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杠杆游戏
“杠杆游戏”,资本精英的选择。由前媒体人和经济研究员主笔,致力于用数据读懂经济中的杠杆和泡沫。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宛央女子  ·  狗血八卦! ·  12 小时前  
宛央女子  ·  不想工作!不想工作!不想工作!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杠杆游戏

川企首富:张勇的“遵义会议”!

杠杆游戏  · 公众号  ·  · 2018-09-29 22:43

正文

川渝横贯线出品  文/李不是

9月26日,喧嚷要上市的海底捞,终于登陆港交所。

上市首日,海底捞最高股价冲到19.64港元,市值约合914.13亿元人民币。持有海底捞62.7%股份的张勇、舒萍夫妇身价约合568.95亿元人民币。

这对来自四川小城简阳的夫妇,一夜封神。

2017年,根据胡润富豪榜,张勇、舒萍夫妇身价为50亿元。一年之后,二人身家大涨11倍。

海底捞总部位于四川简阳,如果张勇、舒萍夫妇没有从简阳人变身为新加坡人,国籍没有变更的话,二人将大概率成为2018年胡润富豪榜上四川首富。

但是目前,称呼上只能算是个川企首富了。

《2017年胡润财富报告》中,四川首富刘永好家族,凭借着新希望集团以425亿元的身价夺得四川富豪之冠,排名胡润富豪榜第44位。

今天再做对比,张勇夫妇胜出一些。

而回头来看这位顶级富豪,其晋级之路,也是一场“集权路”。


01

三起三落

有的时候,缘分很神奇。

这个9月,两个名叫张勇的人都进入了人生最高光的时刻。

一个是阿里的CEO张勇,被马云宣布成为阿里“储君”;一个是海底捞的张勇,上市成为身价近600亿的大佬。

阿里的张勇出生在1972年,海底捞的张勇出生在1971年。

9月,美团也在港交所上市。作为TMD天团(今日头条、美团、滴滴,成为BAT后新三巨头)之一,美团的王兴也一举成为资本大佬。

而头条的张一鸣、滴滴的程维,和王兴一同来自武夷山下。张一鸣与程维同岁,王兴和张一鸣还来自同一座小城福建龙岩。

后起之秀们的缘分,为这个时代增添了不少谈资。

而白手起家的张勇,家境贫困,初中成绩一般,被父母安排进了一所保证分配工作的技工学校学电焊,最高学历为中专。

技校学涯中,张勇对电焊毫无兴趣,游手好闲,经常逃课,偏偏对商业感兴趣。后来,他看到赌博扑克牌游戏机火爆,借了1200元跑到成都去买,结果在路上就被人骗了,买了一只假金表。

初涉商业的毛头小子,总喜欢一夜暴富,被骗之后,他又想过收购汽油,倒买倒卖,可当他举着“收油”的板子在路口等了三天后,不仅一滴油没有收到,反而被十多个司机啐了一脸唾沫,当众被羞辱。

第三次创业,张勇看到当时一毛钱一串的麻辣烫很流行,就做起麻辣烫的营生来。这一次,张勇倒是赚了一万多,结果被隔壁发廊的一个姑娘盯上了,恋爱没谈成不说,一万多却分文不剩。

三次创业失败,让张勇悲观认命,觉得是自己学历不够好才导致的命不好。

如此认命,倒也能理解。

无论是此前还是今天,这样的情绪多少都会融入到通过高考才能鲤鱼跳龙门的传统价值观中。

和同时期出生的商界大佬相比,张勇的确是学历Low了点。

雷军,1969年出生于湖北仙桃,毕业于武汉大学;马化腾,1971年出生于广东汕头,毕业于深圳大学;刘强东,1973年出生于江苏宿迁,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丁磊,1971年出生于浙江宁波,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


02

遵义会议

张勇与火锅结缘,是在1994年。

那一年,他23岁,不仅认识了舒萍,抱得美人归,更收获了海底捞。

小打小闹地开了一家名叫“小辣椒”的火锅店后,张勇决定开一间正规的火锅店。张勇、舒萍,还有好友施永宏及其女友李海燕一共凑了8000元,准备全新创业。

四人股份均等,每人25%。

而“海底捞”三个字的来源,则是源于四川麻将的一个术语。

一天,张勇的老婆正在打麻将,而张勇正在为火锅店取什么名字犯愁。这时,舒萍胡牌了,恰好是“海底捞”(打牌的最后一张胡了)。张勇灵感突来,就叫“海底捞”。

创建之初,海底捞沿用着家族企业的管理模式:股东既是老板又是员工,管理结构简单。“顾客来了,大家凭着自觉性干,客人走了,就喝水聊天打麻将。”

同时,海底捞赚钱了,四个老板分四份一起赚;赔钱亦按比例赔。

这样的好处在于,大家忠诚度高,毕竟赔钱一起赔,但也很容易散漫。慢慢的,张勇决定应该掌权,否则队伍散了不好带。

《中国企业家》杂志曾讲述过张勇当上经理的故事:

一天下午客人走后,舒萍和李海燕同两个姑娘又支开了麻将桌。此时,张勇提出要开个会。女人们战意正酣,没搭理张勇。本来就不喜欢打麻将的张勇,突然把桌子掀了。

外人走后,张勇把掀翻的桌子翻过来,脚踩着散了一地的麻将开始开会。张勇说:“一间正式运作的公司,必须要有经理,我决定我当经理。”施永宏等人都同意了。

这次事件于海底捞而言,是一场“遵义会议”。至此之后,张勇对海底捞有了绝对话语权。

这是他“集权路”上的第一步。


03

兄弟出局

施永宏和张勇是铁哥们,14岁时就穿一条裤裆了。

但这位铁哥们在海底捞成立13年后,被张勇踢出了局。不过,在施永宏出局前,张勇先对两位女士“下了手”。

2004年,海底捞越做越大,为避免家族企业问题滋长,张勇提出让自己的妻子舒萍和施永宏的妻子李海燕离开公司,只做股东。

舒萍和李海燕回家。

2007年,海底捞已经拥有3000多名员工,遍布简阳、西安、郑州、北京。这一次,张勇向铁哥们施永宏“开了刀”。

这一场战役在海底捞成立13年后才打响,但似乎刚开炮,张勇就胜利了。

张勇一下扔出两个“凶猛”的炸弹,让施永宏从海底捞离开,同时象征性地给了一点钱,以原始出资额的价格从施永宏夫妻手中购买了18%的股权。

当张勇被问及为何施永宏就同意了的时候,张勇说:“没有为什么。我说了,他就同意了。”

霸道总裁的话在施永宏那里得到了印证,施永宏说:“不同意能怎么办,一直是他说了算。”施永宏说得有些无奈,但也很平和。在媒体眼里,他是一名标准地佛系中青年。

但同时,他又并非全然佛系,当被问及赚钱了还会和张勇合作吗?施的回复是“不找”。

2007年,张勇夫妇成了拥有海底捞68%股权的绝对控股者。

而今天上市的海底捞,张勇夫妇仍然拥有62.8%的股权。


04

大资本家

海底捞发生最剧烈的蜕变,是准备上市的这三年。

而这几年,张勇的“发声”似乎有所改变。从前,张勇极其看中家文化,那本2011年出版的《海底捞你学不会》一书中,我们能看到充满亲情的“海氏大家庭”。

而2015年初的一次采访中,当被问及海底捞的家文化时,张勇的回答却是:“我就是个资本家”。

海底捞逐步变成了一个效率优先,高速运转的“冰冷”机器。

据说,海底捞学的是华为,要求绩效、营收和开店速度。不过,和坚持不上市的华为不一样,海底捞早前就不排斥上市。

张勇早前就公开表示:上市让海底捞有了一层保护,上市公司的地位和社会股东能帮助海底捞解决一些困难,上市还可以促进公司正规化,也能让海底捞更为“知名”和“成功”。

如今,张勇的梦想实现了。

2018年9月26日,海底捞上市。

而2018年,也将是海底捞史上扩张最快速的一年。张勇需要给到股东一个看得见的前景和触摸得到的利益。

2018年,海底捞计划新开180到200家店,而2017年底前,海底捞总计才开店273家。

不仅于此,再看远一点,海底捞到2022年,还预备新增450到500家新店,总店数将达到720到770家之间。

这将是什么概念呢?海底捞的招股书为我们算了一笔账:

1:你的每100元消费,海底捞的股东赚走大概14元(没扣利息和所得税),食材成本大概40元左右,员工薪酬分摊大概29元左右,房租及装修折旧、水电分摊大概12元左右,行政、差旅、管理分摊大概5元左右。

2:海底捞平均一家店一天要接待1400名客户,这些客户带来的收入流水在10-13万元之间(人均消费70-100元),一个店一年收入4000万元左右。

3:如果按照14.5%的息税前净利率计算,那么海底捞平均一家店一年利润600万左右。

4:截止2017年底,海底捞拥有273家店,这些店的营收加总在一起是110个亿,利润加总在一起是16个亿(没扣利息和所得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