作产生负面影响?


北岛:

诗人就是诗人,没有专职和业余之分。



豆友 弦上的梦 问:

北岛老师喜欢听什么音乐?


北岛:

我喜欢古典音乐和爵士乐。过了中年,我喜欢室内乐,特别是独奏,比如钢琴、大提琴和小号。酷爱的是巴赫和舒伯特。 



豆友 大咕咕咕鸡 问:

你好,你看过当代诗人张大锤的诗吗,感觉非常厉害


北岛:

我没有听说过。 



豆友 假设又在胡闹 问:

北岛老师,我想问一个不该问的,很多作家都是大烟鬼,神经的麻醉真的能激发灵感的爆发么?


北岛:

我二十多年前就戒烟了。 



豆友 youngton 问:

北岛老师为什么不喜欢笑呢?你知不知道你笑起来好美


北岛:

其实我在偷笑。



豆友 海崖风 问:

赵老师,您的诗读起来很理性,有思辨色彩,您本人是否深受各种哲学影响?


北岛:

诗歌的根与哲学的根,看起来很接近,但表述方式不同。在我的想象中,诗歌就像闪电击中那棵树,电流沿树干通到地下的树根,上面是闪电,下面是树根,形成某种镜像关系。这是命运的瞬间。 



豆友 沙漠的月亮 问:

北岛老师您好,请问您怎么看待诗歌里常常写到的流浪,这是一种心灵和境界上的流浪吗?您又怎么看待现实中的流浪呢?


北岛:

七十年代我一直在流浪,现在也还在流浪,是心灵的流浪。 



豆友 白丁 问:

您好,北岛老师,想知道当初是什么事使您坚持着这份对诗歌的热忱?


北岛:

这是一种神秘的冲动。 



豆友 冰糖葫芦 问:

请问您爱看电影吗?喜欢用豆瓣吗?


北岛:

我最近看的电影是《血战钢锯岭》,豆瓣评分是8.8,我和几个朋友看完后都感到十分震撼。我很喜欢这个电影。 



豆友 荷西 问:

您好,北岛先生。博尔赫斯说,“我感受诗歌但并不理解他”。请问该如何看待博尔赫斯所说的“感受”和“理解”?另外想请您谈谈对日本诗歌,诸如谷川俊太郎这样的诗人的看法。谢谢了。


北岛:

谷川俊太郎是当代最优秀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形式看起来比较简单,但背后的核心是多重而神秘的,来自东方文化中深处的渊源 。一首好诗,往往需要反复阅读,反复琢磨,甚至不能完全理解或阐释。 



豆友 明镜 问:

北岛先生,诗歌向来是高冷而锋利的,现在的社会一切以娱乐化为主,看起来是达到了先贤们期盼的大同世界,我们是否还有必要时刻与大众拉开距离,还是说收起冷峻的眼光,在娱乐时代娱乐一生?


北岛:

尤其在商业化和娱乐化的时代,我们必须拉开距离,在先锋文学的立场上,敢于向大众文化挑战。这是最后的底线。 



豆友 肩头慢先生 问:

正在英国修读creative writing主攻诗歌创作,个人感觉欧美国家的"写作产业"非常成熟完善,但国内似乎才刚起头(只有几家大学开设创意写作专业,而且听说还不是侧重在纯文学创作)。所以请问老师您觉得未来国内的"写作产业"能发展起来吗?


北岛:

创作课在美国始于五十年代末,从七十年代起,开始进入美国大学英语系的主流,并扩展到欧洲和中国,也包括香港。我也混了进去,为了养家糊口。我头一次听说“写作产业”,让人哭笑不得。我在美国和香港,头一堂课我必须说清楚, 我教不了写诗,也打造不成诗人。唯一的是阅读与欣赏,提高教养,如此而已。



豆友 凡也 问:

自己写的五味陈杂,旁人却不解其中味的诗,算好诗么?您是怎么定位一首好诗的?


北岛:

我相信每个诗人都有诗歌的标准,然而,标准来自不同的层面、不同的坐标和不同的体验。 



豆友 唔 问:

北岛老师,谈到诗歌,现在的大学校园氛围已经非常功利浮躁——一方面是诗歌在教育中不够被重视,一方面大学生思考得也越来越少,请问您怎么看诗歌与“青年”?


北岛:

这是一个浮躁喧嚣的时代,它成了教育环境的缩影。每个人需要自己的小环境,包括内心,包括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敢于逆向而行。你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豆友 墨莲氏 问:

作为一名诗人,您生活中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爱好和兴趣?有什么可以分享给我们的诗意生活?


北岛:

我是个无聊的人,木纳而单调,每天在追逐时钟的刻度。如果我虚度光阴,往往会自责。回到田野,让我感到充实并有信心。 



豆友 圈拳拳 问:

北岛老师好,想请您解决一个困扰我很久的问题。朋友里有人写诗,把零碎的片段有机组合,用抽象的概念定义物象,玄妙却不好懂;也有人把很简单的文字分行也回味无穷。孰优孰劣?究竟怎样才算一首好诗?


北岛:

首先,你需要从语言转化成意象,才有可感性、可视性,这样会传达给他人。这是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然后,从一个意象到第二个意象,通过意象的跳跃(而不是回车键),不断拓展空间与时间。 



豆友 你好嗎小滿 问:

北岛老师:我大概14岁时就有随时用纸笔记录下自己对人事物感知的习惯,随着年纪、角色、经历及心态的变化,文字记录也变得越来越简短节制。不知那算不算是诗。诗是否有固定的写作规定呢?如果有,您觉得我们是该遵守,还是打破?


北岛:

你的写作习惯很好。最好随身带个小本子,写下感受与体验,成为累积的素材。尤其是诗歌,留下瞬间的所谓灵感,说不定将来会用的上。马雅可夫斯基在火车上,和陌生女人聊天,他突然想到“穿裤子的云”这句话,生怕被她“窃听”,后来成为长诗的题目《穿裤子的云》。 



豆友 Hallstatt 问:

我想成为一名作家,除了多阅读,每天保持写作以外,还能做些什么?


北岛:

作为作家,你要穿过一生——穿过坎坷不平的小路,穿过苦难的关口,穿过语言的深渊,还得要越过自己。那可不是玩的,你要准备好。 



豆友 ZOE 问:

如果不做诗人/老师,您会选择什么样的职业从事一生?


北岛:

如果没有任何压力,我愿意做一个天生的旅行者。



豆友 Capote的烦恼 问:

鲍勃迪伦得了诺奖以后,很大程度上激励了很多音乐创作者。国内许多歌曲的歌词也非常“中国风”,颇有诗词韵味。您怎样看待这些有诗词韵味的流行歌曲?


北岛:

诺贝尔文学奖有那么重要吗?一百多年来,它错过那么多伟大的作家和诗人,在我看来,有不少二三流的获奖者,可谓毁誉参半。 



豆友 窜天猴 问:

最近看了一部电影《Paterson》,主角是一个巴士司机,同时也是一位诗人。请问北岛先生如何看待这种日常生活中的“诗心”?对热爱诗歌,尝试写诗的普通人有什么建议吗?


北岛:

谁都可以写,但最好锁在抽屉里,别到处嚷嚷:我写诗了。放一段时间看看,自己都脸红,你要面对自己,斟酌文字,需要一遍遍修改,一步一步,才会有明显的长进。 



豆友 Bryce 问:

老师,我有听您策划的诗歌课,觉得很喜欢,想知道您策划这个课程的初衷是什么呢?


北岛:

这和我在美国和香港的教书经验有关。从1999年起,在美国的几所大学英文系教诗歌创作课,我编选的是英文(附原文)的主要教材《二十世纪的国际诗歌》,2004—2005年,我在《收获》写诗歌专栏,一年半的时间连载,后结集成书为《时间的玫瑰》。 这和我在美国和香港的教书经验有关。从1999年起,在美国的几所大学英文系教诗歌创作课,我编选的是英文(附原文)的主要教材《二十世纪的国际诗歌》,2004—2005年,我在《收获》写诗歌专栏,一年半的时间连载,后结集成书为《时间的玫瑰》。 后来在香港中文大学教书,主要还是教诗歌创作课,以中文为主。



豆友 平原胜 问:

我看了您主编的《给孩子的诗》这本书,想知道您为什么从那么多首诗中选择讲解《写于1966年解冻》这一首诗呢?


北岛:

这本书,主要考虑的是青少年读者。相对而言,《解冻》比较简单。如果选《果戈理》,则需要足够的历史、文学和哲学的背景,再加上丰富的阅读经验。 



豆友 孟尝文 问 :

我订阅了您策划的诗歌课,想知道老师是按照什么样的思路选择了这些诗歌呢?谢谢


北岛:

这与《给孩子的诗》的限定范围有关。我选了101首,如果说诗歌的视野,那就是世界版图和中国版图的聚焦点。 



  福  利   


北岛的广播

#北岛与你聊聊诗#今天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北岛豆瓣访谈已结束,但新的一天,面对新的朝阳,我们对诗歌的渴望无法停止。走吧,我们去听诗歌课,我们去寻找诗歌之光。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订阅

《醒来——北岛和朋友们的诗歌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