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革命的一个美妙之处是它在文化中获得了如此多关注。10年前,几乎没有人谈论出版业。哪怕是编辑和出版商们也懒得谈论,因为电影、电视更激动人心。如今,网络、报纸上关于电子书革命的报道每天都有。人们为何会如此着迷?
我想这是因为书籍让他们感觉稳定、可靠。它们是人类文化的层层累积,是拟物世界的最后堡垒。在Kindle之前,所有形式的媒介都已经被数字化。音乐、电影、电视节目、电子游戏,就连报纸也可以在网上即时下载,即时阅读。但是书仍是纸质印刷。
但现如今,拟物世界最后的堡垒,最后一批坚定守卫者也终于被击垮了。电子书出现之后,书籍从此再不一样了。现在,我们的眼睛已经习惯了液晶显示屏和电子墨水屏,夜晚壁炉余烬柔光下的书页反倒不习惯了。我们的孩子永远也不会知道晚上在被窝里用手电筒看书时,那种恐怖升级的感觉。
随着纸书向电子书的过渡,接下来几年将是出版业的关键时刻。但是这种过渡到处都在发生,不独是电子书而已。物理世界每一件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东西都在向数字世界过渡,包括自我、作品的所有权等核心观念。
当我们的生活全盘转移到Facebook和Twitter,用电子邮件取代面对面交流时,拥有一件东西意味着什么?哈姆雷特自言自语的那个纯粹的存在(be)意味着什么?当我们的书从木质书架或床边整洁的书柜里转到到云端,意味着什么?当我们的媒介——书籍、歌曲、电影——不再是具体可触的实体物,意味着什么?当我们把记忆上传到社交网站,当我们不再把照片洗出来放进相册,而是发布在 Flickr上时,又意味着什么呢?
这些问题挥之不去,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发难以回答。接下来,我们生活中所有的纸张、录音、收据都会数字化。我们可以用一些手持设备浏览公共车票、情书等对我们意义非凡的收藏品。
我们会完全生活在数字世界里,甩卖掉所有的家具,住在简陋的帐篷里,睡在不用时可以用脚踩碎的折纸床上,住在 U型锁一样的小屋里,接驳入电脑,只关心自己的替身和他们的穿着。这些上世纪80年代赛博朋克作者们努力让我们相信的场景可能有一点夸张,但是谁知道呢?数字化生活意味着什么没人清楚。
最近,我读了很多关于古代七大奇迹的东西。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些幸存至今。我曾经以为埃及金字塔是唯一尚存的古代奇迹,但实际上,其他几个高龄遗迹差不多都“健在”。虽然在一次地震中倒坍,地中海上的亚历山大灯塔依然残存着一块块巨石。阿耳忒弥斯神庙的碎片和雕像在经过考古学家的修复后,保存在大英博物馆。
摩索拉斯王陵墓的地下室依然残存,你可以漫步其中,感受这些古代的奇迹。据说罗得岛太阳神铜像的基石还留在一英里外的一座教堂里。谁知道呢?也许有一天,一块出土的楔形字板会透露巴比伦空中花园的方案。
虽然古代世界已经被历史学家搜罗殆尽,但还是会有新东西破土而出。世界第七大奇迹奥林匹克的宙斯像虽已不复存在,但制造车间直到最近才被发现。
残存千年的古代奇迹令我惊喜、鼓舞,因为,如果顽石能长存,那么数字化的人同样也可以。我们会坐在法老的葬礼船上漂流进永恒,以古代埃及人做梦也想不到的方式实现永生。
也许这些日子我被哀惋的情绪所包围,但我想知道是什么在驱动着人们不断自我数字化。我能为自己建造一座数字纪念碑,一座数字化的摩索拉斯陵吗?它会让亲人朋友感到困惑,还是会像金字塔或四十英尺高的银色宙斯像一样,作为一个疯子妄想永生的见证而长存?
数字化的我会和未来的人们交朋友,成为他们谈心的知己吗?他会像我一样从自己、他人身上不断学习,巧妙地重新自我编程吗?有没有像数字太平间或第二人生这样的地方,可以让“数字人”聚在一起讨论昔日的身份,交流思想?
我不确定。但我就像金字塔的建筑师一样,想要用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尝试一下,看看会发生什么。如果能躲过“比特腐烂(bit rot)”,数字化的自我就是某种形式的永生。这是人类最古老的梦想,一个以永生之身通晓一切、阅尽一切的浮士德式梦想。不同的是,这个版本的浮士德里没有魔鬼——至少,没有我们所知道的魔鬼。
在浮士德的故事里,魔鬼允诺浮士德可以穷尽一切知识,条件是有朝一日灵魂会被收走。死亡是知识唯一的敌人,这就是为什么浮士德会努力瞒着魔鬼活下去。可悲的是,无论是在克里斯托弗·马洛还是歌德笔下,浮士德都难逃一死。
他的故事最后成了一则寓言:我们无法永生,我们无法穷尽一切。没关系。我知道自己不会永生,你、我和所有人一样,身体和思想都很不堪一击。不过,没关系,因为我可以通过数字化实现自我永生——不是吗?
这其实就是最后的数字边疆,数字化的记忆和意识。一百年后的贝索斯、乔布斯们可能会找到数字化大脑的方法,并供人购买、下载。但是一旦实现,你就可以把死去的祖母的人格下载下来,和她聊几个小时天。这真是绝妙的体验。你也可以和过去的自己交流,同历史上最伟大的那些头脑对话、辩论。
比如,我正在读菲利普·迪克的一本经典科幻小说《火星人的时间倒转》,简直好得不像话。如果我能够把作者的人格下载下来,同他谈论这本书,肯定会喜不自胜。我目前能做的,只是与其他读者交流,在作者的Facebook页面上发帖,但这显然都比不上与作者的一场真正对话。
当然,富有的娱乐界人士和科技尝鲜者的意识可能会率先数字化。一百年前的意识会作为公共记录免费供人下载。第一批数字化的意识质量将不会很高,就像早期的电子书一样。
虽然采用的是最先进的技术,最先被数字化的意识将会是粗糙的,保真度要比后来的数字化意识更低,会被发落到几乎无人问津的公共档案科。
谁知道呢?或许贝索斯会把一个数据中心改造成储存他个人的数字大脑的地方。嘿,我有钱的话也会这样干。
你可以不相信我说的话,你可以随便读任何一本当代科幻小说,都会看到对脱离肉体的数字化生存的思考和遐想。因为这些想法是目前的文化潮流的一部分。但是,眼下你我还都是肉体凡胎,手上会生倒刺,脚上会磨出茧。如果喝了太多啤酒,第二天就会被宿醉折磨一整天。这都是肉体凡胎的代价,没什么问题。实际上,脸上的智慧线、头痛等等,我统统喜欢。
或许,我之所以喜欢是因为别无他选,如果脚趾骨折或是痘痘生在耳朵眼等麻烦的地方,我只能选择不去纠结。或许,喜欢肉身是因为我可以体验所有美妙的感觉,认知科学家所谓的“感知状态”——皮肤上的阳光,新鲜草莓的味道,春日早晨的清爽气息。我对自己的肉身很满意,以后也是如此。
虽然被禁锢在一副皮囊之中,我依然可以读很棒的电子书。
未来的人们读到这里可能会忘了书并非一开始就是数字化的。他们可能会因为我们还未实现信息植入,无法实时发送twitter而鄙视我们。他们可能会因为我们一对一做爱而不是使用高潮诱导器而看不起我们。在他们眼中,我们没比猩猩强到哪里去,还要用有血有肉的手指在软件、邮件上指指点点,上下班路上还要可怜兮兮地在柔弱的身体上裹上破布。
在读到此处的未来人类面前,我唯一想开脱的是:如果不是我们,今天就不会有电子书,未来的世界也就不会丰富多态。如果不是我们,未来那些大脑漂浮在乙醚溶液中的读者,就不能随意取用凝聚了人类文明的电子书、视频和音乐。多年之后读到这里的人啊,请不要忘了数字化的未来并非凭空而来,书籍也不是天生就是数字化的。
如果没有电子书革命,未来根本就不会发生。
摘选自《焚毁书籍》,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图书
作者: [美]贾森·默克斯基(Jason Merkoski)
出版社: 译言·东西文库/电子工业出版社
副标题: 电子书革命和阅读的未来
译者: 韩玉 / 张远 / 林菲璜
出版年: 2016-10
科技,人文,开启无限宇宙。
⊙译言·东西文库东西文库是译言旗下的科技文化品牌,致力于“第三种文化”的思考、传播与交流。注重在互联网、科技、商业、媒体、电子阅读等领域的互动,包括但不限于:纸质、电子出版,版权引进、策划,文化论坛。 已出版《失控》、《技术元素》、《颠覆医疗》、《智能时代》、《字体故事》、《数字乌托邦》等图书。
官方网站:http://book.yeeyan.org/WELib
扫描二维码关注译言,获取优质译文资源,享受优质便捷的即时译服务。
▼ 进入译言书店,购买《焚毁书籍》!(因为节假日快递影响,一律节后发货,请谅解)